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感知与策略探寻

2017-05-04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叶柱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平均分橘子学科

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 叶柱

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感知与策略探寻

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 叶柱

叶柱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全国人教版课改实验优秀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分会学术委员,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学科审查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绍兴市名师培养工程导师,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十佳青年教师标兵,绍兴市教科研先进个人。

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潜心课堂,钟情教研。曾获“浙江省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1名)、“华东六省一市第十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曾40余次执教省级以上观摩课,150余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个人专著《数学教学新视界探真》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主编或参编教学用书近百万字。2009年3月,浙江省绍兴市教育局曾主办“浙江省绍兴市名优教师教学才艺展叶柱老师个人专场”。

目前,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纵观文献成果,诸多专家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及基本定义已有专业解读。然而,就学科领域来说,要凭借核心素养理念来撼动常态的教学变革,还有很多实际问题有待厘清。鉴于此,笔者立足个性化视角,围绕“怎样看待”“怎样培育”两个话题,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策略作出论述,以期引发一线教师朴素而深远的教研思考。

学科核心素养 内涵 策略

毫无疑问,“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的热词。何为核心素养?无论是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或是林崇德教授主编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都在反复强调: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所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我们不难顺势推断: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接受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关键数学能力”。那么,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认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义,进而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呢?本文试着就此谈些想法。

一、内涵感知:怎样看待“学科核心素养”

事实上,在深化课改的背景下,教育界不缺新名词。放眼小学数学学科领域,“三维目标”“四基”“四能”“十大核心词”……课程目标的“口袋”,已被这些新名词“塞得满满当当”了。一线教师都渴求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来应对纷繁复杂的课程要求。此时,“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新名词“从天而降”。老师们在倍感教研压力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真实的疑惑:学科核心素养指什么?能清楚地加以描述吗?学科核心素养与原有的课程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新增、替换还是发展……就现状来说,这些问题似乎并未得到清晰而明确的回答。笔者认为,我们在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时,要树立以下两种意识:

1.不是“增加目标”,而是“聚焦关键”

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是适应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表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惠及每个学生且具有“底线”属性的。先说说必备品格。数学教学历来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定然涉及“品格”,而厘清哪些是必备的、哪些是选备的,无疑是培育学生必备品格的首要视点。再说说关键能力。每位数学教师都能报出一大串小学生应该修炼的数学能力,如观察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交流能力……那么,哪些是关键能力,我们也需要有所遴选和侧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并非要增加课程目标、拔高教学要求,而是对原有课程目标、教学要求作出审视与分析,确立并聚焦其中“不可或缺”的优先选项。由此,有利于“打通”执教者育人理念的“任督二脉”,在坚守原有目标的基础上,主动观照、深层聚焦、切实培育支撑学生生命成长的核心素养。

2.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薪火传承”

在2016年11月上海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上,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指出:“目前,关注核心概念,意味着关注核心素养。”这里所说的核心概念,就是“课标”(2011年版)所提出的“十大核心词”。孙教授的精辟论断,至少能给我们带来两点启迪:其一,无须畏惧,核心素养并不神秘。关注核心素养,就从关注核心概念开始。其二,有待深化。需要对十个核心概念再作进一步剖析与梳理,找出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几个加以凸显、放大。孙教授认为,十个核心概念中,“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是其他核心概念的逻辑基础与培育支点。因此,可以视为关键能力,也更贴近核心素养。笔者极为认同。

尽管,到目前为止,鲜有学者专家能明确界定“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是哪几项”,但有一点却是越来越清晰的:进一步加强对“十大核心词”的理解、聚焦与践行,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切实可行的具体抓手。

二、策略探寻:怎样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持续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迈进,有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惯常行为作出深刻反思。前段时间,区教研室组织青年教师研修班活动,五位新秀同上《平均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五节课的教学设计大同小异:(1)教学例1。出示6颗糖,让学生口答“怎么分成3份”,得出像“2,2,2”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并适时呈现一些图片,请学生判别是否平均分。(2)教学例2。出题后,先请学生用圆片代替橘子进行操作,再请代表上台展示,得出“每份3个”的正确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像课本语言那样规范描述……应该说,课堂流程顺应教材脉络,非常顺畅。然而,当我们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组织,依然只是“把宝押在”具体知识的习得及浅层技能的训练上,很难帮助学生积蓄起利于终身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核心素养。

正如孙晓天教授所讲的“教学不变,核心素养不会产生”。笔者认为,数学教学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转型。

1.提升课堂立意,让核心素养“生根”

立意,看似务虚,却是决定实际行动是否有效的根本前提。为了使学科核心素养有可能进入学生的认知世界,教师首先必须提升课堂立意。也就是说,教学设计除了关注知识习得与技能养成,还需结合教学内容深层思考“是否可以领悟某种数学思想”“是否可以积累某类活动经验”“是否可以对接某个课程核心词”“是否可以熏陶某些品格习性”……由于立意更高了,那些事关核心素养的东西才有机会进入课堂现场,切实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实现“显性收益”与“隐性素养”的双赢。

那么在《平均分》的教学中,除了理解平均分的数学含义、掌握平均分的规范描述,还能怎样提升立意呢?我想,有三个视角值得挖掘。第一个视角,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切忌断言“是最好的分法”。换言之,“平均分”应该与“不平均分”和谐共存。因此在例1的教学中,“平均分”概念的引出,不应来自于“分法的优化”(让学生选择“哪种分法最好”),而该来自于“分法的分类”(让学生尝试“把这些分法按一定标准分类”),从而将分类思想植入学生脑海。第二个视角,在例2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以“得出正解、规范的描述”为价值取向,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品格表现,即要高度重视、充分展现“确实不会分”“总算分好了,但过程很曲折”等学情真相,放大其中的“实事求是”“诚信”“坚持”等品格亮色。第三个视角,解决例2时,“过程”比“结果”更具风景。有的学生“很快得出每份3个”,有的学生“先每份1个或2个,再分多余的”,还有的学生“先每份4个,发现不够再调整”……对此,教师要悉心关注“从头至尾,你是怎样思考的”,并让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规划与调整的活动经验”得以强化。

2.变革教学行为,催核心素养“发芽”

先有充分亲历,才有素养生长。基于此,教师不要设计过多、过杂、过密的学习材料,以免学生的体验支离破碎,缺失整体张力;更别因为着急得出结论而压缩应有的活动过程与探究空间,使得学生的体验外强中干。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尽量由学生自主、充分、完整地经历某个问题(或主题)的解决(或探究)过程,使其亲身触碰“阳光”与“风雨”,真实体悟“挫折”与“成功”,以获得更为丰硕的素养层面的主体发展。

回到《平均分》的教学,笔者觉得,教材所编的“在分6颗糖中认识平均分”“在分18个橘子中体验平均分”的学习路径,虽然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但总感觉两个例题各自为营、缺乏整合,自主空间较小,不利于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依个人拙见,教师不妨将两道例题合为一道,内容为“分12个橘子”。教学活动可这样展开,(1)认识“平均分”:①把12个橘子分给3个人,可以怎么分?每个同学拿圆片操作,尽量多想几种分法,并将结果记录下来。②学生汇报多种分法,教师逐个板书。然后,请学生按一定的标准给黑板上的所有分法分类,从而引出“每人分得不相同”的为一类、“每人分得一样多”的为一类。教师顺势点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每人分得一样多”的这类,这样的分法叫“平均分”。③其他几种分法(如12分成3、4、5)可以怎样调整为平均分?(2)体验“平均分”:①刚才分橘子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说:“把12个橘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规范语言,反复表达。②如果把12个橘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个呢?同学们继续拿圆片操作,并跟同桌充分交流分橘子的过程。③请代表展示、汇报,以完整呈现思考过程为价值取向。同时,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到的“通过估计来大致确定分的个数”(数感)、“运用计算得出结果”(运算能力)等细节,都给予充分肯定与强化。④课件演示,重点指导:面对“把12个橘子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怎样思考?

这样的教学改进,增强了每个学生的课堂卷入度与存在感,为素养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首先,变“个别口答”为“全员操作”,有利于使学生积累鲜活经验、丰富学习体会。其次,重视思维过程的完整表露,将“推理能力”的锤炼落到实处,且同步加强了“数感”“运算能力”的培养。最后,将“面对这类问题该如何思考”作为教学重点,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深度改良很有好处。

3.改进评价方式,促核心素养“结果”

质量评价,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最重要的课程内容,一旦与质量评价脱节,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关注。所以,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中,质量评价的创新与优化不容忽视。具体地说,要在坚守传统评价方式优势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评价暴露学生‘必备品格’的水平与‘关键能力’的状况”。当前,很多学校在低年级质量评价中采取“游考”的方式,便是值得推广的实践举措。“游考”过程中,学生被带入高度仿真的问题场景中,综合性地发挥所学,全身心地展开实践,独立而完整地解决某个特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知识、技能、思想、经验及更多隐性素养的融会贯通。

再看《平均分》一课,该怎样来评价教学效果呢?除了“判别是否平均分”“圈一圈,填一填”等常规试题,必须引入一些非常规材料,“逼”每个学生自觉调动在学习过程中所积累起的各种意识、感觉及能力,助其收获素养修炼的阶段性成果。如下图所示,是笔者设计的一道“平均分”质量评价题。检测形式可以是“游考”中的表达题,也可以是笔试中的说理题。此题区别于教材例题的创新之处是,橘子的总数未知。解决这个问题,无法“走寻常路”。不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建构的“思考此类问题的方式”及“解决问题的程序经验”便能得到真实激活,其逻辑思维能力、有据推理能力也可实现有效锤炼。有的学生会想到“先数出共有多少橘子”(如28个),再用“几七二十八”的乘法口诀来得出每份个数;有的学生“并不急着数出橘子总数”,而是凭数感认定“橘子挺多,每份分2个应该是够的”,所以,他的策略是“先每份2个,等剩下的橘子数一目了然后,再继续分完”。

最后,笔者想说,我们不应该孤立地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问题,而必须努力将这项研究与解决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构建更具现实意义,更有实践基础。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2]陈佑清.“核心素养”研究:新意及意义何在[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3-8.

猜你喜欢

平均分橘子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橘子沉浮记
漂浮的橘子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橘子的自述
分橘子
“超学科”来啦
平均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