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血清MMP-9、AECA、ANCA水平变化

2017-05-03安娜石瑄孙东明湛要五贾浩杨华李晨

山东医药 2017年9期
关键词:川崎蛋白酶基质

安娜,石瑄,孙东明,湛要五,贾浩,杨华,李晨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血清MMP-9、AECA、ANCA水平变化

安娜,石瑄,孙东明,湛要五,贾浩,杨华,李晨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

目的 观察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为观察组,20例查体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抽血化验,比较观察组患儿在急性期、恢复期血清MMP-9、AECA和ANCA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血清MMP-9、AECA和ANCA水平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恢复期血清MMP-9、AECA和ANC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血清MMP-9、AECA和ANCA水平明显升高,即使恢复期亦未正常。

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内皮细胞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儿童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好发于儿童的全身中小血管急性弥漫性血管炎性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及出疹,重者常合并冠状动脉血管损伤,主要为冠状动脉炎及冠状动脉瘤等病变[1,2]。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及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参与炎症反应的金属酶及抗体在冠脉早期损伤检查中有重要意义[3]。其中目前常用的主要有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大量研究发现,MMP-9、AECA和ANCA的表达变化有助于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血管损伤早期诊断[4]。本研究对20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血管损伤患儿血清MMP-9、AECA和ANCA水平及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患有川崎病并合并有冠状动脉血管损伤的患儿作为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个月~5岁,年龄(2.35±0.12)岁。患儿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发热>5 d,并伴有以下5条中的4条。①急性期手掌及足底红肿、水肿,亚急性期四肢末梢及肛周可见局部红肿、脱屑;②多形性、全身性红疹,红疹可为斑丘疹、猩红热等疹样;③双侧球结膜充血,没有渗出;④口炎红肿伴草莓舌、唇红等表现者;⑤急性、非化脓性可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而且其中至少有一个直径≥1.5 cm[5]。患儿合并有冠状动脉损害,诊断标准:①冠状动脉扩张,当冠状动脉的内径在≤5岁的儿童中,大于3.0 mm,当冠状动脉的内径在>5岁的儿童中,大于4.0 mm;②患儿出现冠状动脉瘤。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免疫性疾病或者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品有过敏史。选取同期20例常规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8个月~6岁,年龄(2.43±0.21)岁。本研究已经通过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通过,所有入组的儿童和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常规川崎病治疗,丙种球蛋白2 g/kg,进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患儿阿司匹林20~30 mg/(kg·d)口服,患儿在进行阿司匹林口服前30 min服用麦滋林-S颗粒,每次半包,进行护胃治疗,部分患者给予潘生丁3~5 mg/kg,直到患儿的冠状动脉内径恢复到2.5~3 mm。

1.3 血清MMP-9、AECA和ANCA水平测定 观察组患儿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取血,对照组儿童约定集中1个时间,分别采集晨起肘部静脉血3~5 mL,将血标本放置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P)的抗凝管中,离心15 min,待血清分离后置于-80 ℃冰箱中待用,用ELISA法对血清MMP-9、AECA和ANCA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血清MMP-9、AECA和ANCA水平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恢复期血清MMP-9、AECA和ANC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MMP-9、AECA和ANCA水平比较(±s)

注:与观察组急性期比较,aP<0.05;与观察组恢复期比较,bP<0.05;与对照组比较,cP<0.05。

3 讨论

川崎病作为一种以血管炎症表现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发病常见于青少年儿童,多数患儿早期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及相关的皮肤红疹表现。在关于川崎病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发现,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性相关,为自身血管相关的免疫性疾病[6,7]。该病早期可损伤小血管内膜,导致血管内膜炎症反应,其中以冠脉损伤最为严重。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多数患儿可出现冠脉损伤及冠脉血管瘤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诊断与发现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对于检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及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8]。随着目前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相关炎症介质及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发现,与川崎病冠脉损伤相关的有MMP-9、AECA和ANCA。

MMP-9是一种常见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由于其活性受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的影响十分明显,且在相关研究中可发现,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的水平对于MMP-9的表达有一定特异性抑制。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在机体内可参与多种炎症反应,其中与血管病变关系最为密切[9]。通过收集整理既往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在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期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的表达及活性明显增强,导致体内MMP-9的水平失衡。AECA是一种针对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不同抗原决定簇的异质性抗体,在体内可参与多种和血管炎相关的免疫机制性疾病。目前随着人们对川崎病的不断深入了解,AECA在川崎病的研究中亦受到越来越多重视[10,11]。ANCA作为川崎病患者血清中较为常见的自身抗体之一,其在体内可直接参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表达,根据体内ANCA的水平可明确反映血管内皮炎症损伤情况[12]。近期研究发现,ANCA在血管损伤的机制是其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激活免疫效应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刺激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直接造成血管炎症损伤[13]。本研究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发病急性期血清中MMP-9、AECA和ANCA水平较高,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免疫抑制剂及联合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后,血清中MMP-9、AECA和ANCA水平明显降低,且其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血清MMP-9、AECA和ANCA水平明显升高,即使恢复期亦未正常。

[1] 王晓华,王倩,赵建美.MMP-9、AECA、ANCA 蛋白在川崎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6,56(5):10-12.

[2] 刘红,刘培政.儿童典型和不典型川崎病72例临床及冠脉损害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3):1321-1323.

[3] 孔慧,都鹏飞.儿童川崎病[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518-519.

[4] 刘晓依,何欢,陈戟.儿童川崎病85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29(11):1139-1141.

[5] 严晓华,高娜,周南.170例儿童川崎病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121-124.

[6] 邓永超,王勋,唐喜春,等.儿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9):927-931.

[7] 周丽玲.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7):149-151.

[8] 赵建美,王晓华.川崎病患儿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7):740-744.

[9] 陆峰,唐坚强.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CTA表现[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5(4):298-300.

[10] 田静,安新江,牛玲,等.儿童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耐药性及抗菌药物治疗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7):1275-1277.

[11] 胡建芬,罗海燕,隆彩霞,等.儿童川崎病低蛋白血症与炎症反应及肝功能的关系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1):3-5.

[12] 于峰,赵明辉.小血管炎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医药,2003,43(22):56.

[13] 梁春莉.川崎病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9、D-二聚体、血沉、血小板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47(12):1112-1114,1133.

李晨(E-mail: shadowlynn@163.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7.09.027

R725.4

B

1002-266X(2017)09-0080-02

2016-12-03)

猜你喜欢

川崎蛋白酶基质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思乡与蛋白酶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直干蓝桉容器育苗基质的选择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IgA蛋白酶在IgA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