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声乐演唱中情感表现和艺术的重要性

2017-04-21吴贤秋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艺术审美声乐艺术文化内涵

吴贤秋

摘要:声乐是以人的身体作为“乐器”,它摸不着、看不见,是运用语言和审美来表现艺术文化的音乐风格,表达审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并有着自己的艺术审美。声乐演唱是一个二度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演唱者在技巧运用,感情抒发以及现场发挥等方面的相互配合,而其中声情并茂的情感表达最能渲染气氛,它是联系表演者与欣赏者的纽带,在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以情带声;声乐艺术;文化内涵;艺术审美

一、 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

声乐是一门技巧性较强的综合艺术,它涵括了生理、心理、物理等多种因素在内。声乐是用具有旋律化的语言来进行传递情感的,只有清晰准确的语言才能够准确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使听众产生情感的交融。黑格尔曾说:“要使声乐充分发挥作用,单凭抽象的声音在时间里的运动还不够,还要加上第二个因素,那就是内容,即诉诸心灵的精神洋溢的声乐艺术情感以及声音所显出的这种内容精华的表现。”歌唱的目的是为了情感的表达,情感是影响歌唱者声音质量、表情动作和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演唱者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现同时进行,声、字、情成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用优美的歌声和丰富的情感来共同表现的,在歌唱艺术上来说,声音只是一种音乐表达的工具,只有以“声”唱“情”才是目的。李渔说:“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情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魂消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悴容;且其声音齿颊间,各种具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也”。所谓的“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是对歌唱传情的生动描述。汉代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曾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歌唱者只有在对作品本身、创作者的内在世界具有充分、透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演唱的过程中将作品的内在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在演唱过程中能良好的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带给听众,以收到良好的歌唱效果。在演唱中,通过演唱者的形体动作,手势眼神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歌曲的内涵和情感,凝聚着强烈感情,通过歌谱发掘和领会歌曲中的每个音符和旋律。歌唱者理解的越深,感受就会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就会越纯真、越完美,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二、声乐演唱要有丰富的演唱艺术

声乐艺术传递着感情和表情,对艺术的创作,要領会作品深邃的内涵,形成默契,最后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难唱声。欲说问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白居易对只唱声音没有情感的人如此慨叹,所以唱歌不能只有悦耳的声音,还要加以情感的抒发。“一唱凝闲云,再谣悲顾兽。”——皮日休《樵歌》“公子不随肠万结,离人须落泪千行。”——崔珏《和人听歌》这些都是提到当时唱歌者唱得情深意尽。每首歌曲都蕴藏着深情厚意,凝聚着强烈感情,对于一位演唱者来说,要对声乐艺术进行创作,激发内在感情和外在表情,让歌曲的情绪感染听众,演唱者通过歌谱发掘和领会歌曲中的每个音符和旋律,深刻地认识声乐作品的内涵,演绎风格,唱歌者的声音美感,才能更好地去演绎声乐作品。声乐艺术创作内涵的提高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声乐艺术中演唱者用美的声音,注重以生动清晰的语言和正确鲜明的咬字吐词来表达歌曲思想内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塑造动人心弦的艺术形象。歌唱者在唱时,会感觉到自己在演唱某一个音时感觉最舒服、最自然,找准基础音,从简单的三度唱起,为清晰的咬字吐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演员或歌唱者艺术修养,直接影响着其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比如最著名的《琵琶行》中的几处描写歌女的音乐表现,深入刻骨,真挚感人。一首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歌曲采用抒情与激情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战士们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所展示的生动形象来深化主题,使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歌声的审美,深深的打动观众、感染观众。

三、声乐的艺术内涵和艺术创造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在声乐演唱中,要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创造性的表现,应该在自我创造性与原作风格之间找到更好的切入点,表演者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长,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表演方式,从而形成独特的个人表演风格。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重新去诠释作品。当然,这种个人风格创造性的体现,决不能失去原作的风格色彩,又具有自己的创造性,在过程中表演者体现自己长期形成的艺术风格,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演唱达到感人的境界,给听众以美的享受,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成果。个人风格的创造性体现是在忠实于原作艺术色彩的基础上,发挥演唱者的创造个性,是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和创造性的结合。因此作为声乐演唱者,应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去感受生活,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以作品原有的情感表现为基础,柔和自我的、有节制的感情表达,这样的表演才能做到“感人至深”,使自己的艺术追求逐渐走向“真、善、美”的境界。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释义学认为,声乐演唱不仅仅要追寻音乐的历史时代,即对音乐的历史意义做出解释;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解释者必须有自己的世界。这里对声音也要有一个想象的过程,如对一首抒情轻柔的曲子时,可以把声音设想为“轻柔的纱巾在微风中飘洒”“树叶轻轻落在地上”这样的声音控制上;又如彭丽媛演唱的《兰花花》除内容表现出陕北浓郁的地方风格表现外,演唱形式的音调与节奏含有山东包楞调的地域风格和个性艺术上创造性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声乐艺术表演就不仅仅是一种再现的艺术,更是赋予艺术创造性,以丰富声乐的内涵,并赋予声乐新的生命,这样才能保持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因此,声乐艺术就随着不同表演者不同的创造性而具有不同的姿态,而这些也恰恰构成了多样性,也体现出了演奏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演唱者在掌握了科学的演唱技巧的前提下,还有表现出作品所具有的独特性和艺术性。表现出具有浓厚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结合民族文化,表现出自己的演唱技能,表现出声乐作品中创造性的丰富内涵。

声乐在发展中积淀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其内在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环境有着深切的联系,为声乐艺术风格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让声乐的独特艺术风格,去弘扬世界声乐艺术,并在世界声乐艺术的园地里,作出独特贡献,诠释声乐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6.

[2]柳子伯.浅谈想象力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J].科技资讯,2006,(31).

[3]杨霰.情感体验——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J].青海教育,2007,(Z1).

[4]马棠华.情感体验中的诗、乐、舞[J].中国音乐教育,2005,(07).

[5]吕琳.论声乐演唱中的想象[J].南京艺术学院报,2007,(02).

猜你喜欢

艺术审美声乐艺术文化内涵
审美定位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