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AK学习理论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21庞博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应用教学

庞博

摘要:VAK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较为常见,根据VAK学习理论进行教学,收到的教学效果也较好,但VAK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较少,很多老师对这一学习理论不够了解,从而不敢随意运用。而对于部分老师而言,虽然运用了这一学习理论,却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重点分析VAK学习理论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VAK学习理论;高职语文;教学;应用

VAK学习理论由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的Dunn夫妇提出,主要是对学习者也即学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喜好特点分为视觉、听觉、操作三个部分,而与之相应的,喜好视觉学习的学生被称为视觉型学习者、喜好听觉学习的被称为听觉型学习者、喜好操作的学生极为操作型学习者。VAK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教学,虽然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看似简单,而其理论知识也不复杂,但实际上在教学中,对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高职大学和普通大学有所区别,高职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就业技巧,帮助学生在从学校毕业之后能够有好的就业优势,因此很多老师和学生也就忽视了对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甚至很多高職大学的语文仅仅安排了一学期或是一学年的课程,事实上,无论出于何种学习目的,对语文的学习都应该要引起重视。本文将总结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如何运用VAK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同时对具体地运用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

一、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老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高职大学的学生相比于本科大学的学生文化基础稍差一些,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高职大学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也缺乏兴趣,当前高职大学的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已经和本科大学的相关制度几乎一样,这带来的问题就是老师在课堂之外几乎不会和学生接触,与学生接触的也仅仅是辅导员。在高职大学的语文教学当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就要求老师和学生要能够多接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但在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上完课就走,他们只需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去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差,学习兴趣也不足。

(二)教学过于笼统,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VAK学习理念强调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即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喜好不同将学生分成了视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和操作型学习者。但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可以用“大锅饭”来形容,即教学中老师不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喜好如何,教学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因为教学过于笼统,喜好视觉型学习的学生在教学中找不到自己的喜好,从而缺乏学习热情。以此类推,听觉型学习者和操作型学习者也存在同样的现象,笼统的教学只会让他们缺乏学习兴趣。

(三)教学缺乏针对性

VAK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将学习者分为三个类型,教学中根据每个类型的学生的不同进行专门的教学。举个例子,针对听觉型学习者教师应该结合大量的视频、图片,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会忽视教学的针对性这一要求,在教学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这样的教学虽然看似公平,但实际上对于有个人偏好的学生而言却是不公平的做法。

二、如何运用VAK学习理论解决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组织学生进行VAK学习类型测试,了解学生的情况

在教学中运用VAK学习理论的前提条件是老师要能够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类型。VAK学习理论包括VAK学习类型的测试,这一测试的具体内容在网上可以找到,老师要下载测试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测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诚实地答题。测试有许多题目,但都不是问答题,而是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填写数字1—5,如数字1代表不曾如此,2代表很少如此,3代表偶尔如此,4代表通常如此,5代表总是如此。例如有一个题目为“我比较喜欢看报纸,不喜欢听新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答题,如果学生通常如此,则填4,从这一个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有视觉型学习的倾向。但需要注意的,题目虽然没有难度可言,却需要学生认真对待,这样分出来的学习类型才准确。

(二)教学中运用VAK学习理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VAK学习理论的运用中,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用VAK理论,根据学生学习喜好的不同进行分类学习,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高职大学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运用的教学办法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全部学生集中在教室,老师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学,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兴趣。而VAK学习理论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类型分组之后,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喜好来进行学习,学习兴趣也就大大提升。

(三)运用VAK学习理论进行针对性教学

VAK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所取得的教学效果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高得多,最主要的就是VAK学习理论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VAK学习类型将学生分为视觉型、听觉型、操作型三个类型,因此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针对视觉型学习者,老师可以结合大量的图片、视频来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可以采取学生观看、浏览、阅读等方式,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直接用眼睛看而不喜欢听,因此阅读和观看图片、视频是较为可取的办法。对于听觉型学习者而言,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播放相关音频,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也可以采取传统的老师讲述的方式进行教学,这部分的学生喜欢听,而不喜欢看,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多讲。对于操作型的学习者而言教学相对较为简单,语文学科可操作的内容较少,基本上就是做题、写作等方式。

三、总结

创新是教育教学水平进步的主要途径,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这部分问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是很多学者、老师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提出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VAK学习理论,笔者主要通过对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分析如何运用VAK学习理论进行教学。一般而言,运用VAK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对学生进行VAK学习类型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类型;其次是在教学中运用VAK学习理论,提升学生的兴趣;最后是针对学习类型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周建国.视听动学习法比较研究[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2]马艳.基于VAK三维学习风格理论的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

[3]王岩.从感知学习类型理论看高职生学习心理特征[J].才智,2015.05.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应用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