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2017-04-21吴军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吴军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课程和巨大的学习压力,因此给物理课程分配的课时就极其有限。物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限的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只有最大程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分析当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主要指的就是课前准备环节,即老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设计的内容来进行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学生的学习难点、应对教学难点的措施、演示文稿PPT、教学方法、主要的教学工具、教学时间的分配与管理、师生互动内容和互动时间、提问环节、课后评估、总结等内容。高中物理是学生的难点,很多学生在物理课程上都觉得听不懂,在课后练习时又觉得时间不够。这不能归咎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只有老师想办法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多的教授学生相关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是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进行教学设计也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根据笔者丰富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老师钻研教材,并根据教材备课

高中物理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物理学科很容易成为他们的弱项,出现偏科的现象。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繁重的课程,他们无暇再去补习物理基础。因此补习学生的物理基础和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就都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很多老师认为这二者无法兼顾,但实际上,只需要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内容做到十分熟悉,知悉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细节,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就能够做到有备无患,课堂完全在老师的掌握当中,当涉及较为简单的知识时,老师不能略讲,而是要考虑到物理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简单的内容也要引起重视。很多老师认为自己的知识量在教学中已经足够,但却忽略了一点,即教材经常在变化,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些变化都在教材中得以体现,如果老师不重视自己对教材的学习和掌握,很有可能在教学中出错。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自己要能够学习教材的内容,把教材内容“吃透”。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因材施教

教材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设计教学内容,即是对教学计划进行编排。要使得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实用,老师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所谓因材施教,简单来讲就是老师知道学生的水平,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设计环节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几乎是必经之路。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办法主要是两个,一是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来进行判断,但也不排除学生做作业时不认真找人代写的现象,因此根据作业来判断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信息。二是老师与学生沟通,老师和學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老师面前敢于发言,他们在什么地方不懂,什么内容掌握得较好,也就都会向老师说。通过这两种方法,也就能够导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其次,老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针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天提供一道较难的题目进行思考练习,这道难题并不一定要学生解出来,但可以促进他们思考。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而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正和解题技巧的指导。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高中物理知识虽然较难,但学生只要认真学习,总是能够掌握的,学生成绩较差,大多是因为自身不爱学习,因此要多沟通、鼓励。

三、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和相关问题,加强课堂互动

当前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表示学生学习了相关知识后不再去巩固,老师也不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其实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关键在于老师身上,学生在高中阶段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除非他们对物理有极高的兴趣,否则大多数不会在课余时间复习老师课堂讲的内容。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之中,除了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外,还要设置提问环节,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反馈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高中物理知识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声、光、电、热、力的相关知识,其中力学占有较大比重,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力学当中,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都是教学重点,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老师讲解完了之后就可以提问,比如询问学生在牛顿第一定律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是牛顿第一定律有没有什么缺陷等。学生就会思考,思考之后,很快就能得出答案,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一个“绝对时空”当中,即不依赖外界而独自存在的参考系。但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地位独特的绝对参考系,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四、注重课后的反馈信息

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应当是灵活的,即教学设计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修改。修改教学设计的主要的依据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信息。通过课后反馈信息可以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什么内容掌握得不够,那就在课后反馈信息当中会得到体现。老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知道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课后反馈还应该包括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即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大胆发言,老师再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酌情调整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方法。因此课后反馈主包括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的评价、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教学是民主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提升。

五、总结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着繁重的课程内容和巨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尽量给学生减负,在课堂教学之中就应该尽量提升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学到相关知识。本文主要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主要内容包括老师钻研教材进行积极备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课后的反馈信息。除了本文所举的几个对策之外,还要求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做到保持耐心、细心,同时要做到有责任心。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