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研究

2017-04-21刘雪梅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兴趣教学法

刘雪梅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在掌握基础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学案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相对于初中阶段而言更加全面和深入,知识更加集中于微观世界,例如,DNA序列和细胞的研究,更加抽象难以理解,很多物质都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學生的学习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生物知识不仅需要学生记忆和背诵,更需要充分的理解,但是,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觉参与学习过程呢?如何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呢?以下,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开展兴趣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必要内容,也是基础和前提。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当下高中生物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兴趣低落,上课学习态度消极,不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没有人回答,甚至懒于思考,依赖于教师。这种教学现状导致学生兴趣的丧失,对其长远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必须开展兴趣教学。

第一,丰富教学内容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采取画图法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生物笔记本,在上面进行基因序列或者氨基酸构成的绘制,并且标注上名称,把枯燥的生物知识转化成形象的图画,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学生的兴趣发展和教师的教学评价关系密切。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评价直接相关,而积极性直接影响兴趣的建立。所以,教师要认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问题回答、作业完成等进行全面评价,教师注意只需要表扬优秀的学生就可以,对于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课下对其进行提醒,而不要当堂批评学生。激发学生的进步心理,追求自我完善,主动按时完成作业,在生物学习中逐渐形成自我成就感,推动兴趣的发展。

第三,学生建立兴趣还需要教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课余时间紧张,作为生物任课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做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帮助其解决问题,获取其信任,师生之间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塑造好的人文环境,推动其兴趣的发展。

第四,兴趣教学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融入一些幽默的小故事和有趣的语言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情绪。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重,精神容易疲乏,生物教学又多是理论知识,所以想要学生保持注意力,对内容有兴趣就需要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动作,吸引学生的兴趣,减轻其学习压力,营造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总之,兴趣的建立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现实需求进行全方面着手。

其次,采取学案教学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其自主学习的深入展开。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很多教师为了快速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绩,就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受挫,对知识的理解依赖教师的讲解。甚至有的时候教师讲完了一节课,课本内容学生几乎没有完整的看一遍,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其长远发展会产生阻碍。

第一,学案教学法要和学生的自主预习结合起来。学案代替教师的部分角色发挥指引的作用,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今后综合能力提高的基本内容之一,所以生物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在日常作业的布置上适当减少,把预习任务重要安排下去,可以少做点题,多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自主学习上,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二,学案教学法需要教师做到对学案的合理安排。一般来说,学案要包括基础知识、讨论合作以及应用练习三大基础模块,先是学生根据课本进行预习,然后把不会的问题留作讨论内容进行单独记录,最后通过做题检查和巩固预习过程,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完善。但是有的老师可能会提出疑问,有了完整的学案,学生都不看书了怎么办?这并不难解决,在讲新课之前就让学生做学案,讲课的时候学案提前收起来,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在课本里面标志出来,讲完课之后先对学案进行讲解,然后把学案作为复习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进行,又能为其后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材料。第三,学案教学想要开展好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度进行评分或者等级划分,例如分为A+和A以及B三个等级,并且对学案完成认真的学生提出表扬,提高学生对学案的重视度。总之,学案教学法是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也是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的教学手段。

再者,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基础性教学方法。只有经过实验学生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产生持久的记忆,为实现生物知识的融会贯通做好准备。实验教学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实验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细心和慎重。教师如果把实验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展,那么做什么样的实验就需要认真选择,实验内容不可敷衍了事,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来进行设置,不能超出大多数学生的能力范围,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挑战欲望,实验开展的效果会比较理想。第二,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疑问或者难题,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引导,很可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其实验主动性的形成。第三,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多设置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教学任务,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实验视频,为学生演示真实的实验步骤,增强学生的动手需求,为实验操作教学做好准备。第四,实验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在实验的过程中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创新需求,提高创新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心得材料来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不同生物材料之间的区别,掌握更加全面的生物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想法。

总之,高中生物的教学方法多样,但是都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法兴趣教学法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新犯罪形势下对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
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分析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以“氯气的性质”例说元素化学的“实验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