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势分析

2017-04-21姚威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小学语文

姚威

摘要:随着新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教育更着重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故而生命教育理念以高度尊重学生为核心,以全面依靠学生为原则,这将大大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将具体分析生命教育理念,进一步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贯彻生命教育理念的措施与手段。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都缺少对学生地位的正确认识,教师“满堂灌”,学生机械的接收知识几乎成为传统教学的常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生命教育理念运用而生。生命教育理念的出现刷新了人们对传统教育理念的认知。而随着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规模运用,语文教学变得更加自然,更加真实。同时,因为生命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教學以学生为中心,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生命教育理念概述

生命教育理念以生命为维度,用全新的视野对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与认识。教育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思想交流。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怀,重视学生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的实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价值得以实现,生命的质量也得以提升。而在实际运用中,生命教学与生本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学生为课堂的核心,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高度尊重学生。客观来说,生命教育理念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具化,同时也为新时期的教学模式指明了方向。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其知识面较少,好奇心强,很多人在前期都没有系统的接受过语文教学,学习能力较低,也缺少相应的语文学习兴趣。生命教育理念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依靠学生来推动教学的进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帮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好,生命的美好。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

(一)关注完整的生命,培养健全的人格

学生会产生消极的心理,轻视生命,常常是因为精神崩溃,产生精神崩溃的原因可能是学习压力、家庭因素等,在遇到压力的时候,精神过度紧绷。学校在教育的时候不能过渡给学生压力,小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快乐学习的过程。语文是母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生命教育的结合,以教材文本探讨课文中的真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指导学生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与人友好相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生命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生命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生命的体验,情感是体现生命的良好介质,可以将生命教育上升到情感教育。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很多文人雅士留下的感人事迹和著名文学作品,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的体验。例如:人教版三年级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女娲补天》,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小学生对其非常感兴趣,女娲补天是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类,从这个角度讲,引导学生自己体验生命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追求个性化的教学

语文知识是博大精深的,在对语文知识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知识点都会有独特的见解。生命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追求个性化的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做出的选择也可能不一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教学中尊重,依靠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命教育理念的核心所在,同时,这也是生命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并取得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具体来说,就是破除传统课堂“满堂灌”的弊端,给学生保留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其调动起知识体系及思维来解决问题。同时,要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者产生共鸣。要让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更强,就需要教师遵从生命教育理念来推进课堂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感知,并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形式,对课文加强理解;其次,要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获得感情上的共鸣;最后,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进行阅读拓展。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生命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永无止境实践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但是生命的独特性使得每个人都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本能,让教学变得更加自然。

(二)构建生命意识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阵地,所以教师对课堂评价的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因为它会对师生双方的教学和学习行为都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课堂也是师生互动及培养感情的场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学、提问以及评价等过程给学生传递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观念,让他们感受到崇高的生命理念。不过这些都并非朝夕而成,需要长期努力。首先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更深层次的内容挖掘出来,让学生从更高层次上理解生命。例如,在《日月潭》这种描写风景的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将世界和生命的美妙之处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意识,从而尊重生命。在确定了正确的生命意识以后,还应该告诉学生,生活和生存是不一样的概念。例如,课文《刘胡兰》,我们的革命烈士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种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是值得我们歌颂的。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样,必须了解生命的意义,他人才会认可你,自身才能成长。

(三)尊重学生个性,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各不相同,他们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人的本能是多元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而每个学生又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也提出了统一的教学目标。这种看起来相当公平的教学是以假设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智力为基础的。然而事实上,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立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合在一起的。为了建构新型的小学语文“生命课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适宜的、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使每个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给与学生最大的发展机会来解放自己的头脑。鼓励学生放飞想象,从不同角度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换角度、多方位探究,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小学语文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措施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