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

2017-04-18李春旭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李春旭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数学核心素养,是人们在当下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品质。本文着重探讨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033-02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在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那么,具体到数学学科中,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怎么样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将成为数学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我国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数学素养到数学核心词,第二个阶段是从数学核心词到数学核心素养。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应该明确: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重视的是那些网络上找不到的答案,尤其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学生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程目标

1. 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它高于数学能力和数学知识,具有数学的特征,它反映出数学的本质和数学思想,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目标紧密相连,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具有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需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数学学习中逐步形成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风向标,指导数学教学,对数学教学和教学评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

核心素养是数学学习者在学习数学中所应该达到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基本素养。核心素养的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的特征分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综合性是对象能力的结合,包括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态度。其中,数学思考和数学态度是内在本质,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能力是外在表现。②阶段性是指学生在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水平上体现的核心素养也有所不同。③持久性体现在核心素养对学生的一生都有所帮助,这不仅体现在学习上,还体现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上。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提出:数学的核心素养体现在“真、善、美”三个维度,分别是:深入了解数学的严谨性,领悟数学的文化价值;具有用数学的逻辑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能够欣赏数学的美,并热爱数学。

3. 在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程目标

依据核心素养体系,应该明确学生在各学科、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在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程的目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讲:①在数学学习中,要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思想等,具备从数学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培养抽象思维。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③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作为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可持续地发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二、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思考数学教学的模式

1. 设置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环境

我们一直强调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仍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仍然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也有弊,虽然方便教师传授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创设情境,使学生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这些学习的能力。在教科书中,有很多问题成为问题解决,但是那些问题都是有准确答案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是没有准确答案的。这些真实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有助于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课堂上能够创设更多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感悟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目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这样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有效地发展。

2. 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和周围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表达数学思想的能力。自主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对于一个问题,学生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找到合适的技巧、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的、主动的、批判的思考能力。另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学习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从网站上获取更多的资源。借助网络探究数学的新领域及其应用,扩大学习的视野。

3. 进行综合性的教学

培养核心素养,需要各个学科交叉培养,在学习别的学科的时候,将课本上的知识通过有效的方式交给学生的同时,也要组织本学科外的活动。开展基于项目的教学。一方面,各学科之间要相互合作,相互开展跨学科教学,以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園,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知识的价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实践能力。比如,数学和道德相结合,数学本身独立于道德的,但是在社会中,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道德问题。因此,在用数学二做决策时必须要考虑到道德问题。数学也可以与文化结合,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文化中的价值,从而认识到数学在文化中的贡献和实践需要,并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学来理解跨文化的问题与议题等。另外,在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教科书来进行。要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要把知识作为达成目标的媒介,获取知识不是最终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对教师而言是一项挑战,需要教师具备全局意识和综合性的整合能力。

4. 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启发式教学常用的手段,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是判断性的问题,或者是评价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不大。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没有很好地接纳和利用学生的回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在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接纳和应用,使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创新思维。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素养,它不是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和目标定位都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应该特别关注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应该不断地深入学习,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立明.基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系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6(5):77.

[2] 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36.

[3]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21.

[4] 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