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事一议”作文教学实践探究

2017-04-17余敏

师道·教研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一事一议兴奋点一事

余敏

“一事一议”作文是初中学生首次接触的议论文写作。“一事一议”是从叙述到议论的桥梁,是引领学生顺利地从已知领域到未知领域的自然过渡。“一事一议”写作教学究竟应该怎样组织?在实践中我设计了以下的写作系列课。

一、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注重教学的过程性,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的生成,作文教学更应该体现这一点。这要求教师首先要思考用什么方式打开学生的思路,把学生带入写作的过程中。语文教学还要求具有开放性,大力开发语文课堂内外的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努力提倡民主的学习氛围,合作的学习方式,创新的学习精神。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

首先,我們强调作文要“有感而发”。因此教师在作文课堂上可巧借当时的实景,即学生的上课状况或课堂周边环境,及时“借题发挥”、“小题大做”,把全班学生或激怒,或逗乐,或引发疑问,或启发探索。总之要使他们“动情”。然后再在民主的氛围下引发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

其次,在作文教学中,单靠议论文论点的提出,论据的运用,论证的展开来指导启发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重视教学与语文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自主的学习、民主的合作和集体的探究可加强课内外知识和运用的结合。在活动中还可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生活,讨论生活,体味生活和思考生活。

最后,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还来源于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下一次的作文奠定良好的写作经验和提供轻松的心理基础。

二、实践系列课例

为了清楚介绍我的实践系列课,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加以说明,详见表1。

三、实践后的几点思考

1. 创设兴奋点,激发思辩欲

语文是讲求情感、重视体悟与直觉的。语文学得好的学生,甚至我们的语文老师可能都只重视感性的形象思维,而忽略了理性的思考。这就使得我们的学生缺乏思辩能力。“一事一议”写作教学应当加强对学生思辩能力的培养。然而,语文课堂上激烈的思辩需要情感的高度亢奋和积极投入,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心绪平稳,引发学生思辩是比较困难的。创设兴奋点,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本实践课创设了两处兴奋点,其一:教师当众批评学生并勒令其离开课室的事件,激发学生纷纷不平而鸣。其二:激烈的辩论赛,使学生置身于宏辩的浪涛中而思辩翻滚。另外,还需说明的是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加强对具有哲学理论色彩的文章的学习。

2. 多向立意,发散思维

事理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往往会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论点在正确的前提下还应努力求新,我们要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力求从新的层面和角度写出新意。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一事一议兴奋点一事
浅谈“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
执一事,尽己生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用新闻为经济“兴奋点”精准素描
找到兴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