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教学模式与效果研究
——以蓝墨云班课为例

2017-04-14李加棋商丽媛

山西农经 2017年6期
关键词:云班蓝墨云问卷

□李加棋 商丽媛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移动教学模式与效果研究
——以蓝墨云班课为例

□李加棋 商丽媛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设备实施教学、学习已成为高校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本文以蓝墨云班课为例,建设移动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蓝墨云班课;网络营销;教学模式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师生互动少、学生之间无协作意识、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等现状。本文以蓝墨云班课为例,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移动教学、学习的互动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1 “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实践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而设计和开发的即时互动教学、学习平台。我在《网络营销》课程中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学生手机开展混合式教学,使教学和学习变得轻松、简单,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1.1 蓝墨云班课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是实施移动教学和学习的基础,根据蓝墨云班课系统架构,我在云班课建设和发布了以下网络课程资源:

1.1.1 教学资源库建设。包括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图片、视频、音频、PPT课件、教案、作业等课程教学资源。

1.1.2 测试资源建设。包括指导学生线上学习的课前测试题库、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单元测试题库和课程最终学习成效的期末测试题库。

1.1.3 投票/问卷设计。设计基于蓝墨云班课“投票/问卷”功能的用于调查和分析学生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和学习体验等方面的投票议题和调查问卷。

1.2 教学实施

1.2.1 课前学习。我在课前通过电脑或手机将课程教案、PPT、网络营销案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任务单在云班课发布,学生手机会即时接到消息通知,然后按照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1.2.2 课堂点名。传统点名方法耗时多,考勤资料容易遗失。我在课堂上运用班课平台“一键签到”和“手势签到”功能,大大缩短了点名时间,而且系统有自动统计和管理功能,保证了学生考勤资料的公平性和完整性。

1.2.3 课堂提问与互动。课堂教学中,使用云班课平台摇一摇功能,随机选取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觉得像是在做抽奖等之类的游戏,课堂提问变得神秘且富有趣味性,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相应的经验值奖励,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2.4 头脑风暴。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学习效果等设置讨论题干,通过云班课的头脑风暴功能发布,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内容,有针对性的提出学习方法和意见,产生创新或改善性观点,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1.2.5 答疑讨论。课后,学生可以在答疑讨论区留下学习中待解决的问题,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讨论,通过答疑和讨论,解决心中疑惑,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稍有闲暇,我都会掏出手机,打开云班课,进入讨论区,查看学生的发言,回答学生的问题,拓展了教学、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1.2.6 投票问卷。教师通过投票问卷功能,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体验以及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教师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在《移动学习的互动功能与效果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和目的,设计调查问卷,通过云班课的投票问卷功能发布,调查结果系统可自行统计,简化调研过程。

1.2.7 作业发布和提交。传统的作业布置,特别是收发作业和批改作业是老师觉得比较痛苦的一件事,云班课让这一切变得简单。教师通过云班课平台布置作业,学生以自由组队或教师指定小组的形式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作业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了作业形式;小组作业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批改作业,学生也可以实现分组评价或学生互评,实现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1.2.8 测试。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测试功能,包括课前预习效果测试、阶段性章节检验测试以及期末考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系统自行完成测试管理,实现了全过程考核。

2 蓝墨云班课实施效果

蓝墨云班课在课程中使用后,师生、生生互动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1 学生好奇心增强

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是不允许学生课堂中使用手机的,而云班课课堂中,智能手机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情,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

2.2 有利于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制作图片、PPT、视频、音频、动画等内容丰富的、学生喜欢的数字化资源,指导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课前深度自主学习,对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进行跟踪,通过投票问卷、讨论或头脑风暴,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情,然后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调整课堂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上,教师作为课程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讨论、辩论、实验或实际的动手操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实现课堂翻转。

2.3 拓展了教学、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或PC机管理自己的班课,如:管理学生、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学生在任何场所都可以随时开展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作品分享、在线测试等教学互动活动,实现即时反馈,即刻点评。

2.4 促进师生、生生的良性互动

传统课堂上,师生互动少,学生不愿意主动提问,课后师生、生生鲜少交流。云班课教学后,师生在云班课平台上交流,课堂中运用手机签到、回答问题,课后运用手机预习、复习。设置的讨论答疑区,活跃度较高,学生们时常上传文字、语音、图片等,刚开始教师承担大部分解答任务,后期学生们主动解答,教师评价点赞。大大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2.5 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性评价

蓝墨云平台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通过课前测试检验学生预习效果;系统详细记录了学生在线学习时间、学生内容、总进度、下载和学习教学资源情况,对学生参与活动库的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投票问卷、测试及小组活动等数据进行跟踪记录,通过以上数据记录,教师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充分掌握;对学生的每一项学习活动赋予一定的经验值,通过经验值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通过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检验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和最终学习成果。

3 对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的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平台教学运用越来越广泛,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导,改进了教学效果,但在使用过程当中存在以下问题:

教学整体设计决定了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花比传统教学更多的时间整理教学单元设计。如果教学设计不够紧凑,容易出现课堂松散,学生无所事事的现象。

当前的云平台主要侧重于把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思路呈现给学生,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单方面接受状态,无法及时为教师提供反馈意见,同时也无法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教学诊改方案,须等班课结束之后,进行数据挖掘才能发现教学的短板。

混合式教学需要线上和线下结合,云班课无法实现教师之间的互通,教师只能调整自己班课的资源,无法实现教师课程互访和互评。

[1]赵丽梅.“蓝墨云班课”在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1): 35-37.

[2]王海兴.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3)):63-66.

[3]刘彩玲.“互联网+”国际化教育教学创新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1):91-93.

[4]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15):114-114

1004-7026(2017)06-0111-02

G434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6.079

本文为2012年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移动学习的互动功能与效果研究——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的研究成果。

李加棋(1971.2-),男,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管理工程、教育管理;商丽媛(1980.8-),女,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信息管理、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云班蓝墨云问卷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反思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