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2016年泰州物理中考33试题学生答题的思考

2017-04-13泰州市沈毅中学225715马东昇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物态酒精灯气态

泰州市沈毅中学(225715) 马东昇 ●

对2016年泰州物理中考33试题学生答题的思考

泰州市沈毅中学(225715) 马东昇 ●

物体的三态变化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通过实验了解掌握物体的三态变化,便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三态变化;熔点

2016年泰州物理中考33试题

原题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略),图甲(“碘锤”在热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中的碘颗粒吸热会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碘锤”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___.

答案:升华 熔化 凝华

学生一空和二空错误较多,我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把实验做了一下,对现象作了介绍,没有进行认真讨论,使学生没有真正弄懂,在初三复习时,把液化汽化作为重点,忽略了书上升华插图以及该实验在操作时可能出现的熔化问题的思考,这是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2.有部分学生对考点不熟,物态变化的概念不清或只能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应用.这也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3.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如题中“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以及“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没有注意到,没有识破题干的陷阱和迷惑,想当然答题,造成失分.

4.有部分学生没有学会解题方法,即变化前晶体是何种状态,物态变化后是何种状态,然后再找相应的物态变化,也造成学生的失分.

该题其实不难,因为碘的熔点113.7℃,而水的最高温度100℃,所以达不到碘的熔点,熔化不可能,没有碘的液体,就不存在汽化.碘只能从固态直接气态,故填升华.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超过碘的熔点并不断吸热,故除升华外还有熔化.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加强实验,并提出相关问题讨论.其次,增加相关针对性训练,加强知识的巩固,提高学习的效率.如:

例1 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__.

图1

知识点的认识 (1)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没有经过液态过程.(2)升华吸热

命题方向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的判断是这个知识点的核心,例如: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冰雕作品体积变小;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干冰在常温下升华.

解题方法点拨 判断时一定要紧扣定义,由定义来判断是最准确的、简单的.

例2 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受热升华,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2甲所示;乙同学将试管浸入热水槽中,如图2乙所示,两试管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3.7℃、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固态碘受热后,碘的内能增加,碘分子热运动减慢

B.碘升华是从液态变气态

C.碘加热的过程利用了热传递

D.更合理反映碘升华的是实验甲

图2

解 A固态碘受热后,吸收热量,碘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A错;B.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所以碘升华就是指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故B错;C.给碘加热的过程,因碘的温度和沸水、酒精灯火焰温度存在着温度差,是发生的热传递,故C正确;D.甲实验中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99℃,在加热过程,温度已经超过了碘的熔点,碘可能先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再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碘蒸气,不一定是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现象.乙实验中.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碘达不到熔点,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态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因此更合理反映碘升华的是乙实验,故D错.故选C.

例3 (2015年湖北宜昌)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7℃;碘的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形成的.

答案:(1)升华 (2)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 (3)干冰吸热升华 水蒸气遇冷液化

解析 (1)固态的碘变成气态的碘,属于碘的升华过程.(2)因为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不可能熔化,碘是晶体,必须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碘才能熔化.故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3)干冰在常温时很容易升华,干冰放入水中,升华为气体,形成大量的气泡.干冰升华时要从周围的水中吸收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时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G632

B

1008-0333(2017)02-0072-01

猜你喜欢

物态酒精灯气态
物态变化真奇妙 熔化凝固常见到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
『物态变化』易错警示
ISO/TS 19880-1:2016气态氢加注站第1部分一般要求标准解读
高效节能两用酒精灯
气态燃料发动机相关发明专利(三)
气态燃料发动机相关发明专利(二)
气态燃料发动机相关发明专利
第三章物态变化
探讨酒精灯安全使用的方法及预防喷燃发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