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年级几何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7-04-13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10006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作法辅助线文文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10006) 张 娟 ●

八年级几何教学的几点建议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10006) 张 娟 ●

本文根据课标要求针对八年级几何教学给出几点建议.

八年级几何教学;建议

一、八年级几何教学内容

八上: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图形、勾股定理

八下: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

二、几何教学的几点建议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理清性质和判定中的条件和结论.

(1)概念教学中时刻关注概念的产生,概念之间联系和区别、性质定理的由来等.

例如:学生经常混淆三线合一和垂直平分线性质,要让学生理解区分这两个知识点的条件和结论,相对应的几何语言如何书写.

(2)概念教学中时刻关注反例教学

例如:平行四边形判定中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反例,让学生思考,通过画图,构造,加深印象.

2.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几何语言

在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熟悉性质定理条件和结论后,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几何语言.

例如:1.在运用三线合一解决问题时,要强调这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前提是等腰三角形.

例如:2.在讲角平分线性质时,要强调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在用几何语言描述性质时,一定要体现距离的含义.

可见正确运用几何语言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几何逻辑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读题和审题能力

波利亚指出:“解题的价值不是答案的本身,而在于弄清是怎样想到这个解法的?是什么促使你这样想,这样做的?”

培养学生独立读题和审题的能力,在讲题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引导学生在题目中画出关键字和句,在图中标记已知条件;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来讲题,讲他们读到了什么,怎么想的,为什么会想到这些,有什么经验可以和其他同学分享等等,既可以提高学生读题审题能力,又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识图、画图、操作、探究能力

例1 (2011·河南)如图,在 Rt△ABC中,∠B= 90°,BC=5,∠C=3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 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t>0).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

(1)求证:AE=DF;

(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3)当 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说明理由.

当时请班上学的较好的同学A来讲,他很流利地讲完了第一、二问,讲第三问时,他很自信地说出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但怎么讲解学生都似懂非懂,于是我提醒他这三种情况是否和题目中所给图形一致,如果不一致可否将三种情况图形画出来,他才开始领会要画图,于是第一幅图很快画好,并顺利讲解结束,但是在画完第二幅图时,他居然卡住了,完全记不得当时是怎么做的,过后有位同学发现同学A之所以没有发现解题的关键点是没有把握图形的特征,如右图所示,无法体现题目中30度角特征,当然无法解决问题,而这种因为图形画的不准确造成没感觉不会解题的问题在学生总是出现.所以在几何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画图的准确性,提高作图能力,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

例2 在尝试去画图,画图准确的基础上,我们在几何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因为画图不规范产生的逻辑性错误.

(2008温州19题)文文和彬彬在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一命题时,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如图),她们对各自所作的辅助线描述如下:

文文:“过点A作BC的中垂线,垂足为D”;

彬彬:“作△ABC的角平分线AD”.

数学老师看了两位同学的辅助线作法后,说:

“彬彬的作法是正确的,而文文的作法需要订正.”

(1)请你简要说明文文的辅助线作法错在哪里.

(2)根据彬彬的辅助线作法,完成证明过程.

由此可见:平面几何学习必须和图形相联系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感知图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多动手画图,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在教授几何题时也应注意板书和语言的规范,给学生正确的导向.

G632

B

1008-0333(2017)02-0013-01

猜你喜欢

作法辅助线文文
TEA LEAVES
Breaking the Chain
Power Down
China’s Other Vaccine Drive
两种重要的辅助线
浅谈辅助线在数控切割中的应用
西夏文《菩提心及常作法事》研究
遇见角平分线如何作辅助线
国外智库影响公共决策的四个作法
Have Fun with M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