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7-04-12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238371叶成杰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蜡烛化学思维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238371) 叶成杰 ●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高沟中心学校(238371) 叶成杰 ●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心理学上发散思维的规律,从学习的角度以及针对不同的学生的教法等多方面对发散性思维品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是一个富有时代性的课题.

初中化学教学;发散性思维;培养策略

在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收敛性为主,培养的是集中思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影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当学生遇到实际生产或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时,往往畏首畏尾.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因素为基础,开展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设计不同甚至不合常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品质和能力.

一、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的措施

1.利用学生认知水平诱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班级教授同一个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思维发展区”,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完成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事情可做,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浓硫酸、稀硫酸区别时,我依据了解的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设计了如下分层教学的学案:

①面对学习发展生,我提出的方案是:浓硫酸具有的哪些物理性质?你可以设计那些实验方案?根据哪些现象或变化确定哪个是浓硫酸?

②面对学习较好的学生,我提出的方案是:浓硫酸和稀硫酸还有哪些不同?你能总结出浓硫酸和稀硫酸的物理性质的不同的地方吗?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方案?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完成教学要求,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根据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我,小组合作等探索中了解化学的奥秘,教师恰当地点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蜡烛燃烧的实验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①蜡烛是什么颜色的?常温下状态如何?你能用手去感受蜡烛的硬度吗?试着去闻一闻它有没有气味?把它放在水中是浮是沉?②仔细观察燃着的蜡烛,燃烧时发生了那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那层最明亮?那层最暗?蜡烛燃烧后有什么物质产生?你是怎样检验的?③吹灭蜡烛后,你会观察到有什么现象?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够重新燃烧吗?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需要他们认真观察实验,才能得出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通过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知识让学生达成永久记忆.当然,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深刻把握教材,特别是某些潜伏的教材内容和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逻辑顺序,环环紧扣,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打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别致,形成不间断的思索,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3.设计自主实验推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对某个问题提出疑和自己的见解,在其中就某个问题及其包含的学习内容通过发现式学习的方法获得相关的结论,这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有良好效果.如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让学生首先了解指示剂的概念,并且结合生活实际知道一些新鲜植物的花瓣、果实、叶片等的酒精浸出液也能做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显出不同的颜色.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同学发现在生活中吃的虾的颜色的变化,活的青色的虾在煮熟后变成了红色,汤水也呈红颜色.鉴于此,该同学萌生出煮完生虾后红色的汤水是否能够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想法?于是,教师积极指导学生找来足够的实验用品和化学药品,师生共同探究和完成家庭小实验.可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知识巩固提高的过程,又是重新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的接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这种形式多样的解题方式,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更大的探索空间.

二、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不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更要使学生具有能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所以,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并创造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的机会和方法,通过复习、联想、总结、归纳、求同、求异、创新、发散,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1.将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且结合自己的见解设计出不同的学习方案.

2.利用学生记忆储存中的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加强“双基”的教学广度与广度,既要利用书本让学生能够记住基本的概念与原理,还要通过课外实验或者拓展性学习来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认识程度,从而为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

3.注重收敛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通过收敛性思维训练,能使学生打破常规的解题步骤或者方法,寻找求同存异的解决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思考和探索,充分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方法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然后进行严谨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以达到区别正误、区分优劣、总结规律,从而使认识得以深化.

4.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重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评价学生的思维,运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去对待每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有效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是要打破定式思维,运用想象、联想、猜想、推想等各种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从问题实际的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进行或逆向、或顺向、或横向、或纵向的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实际方案或假设解说.这样,发散性思维才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1]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李世海,高兆宏,张晓谊.《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赵向军.化学实验改革与学生素质培养[J].化学教学,1998,(8):253

[4]阎娜花.利用“问题”教学,训练思维五性:[J].中学化学,2005,(2):26.

G632

B

1008-0333(2017)02-0092-01

猜你喜欢

蜡烛化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浇不灭的蜡烛
神奇蜡烛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