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的探讨

2017-04-12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14500贾旭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改化学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14500) 贾旭炎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衔接的探讨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14500) 贾旭炎 ●

化学是在微观状态下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运动变化的自然科学,具有微观性与抽象性。从初中进入高中,化学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时难以适应,不能得心应手。本文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差别进行探讨,提出了将初高中化学进行有效衔接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新课程改革;初中化学;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化学在初、高中阶段都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科目之一,初中化学具有启蒙性的特点,知识简单有趣,且于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进入高中之后,化学学科的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在难以适应的同时可能产生厌学心理,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差异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入门阶段,具有较强的启蒙性,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元素相关的知识、简单的化学计算以及基本的实验操作等对化学这门自然科学有个最基础的认识。让学生从一般的生活现象进行一定的化学思考,从而为高中深入学习这门课程奠定基础。而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上更为深入,知识也更为系统抽象,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常见的化学现象与化学原理,还要深入了解现象之后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初中化学开始采用了与传统化学教材不同的新课标教材。传统教材主要是从化学的学科特点与规律、学生认知水平、心理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出发,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新课标教材中的内容则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属性出发,强调的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其内容缺乏系统性,显得较为散乱,属于描述性知识,从而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高中化学的教学知识则是推理性知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较强,常常会涉及到物质的本质,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许多学生缺乏这种能力,在化学的学习上比较吃力。

二、初、高中化学知识出现断层的原因

1.教师教学理念的偏差。以苏教版为例,初中化学部分与高中化学知识联系较强的内容都放在了选学部分,而大多数化学教师的教学思想依旧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模式,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应付中考上面。因此对选学部分的内容不够重视,甚至有的教师直接忽视了这部分的学习,导致学生初、高中化学知识出现了断层。

2.化学课程改革导致初、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初中化学式启蒙式学习,只需要学生对最基本的内容有所掌握,尚且处于"认识"的阶段;而高中化学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处于"认识与实践并存"的阶段。初、高中化学对学生要求不同,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了学习上的断层。

三、实现初、高中化学知识有效衔接的方法

1.实现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由于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存在着一定的断层,因此在正式系统的学习之前,教师需要具有针对性地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复习。

首先,可以采取较为集中的复习方法。利用少量的课时将初中化学中没有深入学习但又不会出现在高中课程内容的一些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对原先的知识盲点有更好的理解,从而对化学现象、化学原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可以适当延伸一下氧化物与酸碱盐类之间的相互转换、化合价标准规则等。

其次,可以采取穿插式的复习方法。即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与初中化学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做到温故知新,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以达到当前的学习需要,从而加强初、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独立的知识板块,例如复分解反应相关内容、酸碱盐与酸碱氧化物的概念、实验装置等内容。最后,可以采取专题复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与初中化学知识联系较为紧密的章节,则可以采取专题复习的方式。将联系较为紧密的知识集中到一起,通过专题复习将章节内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复习,加强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融合。在初中时期学生简单学习了一些盐类,如Na2CO3、NaHCO3、NaCl,但是对盐类的性质、分类等不够了解,而高中阶段则是直接运用酸碱盐、正盐这些概念,因此学生的知识构成不够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使之能较为容易得被学生理解。

2.实现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新课改首先在初中施行,因此初中化学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较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体性,教学关系趋于平等,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性与主体性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与改变,善于利用体验式教学、合作教学等新兴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实现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进入到高中之后,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课堂归还于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初中化学是学生的入门学习阶段,而高中化学是系统学习阶段,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必须实现两个阶段的有效衔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这门学科,从而推动化学课程改革的深入。

[1]潘桂芬.关于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探讨[J].数理化学习,2014,09:65.

[2]梁彦卿.初中-高中学段衔接化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1,05:73-75.

[3]田桂香.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G632

B

1008-0333(2017)02-0096-01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新课改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奇妙的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