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纲挈领,高效复习“酸碱盐”

2017-04-12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226000袁成建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碳酸钠酸碱道题

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226000) 袁成建 ●

提纲挈领,高效复习“酸碱盐”

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226000) 袁成建 ●

本文阐述了复习“酸碱盐”知识点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掌握高效复习的策略和目的.

高效复习;酸碱盐;基础;本质;全面

对于初中的学生们来说,数学、语文、英语已经是很熟悉的了,而化学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门新的学科.和其他的学科相比,化学多了一丝神秘的色彩,也增加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难度.而“酸碱盐”又是化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清楚、复习好“酸碱盐”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此我认为高效复习“酸碱盐”应该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的从基础、本质和全面三个角度一层层慢慢的深入,才能让同学们更加清晰的了解“酸碱盐”.

一、整理分类,巩固基础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教授曾经说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同样的,对于化学或者任意一门学科甚至于对于任何事情来讲,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无论想要学习什么,只有巩固好基础,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

对于我们化学的中的酸碱度,我们有一个很容易表示的指标,那就是pH值,但学生往往在做题的时候记不住酸碱度和酸碱性的关系,总会出现一些错误.比如有一道题是这样描述的:

“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值为:稀硫酸pH值为2,碳酸值为6,氯化钠溶液pH值为7,碳酸钠溶液的pH值为10.问这四种溶液中呈碱性的是( )”

其实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问题,题中很明确的给出了各个溶液的pH值,也就是给了这些溶液的酸碱度,其中稀硫酸、碳酸的pH<7,即溶液呈酸性,而氯化钠溶液pH=7,因此溶液呈中性,而碳酸钠溶液的pH值为10即pH>7,所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答案很容易就能知道选碳酸钠溶液.但在这道题上也会有一部分同学出现错误,原因就是记不住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不知道pH大小跟酸碱性的关系应该是pH=7时溶液为中性,相对的pH值越小说明溶液酸性越大,pH值越大说明溶液的碱性越大.所以通过这道题,我又带着同学们复习了一下课本上关于物质酸碱度和pH值的关系,而因为有过错题的经验,再返回去从新复习基础的时候同学们就会印象深刻,起到了巩固基础的作用.

一道非常简单的选择题却总是有同学会出错,本应该是送分的题却成了丢分的题,像这种基础知识上的小漏洞,平时看起来好像无关紧要.但事实上,在真正进行解题的过程中,可能就是这么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就变成了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之间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所以在复习“酸碱盐”的时候,我首先带着同学们把所有的基础知识进行分类、总结和巩固.

二、理解本质,清晰思路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一些复杂的情况的时候要忽略掉这个问题表面上带给我们的混乱,直接去寻找整个问题的本质,然后去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在我们对待作业题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在看题的时候,不要被题目混乱的说法蒙蔽了思路,要找到问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弄清问题的本质,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在我进行“酸碱盐”复习题的讲解的时候有这样一道例题:

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碳酸氢钠固体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第一眼看到这个题可能同学们都会感觉很混乱,因为原来学习的大部分都是给出物质的化学名称并使其互相之间进行反应,但这道题却给出了平时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质,所以很多同学对于这道题的出现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但事实上,只要我们弄清楚这道题的本质,很容易的就能够解答出这道题.这道题实际上考察的是物质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中的用途,而我们都知道,物质能用来干什么事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分析题意就可以知道,稀盐酸除铁锈的原理是稀盐酸可以和铁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所以这一选项是合理的;而胃酸是盐酸,碳酸氢钠能何其进行反应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况且碳酸氢钠没有腐蚀性,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干冰在升华的过程中吸热,所以可以作为制冷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可以反应的,所以即使氢氧化钠可以作为干燥剂,也不可以用来干燥二氧化碳.

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别的类似于这种题型的题,把我们课本上的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虽然看似混乱,实际上在了解了这道题想要考察的知识点之后,在理解了这道题的本质和涉及到的各个物质的性质之后,我们很容易的就从混乱的题意中剥离出了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所以,在进行题意分析的时候,我教导同学们一定不要被各种描述方法打断了整体的思路,而应该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顺着本质理清自己的思路,就能更加清晰的了解整个题目所要考察的知识点,从而达到高效复习,减少错误率的目的.

三、综合练习,融会贯通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我们都只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章节来进行归纳总结,但事实上,不光是化学,还有其他科目来说都一样,每一个科目它都是一个体系,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我们可以进行一部分一部分的认知过程,但在总体认知,也就是到了最终复习的过程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把整个所有的知识融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和解答了,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的综合练习的过程.对于同学们来说,综合练习是一融会贯通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把以前所学的一部分知识都拿出来,来进行对某一道题的分析.

在“酸碱盐”的复习过程中,对于某一物质的推断题总是必不可少的.在推断的过程中就应用到了许多方面.我讲过一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铜和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它的组成成分做了以下的实验:

(1)取少量的该固体粉末,加足量的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问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___,一定不含有____,可能会含有___.

然后我们对这道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铜盐一般都是呈蓝色的,而此溶液为无色的溶液,所以溶液里不可能含有铜离子,也就不可能有氯化铜,又知道出现白色沉淀,且加入稀硝酸之后沉淀部分溶解,则说明白色沉淀应该是碳酸钡与硫酸钡,所以一定有的为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钠.而从题意所给的内容不能判断是否有氯化钾.经过这道题的练习,同学们又复习了比如二价铜离子是蓝色的;硫酸钡和碳酸钡都是白色沉淀,但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碳酸钡可以溶于酸等知识点.一道综合练习的题目让同学们对一些物质的基本属性有了更深的印象,也对这些物质对应属性的应用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进行综合练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综合练习题所涉及到的所有的知识点的一个回顾和应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同学们对于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进一步的加深,并且对于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结合也有了更好的认知.综合练习的解题思路并不是单一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综合练习,同学们可以将以前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将原来课堂上学习的单个的知识点按照自己的习惯组合起来,参考老师上课讲的方法,形成一种自己独有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综上所述,我认为,高效的复习“酸碱盐”,应该先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只有让同学们将基础知识掌握好,才能在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巩固好基础知识之后,就要清晰自己的思路,学会透过复杂的题意看清题目的本质.最后结合综合练习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经过这样的复习之后,同学们对于“酸碱盐”就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对于如何进行有关于“酸碱盐”试题的分析也有了深刻的感触,同学们也就真正掌握了高效复习的目的.

G632

B

1008-0333(2017)02-0083-02

猜你喜欢

碳酸钠酸碱道题
自制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法测定香菇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误会
酸碱体质与酸碱食物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这道题谁会做
碳酸钠红外光谱研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ADC发泡剂尾渣回收碳酸钠的工艺研究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