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初中数学课在活动教学中飞扬

2017-04-12江苏省邳州市碾庄中学221300杜祥星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内角师生

江苏省邳州市碾庄中学(221300) 杜祥星 ●

让初中数学课在活动教学中飞扬

江苏省邳州市碾庄中学(221300) 杜祥星 ●

让学生起身参与学习是唤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最佳方式.要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将知识学到心里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快乐的感觉.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浅谈了初中数学课堂上活动教学的实施,从而让中学生的心灵在数学课堂上快乐的飞扬.

初中数学;活动教学;小组讨论

一、合理分工,在小组内开展讨论活动

在数学学习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接受者,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要远比递到学生嘴边好得多.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上开展相关的讨论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勇敢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一方面强化学生主人翁的学习意识,力争在主人翁的心理推动下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另一方面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教学的需要.

分类讨论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涉及到函数或方程一类的问题,几乎都会要求学生具有分类讨论的意识.在初步接触这类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尽可能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分类讨论意识,为后面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有这样一个例子:函数y=(m-1)x2+(m-2)x-1(m是实数),当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时,求这时m的值.这是函数与方程问题中一类常见的分类讨论问题.很多学生在拿到题目的第一印象就是求Δ= 0,得出m=0,殊不知得出的答案只是正确答案中的一部分.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将学生放在小组中,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发现自己在解决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进一步讨论和分析中探究出正确的方法.在经过学生的讨论之后,部分学生便能够清楚Δ=0是默认了此函数是二次函数,如果此函数是一次函数时,图象就必然与x轴有一个交点,于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清晰地讨论m-1=0和m-1≠0两种情况,在m-1≠0的情况下才能使用Δ=0来求得其中的一个m值,最终通过讨论得出了m=1和m=0两个答案.可见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的思维也在讨论中变得愈加的开阔.

二、动手操作,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

初中数学知识面较广,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起来也较为吃力,尤其是对于部分抽象性强的内容,更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效率,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上以开展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是一种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策略.动手实践一方面可以给枯燥的中学学习生涯注入一定的新鲜活力,让学生的大脑得到短暂的释放.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的思维快速地运转,在手脑并用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统计知识的学习一直以来都只是停留在数学课本上,对于学生来说统计知识的学习无非就是为了应付学习和考试,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题目的解决都无法与现实相挂钩,这就造成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抽象化.在统计知识的教学中,我选择脱离课本的教学策略,从生活中的统计知识入手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我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与生活相接轨的题目:“同学们,初中生活丰富多彩,初中学科也多种多样,现在教师想了解同学们都喜爱哪些科目?喜爱的程度如何?大家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告诉老师结果哦!”这样在实践题目中,学生会思考“如何调查”、“如何记录”等问题,首先学生需要为调查做好准备,制作好调查记录的表格,并在表格中分出了非常喜欢、基本喜欢、一般喜欢、不太喜欢、很不喜欢等选项,并将制作的表格发给大家,然后整理分析收上来的表格,最后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上面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可以称之为简单的统计,如此我们发现即使没有教给学生专业的统计知识,我们的学生一样可以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统计的知识,最后再将本节课要学习的统计知识教给学生,我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会变得非常的简单有趣.上述案例除了统计出全班学生对科目的喜爱程度,还可以结合统计结果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并对相应的任课教师提出教改的意见,从而实现统计知识学习的目的.

三、教师点评,展开师生互动活动

教师点评是教学重要的环节,教师的点评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和指导,更是师生之间语言和情感的互动交流,为以人为本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的点评要做到与时俱进,争取在点评中与学生展开有效的师生互动活动,既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了解,也实现学生对教师态度的认可和变化.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材中是以绘制辅助线的形式来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但是我觉得对于初次接触几何学知识的初中生来说借助辅助线证明难度较大,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于是我特意征求学生的意见,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剪下来,然后将其拼在一起,就可以用量角器直接测量出三个角的和了,虽然学生提出的建议非常普通,但是我仍旧对学生的建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鼓励学生用这个方法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通过学生的操作,他们正确地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在此基础之上再要求学生寻找其它更好的方法,与此同时也可以将教材中提到的验证方法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的兴趣一样可以被彻底地调动起来.可见教师的点评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一方的评价,应该以师生互动为主,在师生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师点评的价值.

总而言之,真正的学习是要让学生学到心里去,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铭记于心,这不仅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更是现如今素质教育追求的教学方向之一,对培养真才实干的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祝宗山.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2]郭素英;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教师与学生双主体[J].学周刊,2011(13).

[3]甄晓英.谈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学周刊,2011(02).

G632

B

1008-0333(2017)02-0057-01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内角师生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三角形分割问题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麻辣师生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研究正n边形内角的度数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