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材料投放要有“度”

2017-04-12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幼儿园郝卫锋

山西教育·幼教 2017年7期
关键词:弹珠纸箱杯子

■文/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幼儿园 郝卫锋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推进,教师们积极创建活动区域,投放丰富的区域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自主、愉悦地探索发现。

在区域创设的过程中,教师需理清一个思路,应站在幼儿的立场去理解区域的教育功能,不能以材料的数量来判断区域活动的质量。不是材料越丰富,孩子就能积累更多有效的经验,要认识到材料投放要有“度”。

1.材料投放数量要适度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心理学博士丽莲·凯兹曾强调儿童发展的适宜性,明确提出“适量原则”。不管提供什么材料,只有“适量”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某样材料对幼儿好,并不表示那样材料越多对幼儿越好。材料太多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让幼儿不知从何选择,如何进行操作和创造;而材料太少又不能满足幼儿活动所需。

如教师初期在建构区投放了很多低结构的纸箱、杯子、管子等,幼儿虽然兴趣浓厚,但只进行了简单的拼搭和模仿,玩了管子扔了纸箱,玩了纸箱扔了杯子,每一次的操作时间不超过5分钟,这一现象没有达到教师的初衷。材料投放太多,幼儿出现了得此失彼的情况。

于是,教师进行了调整。先提供箱子给幼儿探索,出现了广度和高度的拼搭行为,同时出现了合作行为,用更多的箱子来搭建。在幼儿一直出现重复行为没有提升的时候,教师介入,提供杯子,由最先的垒搭杯子,到出现用杯子做底,把箱子放在上面,箱子变成了高楼、大桥等。等再提供管道时,幼儿能根据前期的经验,把管道插塑成高楼的形状,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平面图形。

2.材料选用类型要注意角度

教师在区域创设初期,会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经验提供很多适合区域活动的材料,可是幼儿活动效果并不理想,参与人数不多,持久性不强。究其根源,应该追溯区域的教育功能,幼儿是区域的主人,而教师对区域材料的投放,却只是从成人的角度来思考。区域材料要根据幼儿的需求投放,真正适合幼儿的材料是建立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的,需要教师进行前期的调查和讨论。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来搜集资料,家长和幼儿一起讨论,创设区域所需要的材料。比如,创设美工区时,教师了解到幼儿在家喜欢画画,画的内容多倾向于动物、食物、好朋友等,且喜欢剪报纸、刊物、餐巾纸等。于是,教师与幼儿家长共同搜集废旧报纸、杂志等,并将其投放于区域中。同时,又提供了石头、纸箱、树枝、太空泥等多种绘画材料供幼儿选择。

其次,与幼儿共同讨论材料类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认知,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用。从实际的统计看,幼儿发挥了“主人”的作用,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各种材料。比如在超市的创设中,我们结合幼儿意见投放了幼儿常见的食品、玩具、益智类产品等。

3.材料层次决定经验程度

3-6岁的幼儿依靠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认识世界,在与外界的环境互动中积累经验。《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整体性,决定了幼儿经验的连续性。幼儿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同时,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梯度以及能力差异,幼儿教育应在最大限度上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教师了解到幼儿的需求后,可以列出一个清单。

观察记录是体现幼儿认知和能力的重要载体,只有幼儿在熟悉材料玩法的基础上,才能对活动目标进行记录、描述、表达。比如科学区的“弹珠滚洞”,刚开始投放了记录卡,并且介绍了记录的内容,可幼儿并不明白,等区域游戏结束时,记录卡上还是空白。最后得出同步发展游戏和记录游戏是行不通的。

之后,教师进行了分步解读,幼儿从开始的投放动作,到明白倾斜角度决定弹珠的滚动,再到记录弹珠滚动的痕迹。这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经验积累的教育效应。幼儿只有熟悉了自己的操作材料,明白了其中的科学知识,才有兴趣和能力去记录所发生的现象。

投放区域材料是教育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辅助材料的使用需要前期的经验做铺垫。没有经过思考的材料投放,只能让幼儿停留在表面的玩乐,却忽略了学习品质的培养。与其说材料的投放,不如说是教师为幼儿游戏提供支架。在幼儿遇到困难不能解决的时候,教师需介入指导,提供适宜、适度的材料,让游戏变得更精彩。

猜你喜欢

弹珠纸箱杯子
弹珠
纸箱有多重
杯子里有什么
小赛的纸箱
杯子
粘在一起的杯子
圆珠笔打造弹珠机
弹珠游戏
纸箱变身收纳盒
纸箱的“第二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