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

2017-04-12叶建芝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叶建芝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阶段初中化学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变革,将探究性教学方法引入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中,此种教学方法的引入,不但能够使学生以探究为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和创造力,对其发散性思维有着极大帮助。本文简要阐述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并进一步加大探讨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试验;教学设计

G633.8

前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体制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完善,初中化学课程也得到了相应的教学方法转变,但由于应试教育还占据重要的位置,使得学生往往还是被动式的受教,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很大制约。并且,尽管初中化学课程内容难度颇低,但众多化学公式、元素形式、化合物生成规律等较为繁琐和庞杂,无法掌握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的学生很难有效的将初中化学课程理解并掌握。而将探究性实验引入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和教学之中,则能使学生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能够通过操作寻求到问题的答案,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提出问题并由学生通过试验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对于“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初中化学课程在初中课程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于纷繁复杂的初中化学知识,若想简单的清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就必须明确化学原理公式的运用和方法的有机结合,而多数初中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较弱不能够被人理解,则需要用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出结论,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不断的进行分析和理解,并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使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掌握程度极大增强[1]。同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化学教师作为辅助,以实际教学内容为设计中的问题设定,以此形成完整的探究性实验。在此以初中实际课程内容为例,做简单介绍,例如:初中化学中学到的“硬水”,是含有钙、镁盐类的水,化学教师将“硬水”作为探究性实验的内容,让学生将“硬水”逐渐加热,会产生出何种化学物质或化合物,怎样进行区别和鉴定。随后学生根据这一问题,对“硬水”进行加热实验,发现一段时间后,生成沉淀物质,进而再对沉淀物质进行酸类溶解分析,得出生成物质为强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等。当此化学实验进行到一半,学生已经能够清晰了解到该探究性实验所使用的物质为“硬水”,并得出结论,生成的物质为镁、钙等的化合物。进而,教师进行简单总结,对学生实验做出肯定,并提出全新问题,此种生成物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哪些生活用品中会出现这样的化学反应,如何才能够消除。随着另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很好的将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转化为全新的化学知识——酸类与钙镁等化合物的反应,即生活中水垢的去除。

学生通过学习中和实验中积极思考,分析出该物质中钙、镁化合物生成的位置大多在用水较多的烧水壶或储水热水器中,长期沉淀物质的积累,会影响生活器具的使用寿命,应当采用同样生活中家中常备的醋酸,即食用醋与之反应,生成氯化镁或氯化钙,对器具进行及时冲洗,即可有效消除。这样就能够将两部分的教学内容融入探究性实验中,并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学生的探究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实验中,教师所采用的方式均为演示法,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对所进行的操作进行解释和说明,对化学反应和生成的化合物更要做重点的讲解,学生没有得到实际操作的机会,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也无法完全理解。而在探究性化学实验中,则是以学生为实验主体,教师作为辅助。在提出研究问题后,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实际动手操作,自行制定实验步骤和顺序,并自行得出实验结果,此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且能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解能力[2]。

(二)教师自身能力的加强

尽管教师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处于辅助位置和引导作用,但作为探究性实验的引导者和协助者,教师的自身能力极其重要。首先,在课程进行之前,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探究性实验设计,找准问题的关键性核心,使学生有前期的理解。

其次,在教学的应用过程中,要对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做出指导和协助工作,对于出现的不同实验结果,教师要找寻出出现问题的步骤,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讲解。最后,在实验结束了,教师还需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同时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化学知识与课程内容,并做到学一点就掌握一点。这些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实践经验,且需要能力和素质兼备[3]。

(三)营造教学氛围

在进行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应保持教学环境的良好和氛围的轻松、愉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较为舒畅的心情进行学习,更能使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提升,并且,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轻松的教学氛围,也能为教学工作带来便利,尤其作为化学实验课程而言,环境的优劣能够对实验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进而制约有效的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化学课程是初中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课程,而化学实验对学生掌握化學知识、促进化学知识有效吸收的有效方式,将探究性方式引入化学实验设计和教学之中,能够使化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并且,由于学生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得更加的牢固,此外,因此种探究性方式还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故还能够逐渐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为素质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兴平.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5(11)08:43.

[2]张翼.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9(05)11:142-146.

[3]陈季枝.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活灵魂”[J].基础教育研究,2011,11(03)08:43-44.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