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期刊如何做好纪实特稿的导语

2017-04-04杨丽萍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导语纪实冲突

杨丽萍

浅析期刊如何做好纪实特稿的导语

杨丽萍

(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00)

导语相当于一个作品的“橱窗”,其作用:一是抓住事物的核心,二是吸引读者看下去。如何在有限的文字里,将导语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作用,这是纪实特稿一直在研究的话题。现结合新时期纪实特稿的新特点,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纪实特稿导语的制作方式。

新鲜;悬念;冲突;引语

导语位于特稿之首吸引受众阅读。美国新闻学教授威廉·梅茨认为:“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1]玛丽·吉莱斯皮说:“你不能低估导语的重要性,如果你的导语不能吸引读者,那么你就无法吸引读者来读你的故事。”不管特稿写的多好,没有吸引人的导语将会遭到忽略。[2]编辑绞尽脑汁,力图以最恰当的词语、最好的方式呈现导语。他们深信美国记者丹尼尔·威廉森的话:“要想吸引读者,但却没有好导语,就等于钓鱼钩上没有诱饵。”那么,针对纪实特稿导语不够吸引读者的现状,如何才能将“诱饵”做好?本文以《家庭》纪实特稿导语为样本,结合《知音》的纪实特稿导语,分析如何做好期刊的纪实特稿导语。

一、纪实特稿导语的两个严重问题:

(一)时效性不强

没有经验的特稿作者在写人物特稿时,即使主人公年过半百,也要从他出生开笔;事件哪怕是十年前发生的也要从发端写起,没有注意到关键性的一点,那就是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讲述这个故事——这就犯了导语写作的大忌。

事件若发在几年前,有经验的编辑往往会找出一有分量的新闻由头把它拽到当下,给读者一个阅读“陈年旧事”的理由。

“2012年11月25日上午9点,我们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机歼-15在辽宁舰上成功穿越恐怖12秒,以堪称完美的姿势完成起降训练,让世界震惊!三小时后,担任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的沈飞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罗阳,因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病逝,享年51岁。奇迹背后是超常代价,英雄罗阳用他的生命成功托举歼-15,给挚爱妻女留下‘幸福期票’”。

这是刊发在《家庭》2013年第3期《用生命托举歼-15:总指挥罗阳给家人留下“幸福期票”》的导语。导语之后是倒叙,从2010年罗阳主人公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说起。

尝试一下删去导语,从正文第一段,主人公罗阳2010年的一天开始:送女儿进高考考场,回办公室工作,深夜12点从办公室回家——两年前的事很难引起读者阅读的兴奋。

(二)导语平庸无奇

如《家庭》2016.24稿件《精英博士“逆袭”成屌丝:穷游55国是疯狂还是辉煌》,原文的导语是这样的:

“80后的肖伟曾经是个循规蹈矩的‘优秀’青年,但是现在却爱上了自由和冒险。他打车游历了55个国家,并且在途中认识了现在的女友。肖伟说:‘我只想告诉更多的年轻人,其实人生并非就只有一种模式,在人生中的几年,甚至只是一年或半年也好,你可以去尝试追逐一下自己的梦想,走出去,去看一看这个世界!’”

原文在导语中把新闻要素都交待清楚,看完导语也就释悬了,读者也许就不再读下去了。编辑加工后,重拟导语,通过设悬,略去一两个新闻要素就会变得让读者欲罢不能:

“85后的肖伟,头顶一串闪亮光环:超级学霸,高考状元,清华男,欧洲名校硕博连读。博士毕业后,如果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他会像他的同学一样,成为社会‘精英’,婚姻、住宅、车子、孩子等标配都会随之而来。然而,博士毕业的肖伟却逆向而行,成了一个‘浪费满腹学识’的‘背包客’和‘环球冒险家。’”

“精英堕落成屌丝?是感情遭遇了挫折,还是事业遇到了阻力,抑或是精神出了问题?然而,当记者走近他,却发现他真实的人生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编辑略去主人公的动机,设置了悬念,让读者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增强了可读性。

二、纪实特稿导语的四个有效呈现方式

如何将导语从平庸无奇中突围,提取卖点,重新加工,以达到“最新鲜、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要求,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笔者拟从以下四点做分析:

(一)要有新鲜度

新鲜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新;二是事件新。

特稿是新闻性与文学性融合的文体。标题往往略去新闻要素,强化了文学色彩,因此在导语中要对此进行弥补,选择时间要素的最“近”点。

“新”的另一层意思,是指事件新鲜,从过去没发生过的事件,如寻常人的不同寻常事,不寻常人的寻常事,或不寻常人的不寻常事,以及蕴含着不寻常意义的寻常事,或蕴含着不寻常意义的不寻常事。

《知音》2017年第5期《从乡村农妇到著名词人:狗尾巴草也有春天》的导语:

黑龙江一个农妇却偏偏就迷上了写歌词,创作歌词。她的行为在亲人的眼里,就是不务正业,痴心妄想,她的老公直接断言:你就是一棵狗尾巴草,别做玫瑰梦!

她偏偏不服气,非要证明自己一下。

这一下,是刀山火海;这一路,能否春暖花开?”

导语选取了“农妇创作歌词”这一寻常人的不寻常事,自然会吸引读者的眼球。

有人说,特稿导语好比新出炉的面包一样,要新鲜,散发着诱人的麦香。

(二)制作有悬念的导语

设问或反问,省略某些元素,以之为“饵”钓起读者好奇心。

实验温度达到35℃时,无改性活性炭去除率分别为49%,而30%HNO3改性活性炭去除率分别为38%。对比30和35℃条件下去除率可知DBP去除过程为吸热过程,温度越高,反应过程中活化能就越高,DBP分子更易于向活性炭表面孔隙扩散,去除率也越高。但当温度从35℃升到40℃后,活性炭吸附性能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当实验温度太高时,反应体系中多余的能量会造成脱附作用,使DBP脱离活性炭微孔结构,造成活性炭对水中DBP的去除率下降,因此,温度过高并不利于活性炭对DBP的吸附。

《汉语词典》的解释,悬念“是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

运用悬念制作时,可省略的元素很多:动机,背景,或者因果关系里的一个链条——造成读者的好奇。这是被编辑喜爱的导语模式,“不到最后一刻,不真相大白”,运用得好,有欧亨利的名篇《麦琪的礼物》的效果。

特稿的导语中亦可通过设问或反问,引起悬念。设问能把读者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出阅读欲望。

《知音》2017.5《爱的小心机:把美女喂肥了再娶最保险》的导语:

“这是四川小子吴帅和美女欧茜的经典爱情:初次见她,吴帅就动了‘杀心’,只是苦于她太瘦了,委实下不了手——1.72米的她,居然只有可怜的80斤。好吧,朕先养着你,养肥了再‘杀’。

煞费苦心地美食伺候了三年,养肥了,拿下了,也杯具了:她的胃口已经打开,他限制不了她的膨胀性,又三年,她从当年的芦柴棒变成了142斤的大胖子,结婚?没门儿,妞这身材穿不了婚纱。

这可怎么办?一个绝妙的点子出炉了——”

悬念忌故弄玄虚,要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上,要合乎情理。

(三)把冲突写进导语

冲突,是新闻与文学青睐的重要价值元素。富有冲突元素的新闻事实,能激发人类阅读兴趣。

冲突是重要的新闻价值元素,犯罪、死亡、地震、战争等富有冲突的报道,最能吸引受众。文学作品、戏剧、影视也格外青睐冲突元素,“冲突”是影视剧本写作的三要素之一。特稿的编辑记者经常将“冲突”这一最重要的新闻价值元素运用在导语中。

有些事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冲突元素,导语中可聚集多重冲突。

《知音》2017.16刊发的《祖母赠孙一套豪宅,被踢出局的顶缸爸爸凌乱了》的导语:

“11年前,浙江宁波出租车司机黄涛收留了怀有身孕的上戏毕业生张曦文,做了一名顶缸父亲,过着平静和美的生活。11年后,继子的奶奶温碧兰突然找上门来认孙子,并许以价值上千万的豪宅。”

“面对飞来财富,黄涛怦然心动。最终一家三口入住豪宅。然而,凭空降临的财富,不仅未给黄涛与妻儿带来如期的幸福,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并最终酿就了一场惨剧。2016年12月2日,宁波一起氯化氢中毒致死案,让悲剧的内幕浮出了水面。”

“出租车司机”“怀有身孕的上戏毕业生”“顶缸父亲”构成冲突,暗示这是不同寻常的情感故事;奶奶上门,许以价值上千万的豪宅,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冲突升级;财富引发矛盾,当死亡发生时,冲突达到最高峰值。

《知音》1994年1月上半月刊《少女大学生:七个孩子的妈妈》导语:

“这是发生在烟台国际SOS儿童村里的故事。

1986年10月,SOS儿童村收养了第一批孤儿,共分15个家庭,每户7个孩子,100多名孤儿被山东,河南、黑龙江、新疆、四川等26个县的民政部门送到这里……

令人诧异不已的是,李桂英,这位大专英语系的少女大学生却执意要来SOS儿童村做妈妈。一个娇柔的少女毕业之后为何不去诱人的南方,不去合资大公司,不去寻找自己理想乐园和美妙的爱情,偏偏要去做7个孩子的妈妈呢?”

少女不同寻常的举动、独特的行为,与社会习惯构成了冲突。

《家庭》2017.3《爱妻追忆癌疫苗背后:有个男人用生命济苍生》导语:

“2016年夏天,中国媒体都将目光聚焦到一位科学家身上,有人声称全世界的女人都要谢谢一个杭州男人,他叫周健,是他与澳大利亚科学家伊恩·弗雷泽博士一起,共同发明了人类首个癌症疫苗——宫颈癌疫苗,让人们在这个发病率位居全球女性肿瘤第二位的“凶手”面前有了抵御的能力。2016年7月18日,中国首个用于预防宫颈癌的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获批,预计2017年年初将正式上市。

然而,周健却没能看到这一天。17年前,致力于HPV的研究的他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42岁。近日,独家采访了周健的遗孀孙小依,听她深情回忆与丈夫携手攻克科学难关的点点滴滴……“

发明人类首个癌症疫苗,与旧有医学形成冲突。与破世界百米短跑纪录,人类首次登上月球一样,属于历史的突破,历史的冲突。

《辞海》的解释,冲突是指“文艺作品中所刻画的不同性格、不同情势、对立力量或人物内心各种思想感情的矛盾及其激化”。人的内心世界的冲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都可以作为冲突要素构建特稿的导语。

导语中设置冲突,可增加导语的戏剧性,带读者入戏。亦可增加导语的趣味性,人情味。

(四)引语式导语的制作

导语是行文结构上的第一层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下文中往往起着一锤定音、一语定意的作用,因而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特稿如何顺利展开叙述,甚至决定着主体部分的格调和行文风格。[3]

而“引语可以是报道中最强有力的引语,也可以是为报道定基调的引语。 ”“此外,第一段中应尽量把新闻要素与引语结合起来。”[2]

《家庭》2009.12《309条生命因他得救:渔家汉心中有片大善天下》导语:

“2009年10月1日上午,浙江渔民郭文标和著名演员唐国强站在观礼台上,唐国强对郭文标说,‘得民心者,得天下。郭文标啊,你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不容易啊!’

唐国强的钦佩,来自郭文标坚持了30年的善良——这位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小沙头村的地地道道的渔民,30年来,凭着惊人的水性、过人的胆识和对大海的把握,亲手拯救了309条性命,有的是在12级台风下救的……这大善感动了世人,郭文标不仅当选浙江省人大代表和‘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还受邀赴京参加国庆六十周年典礼。

唐国强说完,他只是憨憨地笑,他一个普普通通的渔民,不太明白这些之乎者也的意思。不过,按他的理解,‘天下也可以这么解释:苍天之下,人要多做善事;救人一命,胜过万千荣华。’”

导语第一段引用著名演员唐国强的话,帮助读者认识郭文标,了解他所做的事情的性质,同时介绍新闻背景,吸引读者阅读。

导语中使用引语时要“节制”,放进导语里应是点晴之语、极富个性的言辞。引用新闻人物的话时要真实准确。

《知音》2017年第16期,《叨叨叨“蝴蝶女孩十年:你若不死,必做我妻》导语:

“周若西是山东艺术学院舞蹈系才女,却在人生最灿烂的季节患上了不死的癌症——红斑狼疮,身上布满了蝴蝶状的红班,并迅速引发肾衰竭,医生判定她只有两年生命。周若西生无可恋,想以死解脱。生命尽头,一直暗恋她的男孩郑健飞,带着从云南买来的准备送她的摇曳草飞奔而来,如扑火的飞蛾。他用最坚定的声音向她命令着:‘不许死,还有我’

然而,厄运已将她昔日曼妙的身村变得臃肿不堪,死亡的邀约也不期而至。她不敢轻言爱情,只能委婉拒绝:‘十年后,我若不死一定嫁你!’

她能活到十年吗?他会等她十年吗? ”

男孩女孩的对话,给整篇特稿定下了基调:这是一段美好坚贞的感情。引语用的很节制,男孩只有6个字,女孩只有11个字,却透露了再个年轻人强烈的感情,表达了面对疾病考验时爱的决心,也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知音》1990年1月上半月刊,《她离异后在‘狂潮’中相爱》的导语: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离异过的男人极易找到理想的配偶,那尝过婚姻苦酒的女人往往会一辈子郁郁寡欢’。第一次婚姻的挽歌像一场凶猛的洪水,卷翻了她那生命的小舟,她到处在寻找……自从他闯入了她的生活,犹如一道彩霞映红了她的心房,她生命的小舟重新展开蓝色的风帆…… ”

心理学家的引语,预示了方青卓离弃后的种种不易,反衬了新的情感降临,对她生活转折的重要意义。

特稿导语中,还有引入背景、片段,进行归纳、叙述、对比等多种文学手段,都是为了淬炼新闻事实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是提取卖点,包装和展示卖点的过程,以达到“最新鲜、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之目的。

为了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纪实特稿还应该结合新时期特点,在导语的运用上做更多的探索和研究,以适应读者的广泛需求。参考文献:

[1]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 布鲁斯·D·伊图尔道格斯·A·安德森.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张兴秋.浅议导语在新闻中的重要地位[J].理论纵横,2011,(1).

G232

A

1008-7346(2017)03-0082-04

某人、某文、某些人的话,或让主人公站出来讲,以补充新闻事实,提示主题或意义。

2017-04-30

杨丽萍,女,辽宁阜新人,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编辑。

猜你喜欢

导语纪实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导语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阳光
砚边纪实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新闻纪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