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往教学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2017-03-31陆少莲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实践初中英语

陆少莲

【摘要】20世纪60年代“交往教学论”提出“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其观点影响深远。该理论尊重学生人格,强调学生自主发展,创设互动教学环境等主张,符合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引进“交往教学论”的科学部分,构建交往互动式课堂,不失为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 交往教学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25-02

交往教学论(Kommunikative Didaktik)是德国的K.沙勒和K.H.舍费尔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理论,以“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观点为基础,以师生的互动、共享、共创过程为价值导向,用整体交往观来建构理想的教学交往活动。该理论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等都有一定的意义,能使学生走出过度依赖教材、教师、教辅的局面,在实践交往的过程中主动挖掘有价值的信息素材,帮助他们强化理解感知。该理论的运用有助于实现语言学习的有机转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方位、全视角地与他人交往,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增强认知感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听前预测,筛选信息

交往教学论关注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更注重发挥主体(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我筛选和主动积累的过程中形成更为坚实的学习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对听力素材进行自我预测、揣想,引导学生主动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内容。

听前预测,有助于他们获得有效信息。在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1 “Where did you go vacation?”的Section 2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结合单元导入中的有关内容,围绕“Where did you go vacation?”表达主题,引导学生设想: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vacation?让学生从旅游的角度来揣测相关的内容,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认知感悟素材。在此基础上,可结合2a和2b中Grace、Kevin、Julie等人物各自的对话,就“Where did they go?”和“What did they want to do?”进行设想,找出其中的一些关键词汇,筛选出相应的信息内容,依据相关素材进行组合整理。

围绕不同的听力素材,引导学生将自己预测的内容与听力素材相互融合,在主动筛选中学生获得丰富感悟。引导学生根据听前题目,指导他们就相关内容主动摘录筛选,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认知,获得有效信息。

二、角色扮演,生动对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获得认知,帮助他们在主动对话的过程中相互学习。角色扮演,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实践转变,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实践,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载体。

角色扮演使得学生的交往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而是倾心融入教材,让他们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八年级下册的Unit 8“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教学中,教师可建议学生模拟朋友生日的场景,以“What are you going to get your friend?”为主题,扮演同学、家长、教师等不同角色,以“Why dont you……”为开头,向其他同学推荐相应的礼物。可要求学生就“What does he(she) like best?”“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her the gift?”等进行相互交流,让他们能够根据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课程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在对话交往中加深印象,掌握课程知识。

运用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跳出自我朗读和跟读学习的模式,让他们在主动发挥自身想象思维的基础上形成更为深刻的感知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多给他们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围绕相关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合作,帮助他们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增强理解与感悟。

三、介绍背景,填补空白

介绍背景,有助于学生补充自身认知空白,有针对性地调整阅读感知,积淀语言文化知识,使阅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生机盎然。

介绍背景能使学生对阅读有更深的感知。如,在九年级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的3a“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阅读指导中,针对“Wei Fen find it difficult to learn English”表达重点,教师不妨给学生介绍“The knowledge about English”和“Something about English movie called Toy story”,帮助他们从中摘录出与英语相关的信息。这些背景知识的介绍,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阅读素材,还能够帮助学生在主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线索,便于他们主动拓展延伸。

教师重视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给他们更多的额外补充,能让他们在主动接受相应知识的过程中开阔视野。背景知识介绍让学生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他们弥补自身的认知空白。

四、深度挖掘,巧妙构思

让学生跳出思维局限,鼓励他们运用多样化的对话形式感悟课程内涵,能丰富他们的认知思维,让他们的认知更有深度和广度。学生深度挖掘的过程,也是他们认真构思、不断深入的过程。

教学八年級下册Unit 10 “Its a nice day, isnt it?”时,结合“The people do different every day”表达主题,教师不妨建议学生就“Can you tell us about your interesting thing every day?”进行主动介绍,让他们结合实际主动筛选出相应的表达素材。通过这样的指导点拨,让学生在阅读感知的基础上主动表达观点,在主动和文本、文本人物进行对话的基础上找到更多的表达素材,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深化自己的理解感知。经过深入挖掘,学生在积累相应语言表达素材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写作表达灵感,进一步开阔视野。

教师可根据学生筛选的有关情况,建议他们以相关的素材为表达主题,鼓励他们就英语书面表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帮助他们深化认识。教师可建议学生阐述各自的理解感悟,让他们在对话过程中相互学习,补充认识。

如上所述,在英语课堂实践交往教学论,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灵感,让他们主动转变角色,发现更多有意义的学习素材。在交往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听说读写等搜集素材,有利于激活他们的思维灵感,使他们从被动应付交往向主动融合沟通转变,给他们更多的目标指导,帮助他们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生成、发展目标。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实践初中英语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