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阅读在语文课堂中的巧妙运用

2017-03-30林慧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于勒全家人

林慧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事物需要比较,阅读同样需要比较,对比阅读分为纵向对比阅读和横向对比阅读。

一、纵向对比阅读

纵向对比阅读是单篇课文内的比较阅读。通过对文章内容前后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更全面地认识主题。例如:传统经典名篇《我的叔叔于勒》里面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是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暗线是于勒的穷富变化。在于勒贫穷的时候,全家人称他为坏蛋,流氓,无赖。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这里写的是贫穷的于勒,因为穷,因为浪费钱,全家人唯恐避之不及,把他打发走了,送到美洲去了,菲利普夫妇终于摆脱了一个大包袱。后来剧情来了一个转折,于勒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損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这里写的是于勒变成了有钱人,虽然课文没有对于勒进行正面描写,但是我们通过课文可以读出菲利普夫妇把于勒看成是全家人的希望,全家人的救星,这时人们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甚至于勒一下子就变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他回来后,不仅可以赔偿父亲的损失,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目前拮据的生活。可是当我们发现船上那个又老又丑的人是于勒的时候,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当母亲知道船上那个又老又丑的人是于勒的时候,突然暴怒起来,甚至称呼也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菲利普夫人嫌贫爱富的丑恶嘴脸,以及她对于勒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这里通过若瑟夫这个小孩的视角来写于勒,这也是课文中仅有的几笔对于勒的正面描写。正是通过这寥寥几笔的正面描写和大量的侧面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于勒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其他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文章通过丰富的描写,把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的小市民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横向对比阅读

横向对比阅读是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章之间的对比。通过阅读这几篇文章找出他们的共性和不同,从而更好地了解文章主题。例如:《出师表》和《隆中对》都有一个名字——诸葛亮,一个写诸葛亮未出茅庐却预见天下三分,另一个是写诸葛亮为了实现全国统一,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书后主的奏表,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两篇文章虽然写作时间不同,写作目的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有雄才大略,忠于主上,为国效命的一个忠贤之士。这样通过对比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较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进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再配以“风流千古”主体丛书中的罗贯中的《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形成全面的系统的认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对比阅读,让对比阅读在我们的课堂中开花结果,让学生在对比中爱上阅读,爱上语文,乘着对比阅读的翅膀,一路远行。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于勒全家人
Harry Potter
抓鸭子,抓到了吗
让全家人共享Hi-Fi音质 DALI(达尼)OBERON C系列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全家人的暴风雨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Aetion(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