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性别差异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构建

2017-03-29傅文浩

文理导航 2017年4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高中地理构建

傅文浩

【摘 要】高中地理兼顾人文性与自然性双重性质,在性别差异下要从三方面来构建教学策略:即通过平衡性教学设计策略、男女分工合作学习策略、教学内容模块化调整教学策略等,兼顾教育公平与男女平等,才能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

【关键词】性别差异;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构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中生在性别差异上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较对而言,其具体表现往往是男生较擅长于逻辑思维与空间能力的处理,侧重理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学科的学习;而女生则对擅长于情感表达与记忆能力,侧重于文科如语文、历史、政治及英语等学科的学习。而高中地理却是综合了文、理科特点,既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如城市发展、人文旅游等,又兼具了自然科学的特点,如宇宙的探索、自然地质等,因此,高中地理往往被视为是最难的文科。要使高中地理教学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就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生性别差异关系,从教学设计、合作学习方式及教学内容等三方面,构建其教学策略进行具体指导,才能更公平兼顾高中男、女生心理特点。

一、科学看待性别差异特点,构建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性别差异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高中地理教师要客观看待这一心理特点,把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视为地理教学的最终归宿,才能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来进行有效教学。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高中地理要进行有效教学甚至是高效教学,首先要在性别差异下思考教学设计策略。高中地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的学科,地理教师要将人文性与自然性进行有机在结合,通过人文性来调动女生向自然性倾斜,通过自然性来引导男生向人文性过渡,从而体现学科人文性与自然性的协调。即是说通过人文性与自然性的平衡策略,来构建有助于男女生都感兴趣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从而实现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目标。

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为例,笔者在教学设计策略中就采用了人文性与自然性的平衡策略,在授课前就让男生结合自然特点、工、农业布局的知识来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科学规划,并通过作图来呈现他们的规划成果。而女生而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文考察与治理成果,对这一流域的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形成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报告。在教学过程中,男、女生都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相应资料进行交代,并展示了课前准备的成果。而笔者则穿针引线把两者的成果进行结合,通过男生的工、农、渔、林及水利的综合开发来呈现治理的剃度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情况,从而很好地展示出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发展与自然特点的结合;通过女生的旅游开发报告既对男生规划进行补充,又将复杂的综合治理直观地呈现给女生,使其旅游开发的不足也体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策略应用,男、女生就会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针对性别差异实际学情,构建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策略

从学科的特点与性别差异来看,高中地理是开展合作学习天然的试验学科。从高中地理合作学习策略上来看,就要针对性别差异下的实际学情,组建若干个男、女混搭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人员的组成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每个小组的人数与男、女生比例要均衡相当;第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特点如擅长逻辑与逻辑能力不足、擅长表达记忆与表达记忆能力较差进行搭配合作;第三是学生兴趣爱好特点要相互匹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中生处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时期,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生早恋等不良现象。

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迁移》为例,除了国际人口迁移以外,其他知识基本上学生可以合作完成。由于笔者所处深圳特区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本地学生较少,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迁移到深圳的。而在合作学习中男生往往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角度来考虑人口的迁移,而女生往往会从交通、生态、城市舒适程度等角度来考虑人口的迁移。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小组成员的互相探讨与交流,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而且还能将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进行延伸。

三、关注性别差异影响,重构高中地理模块化教学策略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在必修与选修的编排有一定的区别,其中必修三册教材都是按人与地理自然的关系来进行编排,在编排上重视整体性与体系性。而选修的教材则明显按模块化教学来进行编排,按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等七个模块单独分列出来。从选修教学的情况来看,某些模块的知识明显受男生欢迎,如宇宙与地理,而某些模块的知识则更受女生喜欢,如旅游地理。这种性别差异的影响值得必修内容的借鉴,通过重构高中地理模块化教学策略的运用,把必修内容也按一定的模块来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从而使必修与选修的内容与知识体系能更紧密地聯系起来。

笔者尝试过将中图版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必修三第一章《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的影响》转化为同一模块,即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考虑到这一内容与城乡发展又有密切的联系,又将城市化的有关内容也融入进来了。而在教学过程中,将人文性与自然性进行联系的教学形式,也极大地调动了男、女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既看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又看到了人类对区域自然环境的成功改造。如此一来,两章的内容就更鲜活了,性别差异的影响也变得更小。

总之,在性别差异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要取得成功,就要充分利用好男、女生特点,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使男、女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曾辉华.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6(03)

[2]张瑜.高中生地理成绩性别差异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提出[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徐丹.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高中地理构建
提高相对贫困识别质量:性别差异视角下多维动态测度及分解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