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

2017-03-29曾翠青

文理导航 2017年6期
关键词:支持鼓励兴趣

曾翠青

【摘 要】早期阅读一般是指0-6岁的学前儿童通过绘画、文字或色彩等视觉以及成人形象地讲读等方式,理解低幼儿童读物内容的活动过程。早期阅读是幼儿认知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他们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并不是单纯地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而且要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写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支持;鼓励;吸引

一、早期阅读的概念

早期阅读主要是针对学前儿童的读写能力提出的概念,儿童的阅读和书写能力不仅能包括认读和书写的技能,也包括一系列于读写有关的态度、期望、情感、行为技能等,在国外通常被称为“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或“早期读写”,国内则习惯称之为“早期阅读”。

二、早期阅读的意义

早期阅读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早期阅读也是幼儿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一个重要过程。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我国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阅读影响儿童的一生,幼儿园的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体验真、善、美;在阅读中习得新方法、获得新经验;在阅读的世界里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三、当前幼儿在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观察幼儿在图书区活动的表现时有意识地记录了幼儿看书的情况:有的幼儿在看书时,东翻一本,西翻一本;有的幼儿打开书,胡乱地翻了几页,不到一分钟就又换了一本书;有的幼儿干脆坐在座位上拿着一本书,和小朋友大声的说笑;还有的幼儿在图书区乱翻了几本书后离开了……经过认真分析,我发现幼儿阅读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图书区投放的图书有些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图书种类单一,幼儿对图书的兴趣不浓。

2.幼儿各方面的发育还未成熟,其阅读活动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教师忽视了对幼儿的指导工作。

四、对策

幼儿不是天生就具备了自主阅读能力的,他们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有其形成过程与规律,在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父母、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在3~6、7岁幼儿成长的环境中,家庭教育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影响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层面:

(一)激趣:将阅读环境创设的生动、有趣

环境: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尽量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趣的、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幼儿置身在图的世界中,文字的海洋里,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周围的文字信息。长期的耳濡目染,幼儿将自然而然地认识一些文字,初步建立起基本的文字概念,提高文字的敏感性,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

(二)选材:以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合适的图书

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注意阅读区材料投放的丰富及层次性。丰富阅读材料的形式,除了图文结合的图书外,投放画报、儿童连环画、卡通画、儿童百科全书、卡片等多种材料。其次,阅读材料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为幼儿提供古今中外经典的童话神话故事外,还为孩子投放历史故事、科学知识类图书。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特点,选择的阅读材料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增大。第三,材料的来源尽量丰富,集体阅读教育的材料、自由阅读活动的材料,教师准备的,幼儿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图书。第四,材料的难度有层次性:书架上始终有幼儿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层次的图书,一段时间后,保留幼儿熟悉的图书,同时增加程度相同而内容不同的图书,以保持不同水平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氛围:和谐、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幼儿体验阅读快乐

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在与环境互动中产生阅读的兴趣,是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把幼儿讨论时的发言记录以较大的字体打印下来,加以展示,使幼儿对自己讲述的“作品”或同伴的“作品”更感兴趣,并进而产生阅读和创作的欲望。

(四)形式:组织新颖多样的阅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

1.设置悬念,引发阅读。教师可以刻意地给幼儿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让幼儿猜猜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并展开讨论,最后让幼儿自己打开图书寻找答案。

2.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当幼儿可能拥有了一定的与阅读材料中的情节相类似的经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孩子把书以外的生活和书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引發幼儿换位思考。

家长层面:

方法一:借绘画样式了解汉字

了解汉字的结构,是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和辨别能力的前提。家长可以运用绘画练习来帮助孩子建立上、下、左、右、里、外等空间知觉,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掌握前书写技能。比如在米字格里画小花,花朵画在上半格,叶子画在下半格,两片叶子分别对称地画在左下格和右下格等。这样的绘画练习可以培养孩子对汉语文字特征的敏感性和构成规律的敏感性,从而提高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

方法二:对故事情节发问

在给孩子读完一个文学作品后,要常常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假如……会怎么样?”等等。反思、预测、质疑、假设,这些都是对阅读内容深入理解的手段,同时也是使宝宝流畅阅读的技能。家长一定不要放过锻炼孩子成为一个流畅的阅读者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吴燕.互动式分享阅读对4-6岁幼儿阅读兴趣、叙事能力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马程程.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支持鼓励兴趣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金融支持辽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鼓励”浪费
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模式研究
印媒称中国“支持”印度斡旋马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