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要从“智”到“慧”的跨越

2017-03-28周翠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3期
关键词:品读表达积累

周翠华

[摘 要]阅读教学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提升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把握能力,帮助他们构建语言体系,展开有智慧的语文学习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积累到实践、从求同到存异、从品读到表达,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他们从“智”到“慧”的跨越,为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积累;实践;品读;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40-01

古语云:“智者,知也,独见其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智”的人善于察觉,有独特的见解,能在细微处悟出大道理;而“慧”是更高的层次,是在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基础上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因此,笔者结合阅读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让学生从“智”到“慧”跨越发展。

一、从积累到实践,在语文与生活的结合中完成跨越

叶圣陶先生在《生活本源论》一文中指出:“语文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一片。”作为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广阔的生活不但是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重要素材,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方式上,教师不应该单单强调生活经验对语文知识积累的作用。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指出:“生活体验是语感所生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与运用语言的本能,自觉运用语文去观察、去思考、去解决,让学生在鲜活的语文实践中,真正领悟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造就语文”的道理。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荷花》一课时,由于学生对荷花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将着力点放在实践指导上,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学会运用描写方法来表现事物的特点。通过启发、点拨和归纳,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得他们在观察人物、风景、事物等生活实践中如鱼得水,能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进行描写,让文本与生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从求同到寻异,在独特与发散的结合中完成跨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閱读质量。”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教学的一味求同到大胆寻异,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及途径去展开想象,进行探究。同时,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紧张感和压抑感,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使他们在主动思考、自主解惑中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对杰奎琳的言行展开讨论,思考她为什么能在那样的环境中熄灭蜡烛。学生通过对当时情景的分析和理解,进行了角度新颖、独特的多样化解读。有的学生认为杰奎琳对年龄大一点的少校说,就是抓住他喜爱小孩子的心理;有的学生认为杰奎琳没有对中尉说,从中尉点两盏灯和后来夺回烛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虚胆小,而且只会讨好上校的人;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少校同意,那个中尉就再也不敢捣乱了……这样的独立思考和发散解读,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本的内涵,对文本的看法更加独到、深入。

三、从品读到表达,在吸收与倾吐的结合中完成跨越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与写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品读是蜜蜂采花,那么表达就是蜜蜂酿蜜。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找准其中读写结合的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兴趣倾向,抓住读写结合的兴奋点,促使学生在吸收与倾吐之中完成跨越。在从品读到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契合度是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不但要紧扣文本的动情处、优美处和生动处,更要提升学生的真切感、参与感和投入感。因此,教师要拓展文本的表达形式,可以是书面表达,还可以是说、议、演等,多角度展开,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草原》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教师组织几名学生扮演客人,其他学生当草原的主人等,将文本描绘的热闹场景用神态、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这样,使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都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基于此,教师顺势引导:“你们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呢?”这样教学,将读、演、说等融合在一起,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提升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法国的心理学家贝尔纳说:“创新力是没有办法教的,所谓的创新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有真正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挥他们富于创新力的才能。”因此,教师要从整体上处理好阅读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推动学生完成从“智”到“慧”的跨越,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品读表达积累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