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后不同皮肤反应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

2017-03-25吴凌韬金禹彤宣丽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评分表支气管哮喘

吴凌韬,金禹彤,宣丽华



穴位贴敷后不同皮肤反应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

吴凌韬1,金禹彤1,宣丽华2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2.浙江省中医院,杭州 310006)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后不同皮肤反应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 7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在夏季三伏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共治疗3次。根据贴敷后的不同皮肤反应程度分为A组(皮肤无反应)24例、B组(皮肤红斑)30例和C组(皮肤发泡)25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及血清IgE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3.3%,B组为86.7%,C组为88.0%,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3组治疗后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C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A组和B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C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有关,皮肤发泡在改善血清IgE水平方面效果显著。

穴位贴敷法;穴位疗法;支气管哮喘;皮肤反应;冬病夏治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以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1],其症状反复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以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相应”学说为基础的外治疗法,对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支气管哮喘有着独特的疗效。然而各家医院在药物配伍、穴位选取及贴敷时长控制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于贴敷后患者皮肤反应与疗效的关系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笔者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79例,观察不同皮肤反应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试图探究不同皮肤反应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为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根据贴敷后的不同皮肤反应程度分为A组(皮肤无反应)24例、B组(皮肤红斑)30例和C组(皮肤发泡)25例。A组中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49±11)岁;平均病程为(10.78±9.80)年。B组中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50±11)岁;平均病程为(11.48±11.76)年。C组中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0±11)岁;平均病程为(12.17±15.78)年。3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参照国家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哮证缓解期的分型标准。皮肤无反应表现为皮肤颜色无明显变化,无皮损;皮肤红斑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热、潮红,有较明显瘙痒感和灼热刺痛感等;皮肤发泡表现为局部瘙痒、灼热、刺痛,可见清楚水肿轮廓,伴周围蜕皮,充血红肿,局部丘疹形成等。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②在治疗过程中不使用其他免疫增强剂;③年龄为18~65岁,性别不限;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可造成气喘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患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对本试验处方药物过敏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⑤未按规定治疗、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贴敷

取大椎、天突、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脾俞(双)、肾俞(双)。药物组成为生白芥子、延胡索、生甘遂、细辛和冰片,按1:1:0.5:0.5:0.1的比例配置研末,用生姜汁加凡士林调和成膏状,密封冷藏以备用。将药物制成直径2 cm、厚0.5 cm规格的贴膏,于2015年夏天头伏期间任意一天贴敷于所取穴位,外用胶布固定,贴敷时间为2~4 h。然后每隔10 d贴敷1次(即二、三伏),共治疗3次。

2.2 注意事项

患部如出现小水泡,需嘱咐患者注意保护贴敷部位,待水泡自然吸收即可;若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液等先行局部常规消毒,然后用无菌注射器从水泡的底部抽出渗出液,盖以无菌纱布,以防止感染。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生命质量

3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采用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4]对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全表共35个问题,分6个部分,包括活动受限(1~7题)、回避刺激物(8~12题)、哮喘症状(13~21题)、心理功能状况(22~26题)、对刺激源反应(27~31题)和自我健康关心(32~35题)。按5分制评分,5分为最好,1分为最差。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填表,然后逐项予以累积计分。

3.1.2 血清IgE

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分别测定血清IgE,由浙江省中医院检验科负责测定。

3.2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哮证远期疗效进行评定。

临床控制:不需任何平喘药物,保持无症状1年以上者。

显效:偶用平喘药物而缓解喘息者。

有效:喘息症状有所减轻,但时常需药物治疗者,或缓解期延长,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时间缩短者。

无效:症状无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自身对照用配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1可见,A组总有效率为83.3%,B组为86.7%,C组为88.0%,C组总有效率最高,但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

表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3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比较

由表2可见,3组治疗前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C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A组和B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C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A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表2 3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比较 (±s,KIU/L)

表2 3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比较 (±s,KIU/L)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A组24320.08±131.60 311.06±141.782) B组30322.89±206.04 301.33±198.312) C组25312.82±194.80 197.74±161.53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与C组比较2)<0.05

3.4.3 3组治疗前后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比较

由表3可见,3组治疗前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3组治疗后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中活动受限、回避刺激物、哮喘症状、对刺激源反应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0.01)。A组和C组治疗后心理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B组和C组治疗后自我健康关心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3组治疗后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

表3 3组治疗前后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比较 (±s,分)

表3 3组治疗前后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时间活动受限回避刺激物哮喘症状心理功能对刺激源反应自我健康关心 A组24治疗前30.9±2.619.0±3.940.7±2.622.7±1.822.7±1.815.7±3.5 治疗后32.5±3.02)21.0±3.62)42.3±1.92)23.5±1.11)24.6±0.51)17.4±1.7 B组30治疗前31.3±3.219.1±3.240.8±4.522.6±2.423.4±1.615.4±3.6 治疗后32.7±2.92)21.1±2.61)42.9±2.92)23.6±1.124.8±0.51)17.6±1.61) C组25治疗前30.7±3.318.3±2.740.9±2.621.6±1.622.9±1.515.2±2.3 治疗后32.7±2.01)21.3±1.61)42.3±2.32)23.2±1.21)24.6±0.61)17.3±1.21)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0.01,2)<0.05

4 讨论

中医学称支气管哮喘为“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哮喘的发病多与痰有关,宿痰伏于肺,加之外感六淫、饮食劳倦、情志失调等诱因,致使痰阻气道,肺气上逆从而引发哮喘。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属Ⅰ型变态反应疾病。其发病机理是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h1/Th2细胞功能失衡,Th1细胞亚群功能下降,而Th2细胞亚群功能亢进促使IgE升高[5],使血清中IgE浓度上升,从而引发过敏。此外,哮喘的发病机制与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还可能与肥大细胞的再脱颗粒和缓发递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等)的释放有关[6]。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IgE是引发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故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以降低IgE水平为重要的疗效评判标准。目前,现代医学已经从传统医学过渡到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而生命质量是一个全面反映患者健康状况的指标,对患者心理状况、社会活动、环境刺激、药物副反应等方面的影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估,因而本研究运用生命质量作为指标来评价哮喘治疗效果,以突出中医药在这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古称“天灸”“伏灸”,是中医学中一种特色的治疗方法,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理论指导,是利用三伏天发热气候,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敷贴以辛温、走窜、通经等中药,引起局部皮肤充血甚至起泡,从而起到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及增强机体之正气的作用[7-10]。本研究中穴位贴敷药物以白芥子为君药,其性辛温,善走善通,可理气祛痰、散结止痛,朱丹溪:“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不能达。”《本草经疏》:“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辅以生姜以辛温解表、温肺止咳[11];细辛以温肺之寒饮;同时配合延胡索、甘遂逐痰平喘,利气止痛。其中白芥子为皮肤主要刺激药物,宋晓平等[12]对其发泡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白芥子平均发泡时间为(117.17±31.91)min,且剂量越大,发泡率越高。

古代医家认为天灸的疗效能否顺利发挥以及灸疮发与不发与疗效有密切关系[13-15],《小品方》:“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张冬梅等[16]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276例,发泡灸组总有效率为89.1%,未发泡组为79.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然而,现在亦有医家持不同意见。杨君军等[17]、李丽萍等[18]的临床研究表明有无灸疤对临床疗效并无显著性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且3组治疗后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0.05)。而C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皮肤反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C组在改善血清IgE水平方面优于A组和B组。此外,本研究所纳入的患者局限于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考虑到不同地区人群及配方选穴等均有一定的地区性差异,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临床多中心疗效研究,以明确穴位贴敷后不同皮肤反应程度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

[1] 谢洋,余学庆.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基础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840-284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6-9.

[4] 李明华,殷凯生,蔡映云.哮喘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58-760.

[5] 杨晖,刘伟,贺芹.支气管哮喘患者Th亚群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变化[J].山东医药,2013,43(4):44-45.

[6] 李文娟,高超.支气管哮喘的变态反应机制[J].临床医药实践进展,2013,22(1):44-46.

[7] 王晓强,张勇,王皓,等.中医体质对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 3-5.

[8] 钟坚娥,林慧敏,冯雯雯.穴位贴敷疗法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6,8(21):95-96.

[9] 戚其华,倪姗姗,李成君,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分析[J].中医外治杂志,2014,23(4):59- 60.

[10] 王丽萍.穴位贴敷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5):421-423.

[11] 臧明,宣丽华,丰素娟.“治未病”贴膏辨证选穴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27(12):2619-2621.

[12] 宋晓平,姬晓兰.斑蝥、白芥子的发泡规律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2):126-128.

[13] 洪海国,严华,陈汉平,等.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若干影响因素的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1992,11(3):5-6.

[14] 冉茜.天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4):70-71.

[15] 卿鹏,丁红梅,胡静.基于循证医学角度的天灸临床及基础研究思路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 (9):789-792.

[16] 张冬梅,杨广印,陈捷,等.穴位灸贴治疗支气管哮喘276例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5): 43-44.

[17] 杨君军,赖新生,唐纯志,等.三伏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28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3):59-60.

[18] 李丽萍,包烨华,楚佳梅,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130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4): 307-310.

Effect of Different Skin Reactions after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the Efficacy in Treating Bronchial Asthma

-1,-1,-2.

1.,,310053,; 2.,310006,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kin reactions after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the efficacy in treating bronchial asthma. Method Seventy-nine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 received acupoint application during the canicular days, 3 times in total. They wer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 skin reactions after acupoint application: 24 cases in group A (no skin reactions), 30 cases in group B (reddish skin), and 25 cases in group C (blisters on skin). The 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AQLQ) for adults and serum immunoglobulin E (IgE)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1 year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3.3% in group A, versus 86.6% in group B and 92.0% in group C, and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comparing the AQLQ scor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0.05). In group C, the serum IgE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after the treatment (<0.01). The serum IgE level didn’t show significant change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group A and B (>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serum IgE level in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group A and B (<0.05). Conclusion The skin reactions after acupoint application have a certain correlation with the efficacy in treating bronchial asthma, and skin blisters show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erum IgE.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Acupoint therapy; Bronchial asthma; Skin reactions; Winter diseases summer treatment

1005-0957(2017)03-0283-04

R246.1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7.03.0283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14C03046-2)

吴凌韬(1987—),男,2014级硕士生,Email:413980680@qq.com

宣丽华(1960—),女,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Email:xlh1083@163.com

2016-10-12

猜你喜欢

评分表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本年度谁是冠军
改良GRACE评分表在急诊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
新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起重机械的区别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