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研究

2017-03-23任向阳蒋祥龙杨晓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腧穴气功特色

任向阳,蒋祥龙,杨晓芳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研究

任向阳,蒋祥龙,杨晓芳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五禽戏进校园是推广五禽戏的重要举措,提高五禽戏教学质量需要不断创新五禽戏教学模式。本文从五禽戏自身特点出发,结合现代教学理论,试图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希望为五禽戏的传承、保护、普及、发展提供帮助。

五禽戏; 中医; 教学模式

在我国东汉时期,素有神医之称的华佗承接前人导引养生之术,并结合自身丰富的养疗实践,运用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将其发扬光大,创编了我国最早的成套导引养生术,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育。五禽戏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强调“天人合一”,讲求“调身”、“调心”、“调息”,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的重要形式,并且对现代人的养生保健及提高生命质量仍能发挥重要作用。能否从五禽戏自身特点出发,同时灵活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探索出一种既能够传承五禽戏中医健身理念及文化内涵,又能有效克服五禽戏教学中枯燥现象的教学模式,势必对改善五禽戏教学质量及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禽戏的继承、发展都将有积极意义。因此对五禽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不仅在培养五禽戏教学人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五禽戏的长期发展和自身文化推广过程中也有积极的意义。

1 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孕育和发展了五禽戏,在五禽戏教育教学以及传承发展中都必须重视这一文化推力。从目前现状来看,教育机构在五禽戏传承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的功能,学校教育传承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滞后的薄弱环节[1]。在五禽戏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感受其蕴涵的我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五禽戏功法创编时就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经络腧穴理论在五禽戏的健身原理解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医理论是它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和文化归宿。华佗在天道自然观的影响下,运用阴阳、五行及气血等传统医学理论,以防病健身为目的,以运动脏腑和脊柱为原则,以和谐身心为手段创编了五禽戏,为后世的健身养生开辟了先河[2]。华佗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医疗、养生实践,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医理论及中医养生学说,形成了有着自身风格的中医养、疗学术思想体系。目前,在五禽戏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对气息的学练。学练呼吸是习练健身气功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懂得呼吸的重要性,摆正呼吸的位置,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充分发挥呼吸的作用,才能学好健身气功,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因此,五禽戏是在中医理论上产生的养生保健运动。只注重五禽戏动作技术的教学内容其实是不完整的,必须将养生保健理论知识、中医经络腧穴与动作技术三者合一作为完整的五禽戏教学内容。构建中医特色五禽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要包含中医经络腧穴内容、健身气功呼吸方法、五禽戏功法功效原理、五禽戏蕴涵的文化内容。

2 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教学活动想要实现的结果,主要体现为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获取或提升、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组织及实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感悟或树立等,同时教学目标也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构建中医特色的五禽戏教学目标,具体从三大块着手,即: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及情感领域教学目标。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为:健身气功健身知识和五禽戏功法功效的掌握、健身气功呼吸方法的掌握、五禽戏动作技术的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以及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等。

3 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体系

长期以来,五禽戏教学过于注重动作套路的掌握即“形”,而对五禽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运用、各戏神韵的领悟等往往不怎么强调,教学方法没有充分体现出系统性、师生之间的双边性。五禽戏教学方法体系不能适合五禽戏教学特点,缺乏动态性、有序性和全面性,导致五禽戏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构建中医特色五禽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内容为:讲解示范法、情景教学法、辅助教学法、展示比赛法等。首先,五禽戏教学中教师尽量穿着传统武术练功服装;其次,不仅要讲解示范五禽戏动作做法及动作技术重难点,还要讲解功法功效及养生保健原理;第三,针对“五禽”适时设定情景,引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激发学习兴趣;第四,课堂上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运用辅助工具,如制作养生保健相关的人体腧穴挂图放置在课堂,适时运用五禽戏背景音乐在课堂等;第五,适时设计个人或团体形式的教学展示或比赛。

4 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的教学组织

五禽戏教学中要把握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动作技能学习理论先掌握五禽戏动作做法,从掌握动作技术的初级阶段,到最后“形、神、意、气”合而为一的高级阶段。教师按照学生学习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每一阶段都能体会到通过努力不断进步的成就感。五禽戏教学的准备活动可以安排健身气功常用的拉伸运动和呼吸训练。有计划的安排中医腧穴和养生保健知识,并将五禽戏动作技能学习循序渐进的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为五禽戏动作技能的操化阶段,此阶段重点是强调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整体概念,即五禽戏的“形”;第二阶段为动作技能熟练阶段,此阶段重点强调动作技能的细节,即五禽戏的“神”;第三阶段为高级阶段,在动作做法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加入意念和气息的运用,此阶段强调五禽戏“形、神、意、气”合而为一。结束部分中可以安排健身气功常用的敬礼环节。

5 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五禽戏教学评价往往是事后评价,缺乏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不能给学校改进工作、教师改善教学、学生改进学习提供充分、具体、有效的帮助。实际调查中发现,目前五禽戏课程仅从技术动作进行考核,完全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对五禽戏整体理论认识水平。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起到重要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①理论知识评价,采用随堂提问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中医腧穴及养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②过程评价,采用课堂后记录学生的上课表现或参与五禽戏展示及比赛的情况;③结果评价,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五禽戏动作技能的演练水平;④五禽戏课程综合成绩,按照理论成绩20%、过程评价成绩30%和结果评价成绩50%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3]。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体育教学模式,需要根据课程的自身特点并基于课程的目的构建适用的教学模式。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体现了五禽戏课程的自身特点,从五禽戏教学实践出发,力求提高五禽戏教学质量,使五禽戏为更多人的健康提供帮助。

[1]张庆武.华佗五禽戏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4):192.

[2] 王敬浩,虞定海.华佗五禽戏创编的文化机理及其现代健身意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6(2):87.

[3] 朱伟强.体育课程模式[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6.

[编辑] 何勇

2017-03-19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BYK1403);亳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3年资助项目(A2013003)。

任向阳(1975-),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工作;通信作者:蒋祥龙,shizhenfengxian@gmail.com。

R2-4

A

1673-1409(2017)08-0012-02

[引著格式]任向阳,蒋祥龙,杨晓芳.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4(8):12~13.

猜你喜欢

腧穴气功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基于内经理论的敏化腧穴“快然”特征探讨*
中医的特色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完美的特色党建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