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浮力》教学设计

2017-03-21黄培添

关键词:钩码测力计木块

黄培添

【中图分类号】G6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51-02

教材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浮力,不仅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沉到水底的物体同样会受到浮力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知道浮力的基本概念,物体浸入水中,会受到水向上的力,这种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浮力。了解浮力的测量方法,知道浮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重力等于浮力,物体悬浮;重力小于浮力,物体漂浮。

二、能力目标:学会用测力计测量并计算出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提升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这不仅是浮力知识传授的必然环节,也是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客观需要。

教学难点:设计教学实验让学生让学生探究沉到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让学生使用测力计自主测量、计算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实验器材,如乒乓球、小石子、木块、泡沫板、水、烧杯、测力计、钩码、记录本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浮力是一种自然现象,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比如,小学生随父母去游泳池游泳,当身体不动,会出现下沉的现象,又如,木块仍进水会漂浮,而石塊扔进水里则会下沉。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活动导入法。将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展示在学生面前,包括乒乓球、小石子、木块、泡沫板以及盛有不少水的烧杯。紧接着向学生问到“我如果将这些小物体放入烧杯中,会出现什么情形?哪些物体会下沉,哪些物体会漂浮?”学生们纷纷说小石子会下沉,募款、泡沫板、乒乓球会漂浮。为了验证学生的说法是否正确,笔者向烧杯中依次投入了乒乓球、小石子、木块、泡沫板,果然出现了学生预期的结果,巧妙地活动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问题,引导思考

在活动导入后,学生对物体的漂浮现象已经有所认知,笔者可以顺势导入浮力的概念,当物体在水中时,水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就是浮力。为了印证这一概念的正确性,笔者将木块放入烧杯中,然后让几位学生走上讲台,用手摁住木块,使其下沉到水底。笔者问学生有何感觉?学生说感觉到了有一种力在向上推着自己的手。而这种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浮力。从上面的活动导入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物体下沉,有些物体漂浮。那么是否只有漂浮的物体受到了浮力呢。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趁势导出如下的问题: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我们用手摁住会感到一股向上的力,说明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而当物体沉入到水底时,是否也受到了浮力呢?假如受到了浮力,又该如何验证呢?这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深化学生知识记忆、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途径。因此,在问题提出后,教师要引导好学生做好自主探究的工作。“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合作对学生探究效能的提升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就以物体下沉后的浮力探究而言,测力计、钩码和盛有烧杯的水是自主探究中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拟定具体的探究方案。在空气中用测力计拉钩码,显示的数值是测力计在空气中拉起钩码所用力的大小,进而将钩码沉入水中,继续用测力计拉钩码,显示的数值是测力计在空气中拉起钩码所用力的大小。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会发现二者大小有差别,在空气中所显示的数值要大于在水中水显示的数值。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就是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因此,所以浮力=在空气中的数值-在水中的数值。

四、拓展延伸,强化认知

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和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也有着关联,浸入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因此,尽管相同体积的木块与铁块同时抛入水中,木块浮于水面上,铁块沉入水中,而铁块受到的浮力反而更大。因此,在钩码浮力测量计算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做好拓展延伸的工作,强化学生的浮力学习效果。此处仍然以钩码、测力计、盛有水的烧杯为实验器材。紧接着继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通过测量计算钩码沉入水中1/4,1/2,和完全沉入水中时钩码所受的浮力,来证明物体沉入水中的体积不一样时,物体所受的浮力是否一样。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后发现,当物体钩码沉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时,测力计显示的数值就越小,当钩码完全沉入水中,测力计现实的数值就是钩码在之前探究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五、反思总结,提升效能

在教学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反思总结工作。首先,教师要对教学流程做一个细致的梳理,对教学流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及其效果做一个总结,重点查看不同方法的实际教学效能,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教学评价工作。教学评价是反思总结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实际表现,采取好针对性的评价。当然,浮力的认知本质上是一种过程性学习,学生需要借助实验等学习过程获取知识,对此,教师在评价中需要将评价的重点从结果性评价评价转为过程性评价,重点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诸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当然,为了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要拓展教学评价的主体,让学生的自评、他评、互评共同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提升评价效能。

猜你喜欢

钩码测力计木块
例谈极值法的应用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测力计量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