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探微

2017-03-21宋丽新

关键词:职业标准改革对策现状分析

宋丽新

【摘要】新常态下我国职教体系存在体系内培养标准不统一、企业游离在职业教育体系之外以及职业教育法规严重滞后等问题。为了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系统的建设,政府管理部门、职业院校和企业等主体应从修订和补充职业教育法、制订统一人才培养方案标准、推动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等方向进行改革,三者协调联动,才能取得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质成效。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标准 改革对策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25-01

1.新常态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问题

1.1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近几年,我国对高职教育结构不断进行调整、改革,高职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由“扩招”前的6%,如此大的增长基数,也直接或间接起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在12、13、14年录取率分别是:75%、76%、74.3%,录取学生人数基本都是694万左右,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更多的人享受到高等教育,为实现和谐素质社会添砖加瓦。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应注意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也要小心全面化解高校学生就业过剩,更应该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高职教育产业发展方向,全面把握高职教育的总供求关系新变化,从而科学客观的宏观调控高职院校如此大规模的招生。

1.2 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含金亮存在质量化的转变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影响下,个别人往往划拨学生分为两拨人:“好学生,坏学生;学习好等同于好学生,学习差等同于坏学生”。而社会舆论,也是将高等教育比作次等教育,甚至在潜意识中认为职业教育只是让普通教育的“落榜生”有学可上,以便延缓就业、支持社会稳定,同时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在加上与本科教育相比,国家在政策上有所倾斜,高职教育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应当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毕竟,我们主流思想还是看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这一心理定势很难在短时间改变。高职教育面临现行与有限资源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国家希望通过高职教育延缓一部分进入社会,减轻就业压力;一方面,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增强社会生产力。

1.3 教学资源不足,设施不全面,教师经验缺乏

由于政府政策教育投入偏向于普通教育,造成高職教育资金单一,办学经费严重短缺,高职教育的宗旨是重点培育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技能型人才,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对实验室设备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人力。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近年新批立的院校基本没有新财政投入,导致新常态下高职教育步入深水区,面临“不足、挑战、缺乏”的特征。目前情况来看,培育人才与教学设备走入“死循环”。越是设备陈旧,设施不齐全,越是招生少;招生越少,越是没资金采购更换设施,越是如此,越是糟糕。只有高职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对这种情况给予重视,对教学设施配备的速度和必备的种类给予优先处理或批复,使高职院校的实验设施真正做到齐全化,为培养高职学生专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提供必备的硬件基础。高职院校的教师储备也是处于匮乏阶段,尤其是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操作的骨干老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

1.4 优化高职院校教师水平达至“双师化”

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育千万人才的重点,也是整体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能。自古教育由师及弟,名师出高徒,薪火相传。新常态下高职教育是以“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优化高职院校老师队伍,使其逐步走向“双师型”,缩减一线、二线、三线城镇的教育水准。但客观的说,“双师证”不是简单经过认证机构获得相应的职称(证书),并具备教师与技师的素质和能力的人,更应该是符合新常态下“双师证”的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技术的前沿,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与科技发展同步,也是同步于教师与企业的“双面刀”,紧贴科学技术脉搏。

1.5 精确定位岗位化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

高职院校以“培养符合职业标准、能够承担专业岗位职责的人才”为主要人才培养方向。在高职院校中,尤其新兴产生的产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就业形式不明朗,这会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行业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是职业,但其最终目的是培养专业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是打造一批“走出校园,走进工厂”的复合型人才,让创新成为驱动职业教育发展新引擎。而职业化的培养人才也是高职院校的自身定位,与“专业+企业=学习+岗位”的“订单”培养,明确培育上岗人员,学生准确定位自身,企业更省心的找到千里马。

2.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2.1 新常态下政府加大对高职的投入与关注

在新常态的社会体制下,政府采用创新宏观调控职业教育,培育职业发展的持久力,从根本上直接管理改为政策引导,质量评估等手段。新常态的高职院校应当集中优势专业,学科重组,开发课程与安排,自由聘任教师,未来讲师专业化,系统化的高职产业新组织。只有高职院校定位清晰,特色明确,依托本土区域性经济特色,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在国外,有些经验是可以借鉴的: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经济部门、企业组织等密切合作,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和决策,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只有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形成合力,才能保障健康发展。

2.2 绿色低碳高职院校资源教材改革及教学创新

高职院校应加大自身精品课程,优质教材的建设,丰富教材品种,加强与“互联网+教材”计划,开发符合时代意义智能化,数字化的课程系统和配套教材。从技术到管理,从资源环境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的职业教育。原始专业,教材的开发和建设已经接近完善,新型专业(电商,机器人,新能源),处于非常缺乏的阶段,亟待开发。

3.结束语

每年就业季供大于求的现象成立惯例,同时企业又招不到所需的人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说明就业难的问题关键是我们的人才培养脱离经济发展的需求,并非就业机会的缺乏。人民期望高职院校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而不是能否接受高等教育,这就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教育制度设计与改进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彤,夏勇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调研及对策[J].领导科学论坛.2016(23).

[2]刘延隆.校企合作对高职院系内涵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05).

[3]傅骏,周棣华,吴代建.在高职铸造实训环节实施人因工程学[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猜你喜欢

职业标准改革对策现状分析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