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收藏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17郭风燕

卷宗 2017年1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

郭风燕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收藏品市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国内文化产业一道耀眼的人文景观和经济现象,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活力和广阔市场发展前景。本文对国内收藏品市场存在问题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收藏品市场;问题;策略

1 当前收藏品市场的概况

1.由于收藏品的红火,也使得收藏家队伍不断扩大,据了解,国内现有市场达数千家,全国收藏队伍也已经超过8000万,大有超越20世纪90年代全民炒股迹象。

2.中国收藏品市场已经完成蜕变,从边缘而小众的市场层面迅速提升为引人注目的市场焦点,不仅形成了规模化的市场,而且几亿的价格也成为现实。人们对收藏品的热情在全球也达到了鼎峰。

3.人们对收藏投资意识的建立,市场流通规模的成熟。收藏品也随之进行到了一个活跃期。藏家主体实力不断增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素质高、懂欣赏、实力强的藏家,这些藏家群体部分是出于个人爱好,但更多的是企业行为,收藏起来更加理智,他们为收藏品投入的资金已经达到成百上千亿元。

4.收藏品经济人开始活跃,与其他行业经济人不同,艺术品经济人目前还大多数处于半隐蔽状态,他们有些出资为画家办画展,做宣传,有些在各拍卖会上为藏家竞拍藏品,这些人大部分是业内的资深人士,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们眼光毒辣,出手果断,凭自己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长期练就的艺术眼光为买家辨别真伪,降低交易风险。

2 收藏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1.收藏品市场的硬件主要是指藏品的质量和拍卖场地的规格,所谓“硬件不硬”,就是说藏品质量偏低,拍卖场地档次,规格过低。先说藏品质量,目前市场上有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一个是大部分拍卖公司“以数量弥补质量”这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大量当地收藏品进入市场,让人感觉数量上去了,但是质量下去了。其次,藏品征集起来越来越难,少部分珍贵藏品在以往拍卖会上或被国有博物馆收藏流出市场,或者被大藏家压入箱底短时间淡出市场,导致市场上的精品日渐稀少,或许是无奈之下为保证公司业绩增长,只能放低门槛,收购质量稍低的藏品。再次,拍卖公司数量增多,竞争逐渐激烈,僧多粥少,逼迫一些拍卖公司也会降低征集门槛。

另外一个现象就是一直困扰藏家和拍卖公司的赝品问题。在90年代初的市场上,为了满足一些资金有限的藏家的需求,曾经有一些仿品在拍卖市场上的流通,但是卖家、藏家都心照不宣,仅以仿品的价格进行交易,这可以当作是出于善意的模仿。但是随着作伪技术的提高,一些不法商贩开始刻意仿造藏品,并且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公开在市场上以真品的价格出售,大大扰乱了市场的秩序。更有甚者,某些拍卖公司也参与造假、作伪,或是一些三流画家,也公然推出他们的作品,这更给藏家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但是绝大部分拍卖公司都以“免责条款”,即“不保证条款”为由,拒绝承担因为拍品瑕疵本应承担的责任。

2.收藏品市场的软件设施主要是收藏品交易的过程及环境背景等配套设施。所谓“软件更软”主要指目前收藏品市场的文化氛围薄弱,信用体系缺乏,专业人才缺乏,交易程序繁冗以及法律、税收等相关政策不完善等。

(1)文化氛围薄弱

一提到收藏品,很多人一下子就想到它有多值钱,而不去关注他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这个很可怕,这样可能会毁了整个收藏市场。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很深厚,凡是有收藏爱好的人都应该去了解,只有进入到深厚的传统文化里头才能领略到它的伟大,才能更好地欣赏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品。但是现在很多藏家完全把收藏看作是一种投资,进行收藏僅仅是为了赚钱,买了藏品以后就放入仓库,几乎从不拿出来欣赏,这是对藏品的不尊重,也是对原来藏家的伤害。而且正是这种不懂欣赏的藏家,养活了数以万计的制假贩假者,因为他们本身不热爱。也就说不上欣赏,更不用说鉴别真伪了。

(2)信用体系缺乏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经过百年战乱和十年动乱之后,又经过翻天覆地的经济变革的今天,这个优良传统早已被淹没在滚滚的历史的大潮中了,信用缺失就成了目前最大的问题,画家及他的经济人自吹自擂,自我宣传,不法分子制假贩假、图谋暴利,对于拥有多年丰富经验的藏家来说,胆战心惊,需要细细辨明,只怕一招不慎,买到赝品,那些刚入行的藏家则更是可怜,几乎不敢出手。

(3)专业人才的缺乏

现在各拍卖公司最缺乏的就是有经验的专业人才。所以很多公司的多项业务不能开展,或者干脆让刚刚大学毕业生来鉴定藏品,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不止是拍卖公司,包括经济人,鉴定专家等人才都很缺乏,所以才引发了艺术品质量低,市场信息不对称,赝品横行等问题。所以说,人才缺乏已经成了制约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的一个瓶颈。

3 收藏品市场的对策

一、交易还在继续,市场还应发展,当前的收藏品市场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这是任何市场发展所必经的阶段,这就好比凤凰涅磐,只有通过这关才会获得重生。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主动去解决矛盾。

二、市场的发展靠的是人才,而现在收藏品市场最缺乏的确就是人才。所以,培养专业人才对于收藏品市场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对收藏品市场的高端人才,一定要先培训后上岗,对那些没有经过培训,又缺乏专业技能的所谓专家要一律清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加强对所属人员的管理、监督和考评,对优秀人员要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不称职的人员要取消从业资格。

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品的鉴赏能力不单单是在书本上能学到的,真正的本领是从实践中来的。所以有关政策部门在宣传普及知识的同时,也要普及鉴定知识让广大爱好者知道鉴赏收藏品除了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地亲自接触实物,认真的观赏、把玩、品味,不断的上手,这样才能锻炼出一套鉴赏收藏品的真实经验,练就一套鉴定、把握收藏品真伪优劣的真本事。这样才能在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收藏市场里不被赝品蒙蔽了眼睛。行业监督包括法律监管,行政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三个方面。首先要完美收藏品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并进行普法教育,逐步增强收藏品市场从业者的法制意识,达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目的;其次,加强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对于违反法规的情况进行纠察整顿,从严处理,达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效果;最后,加强行业自律,不假拍、不欺客,不违法,树立诚信第一的经营理念,重现收藏品市场的新风气。

4 收藏品市场的未来

在经历了收藏界大幅调整后,藏家对艺术品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收藏理念和群体更趋完善和成熟。随着人们文化认知的提高,对收藏品投资收藏理念也无法越发的成熟。

一是从前几年的市场看,藏家追求的是艺术家早期、或有特点的作品。近几年,随着人们对收藏家的创作理念的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对当代收藏品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也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关注和投资热情。当代收藏品也成为中国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已成为中国艺术领域最有辐射力的组成部分。也正在成为最大的收藏品市场。

二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也会成为新一代的收藏品的收藏家和投资人,他们具备较高的素质和非常高的智商,能够在不长的时间内掌握收藏品的鉴赏水准。他们的出现,定会推动收藏品的欣赏水准和收藏品市场的发展。他们的出现也会让收藏市场进入稳定期。也会让收藏市场更趋于理性。

参考文献

[1]体育收藏文化博览[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蓝翔,李祥著, 2004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