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新闻中语法隐喻的批评话语分析

2017-03-15李美华

青春岁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意识形态

【摘要】经济隐喻就是通过映射人们参照熟知的、有形的日常生活中的概念来建构抽象的经济概念,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隐喻概念体系。而批评隐喻分析将语言分析和认知理解以及社会知识结合在一起,可以解释交际者的隐喻选择机制和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机制。本文结合韩礼德的语法隐喻角度来分析10篇外国主流媒体对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经济报道中的意识形态。最后,总结批评隐喻观对分析经济新闻报道的指导和提醒大众增强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

【关键词】经济隐喻;语法隐喻;意识形态;批评话语分析

一、引言

Charteris-Black在2004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隐喻分析方法——批评隐喻分析(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它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目的是揭露语言使用者所隐藏的或潜意识的意图。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介绍隐喻批评性分析的基本框架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功能语法隐喻,其次,结合语法隐喻中人际隐喻的情态隐喻和语态隐喻化以及概念隐喻中的及物性和名词等角度来分析10篇外国主流媒体对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经济报道中的意识形态。最后,总结批评隐喻观对分析经济新闻报道的指导和提醒大众增强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

二、理论框架

1、隐喻批评性分析的基本框架

Black隐喻批评性分析的基本框架由三大步骤构成:

第一,隐喻的识别(Metaphor Identification),收集文本和会话中的隐喻例证。

第二,隐喻的阐释(Metaphor Interpretation),从收集到的隐喻例证中概括出它们所代表的概念隐喻。

第三,隐喻的解读(Metaphor Explanation),在第二步的阐释基础上,将隐喻置于其生成和接受的社会语境中,考察隐喻的语篇功能。

2、韩礼德的语法隐喻

(1)概念语法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

韩礼德(2004)认为:“语法隐喻是朝着事物性(Thingness)方向发展的,即从过程朝个体方向发展直至最终出现了某一可以指称此类个体的名词”。

(2)人际语法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

关于人际语法隐喻,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认为是通过语气(mood)和情(modality)两个系统来体现的。在语气方面,四种基本言语功能:①陈述;②提问;③提供;④命令。在情态方面:一种是使用“直白”的情态成分;第二种使用情态小句将原来句子中的情态成分剥离出来;第三种情态功能由另外的小句形式体现出来。

三、语法隐喻在外媒关于RMB入SDR的具体应用

1、概念隐喻

(1)及物性系统

及物性系统是概念元功能中的核心部分,用以描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述,它包含六个过程(Halliday,1994/2000:343)。

少量使用了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没有使用行为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产生“一致式隐喻”。

(2)名词化

Halliday(1994/2000:352)指出,名词化是概念语法隐喻最有力的形式。通过将动词、形容词或小句物化成名词,从而形成名词化隐喻。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经济语篇中,名词化,形容词化和动词化的使用占很大的比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表明概念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广泛使用。

2、人际隐喻

(1)语气隐喻

语气隐喻所体现的就是言语功能的变异,它反映了语气系统与言语功能之间非对应性的复杂关系。以上表格发映出经济语篇中为了报道的客观性,仍选择各类语气的传统意义,而不是语气之间的转换。

(2)情态隐喻

情态意义体现了發话者看待某命题或提议的角度。为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或效果,发话者有时会故意采用情态的明确主观隐喻形式,强调自己的看法或判断的不确定性。

四、总结

经济语篇中的隐喻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映射,把复杂的经济概念与较易理解的事物联结在起,有助于揭示媒体如何利用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本文研究发现,在金融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比人际隐喻应用的更广泛,名词化因在概念隐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人际隐喻中语气隐喻几乎不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经济新闻语篇的客观性。因此,在解读英语经济新闻时,读者有必要对隐喻进行批评性分析,学会是从隐喻表达中挖掘隐含信息,从而准确地把握西方媒体在报道经济事件时所采取的立场和态度。

【参考文献】

[1] Charteris-Black, J. 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2] Flood CG. Political Myth: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M]. New York: Carland, 1996.

[3]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4] Joye, S. News Discourseon Distant Suffering: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2003 SARS Outbreak[J]. Discourse & Society, 2010,5:586-601.

[5] 范文芳. 语法隐喻理论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6] 武建国, 谢 洪. 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新成果——Fairclough《分析话语》评介[J]. 现代外语, 2004(4):432-435.

【作者简介】

李美华(1992—),女,汉族,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意识形态
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英汉新闻报道对比分析
英国执政党网络报对中式教育纪录片评论的批评话语分析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中文访谈节目的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