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3-11吴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专业

吴伟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1)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吴伟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1)

高职教育必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专业设置应与地方或者区域的产业特点和结构相适应。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应与产业协同发展,遵循前瞻性、契合性、合作性三大原则,以产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发挥政府指导和支持作用,探索校企深度融合。

高职教育;专业;产业;协同

高职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在于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而在于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近几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比较明显,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关联性,办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培养需要的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高职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学生,学生最关注的是在学校三年的学习之后,能否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能否顺利地找到一份工作,最好还是收入可观的称心如意的工作;高职教育服务的间接对象是社会,社会关注的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不是立刻就能走上工作岗位。所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紧紧围绕区域的社会需求,必须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需要调研了解社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在专业开设方面需要契合社会的用人需要,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设计,目的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毕业就能适应岗位要求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服务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内涵

(一)高职教育应顺应产业发展需要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与区域产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相契合,这一内在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开设什么专业,每个专业招收多少学生。在以煤炭、石油资源型产业为主的经济地区,形成以煤、电等资源为特色的重工制造、应用和资源开采的专业群;在以轻工和加工制造为主的经济地区,形成与微电子、装备制造、轻纺、食品相关的专业群;在金融和服务业发达的经济地区,形成与财会、旅游、服务相关的专业群[1]。高职教育除了契合区域产业特色还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根据三大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适合产业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高职教育应与企业资源共享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要求学校和企业共享资源来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自的优势,帮助对方发展,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互惠互利。过去所说的校企合作,以及一直强调的高职教育要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能力,这些都是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的最基本的形式。现在所说的“产教深度融合”和“现代学徒制”可以说是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一种高层级的表现形式。

(三)高职教育应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的特点,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项基本功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会促进社会经济产业的大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精细化。通过科技服务与创新,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不同学科与行业的融合,实现行业的全面发展或者产生新的行业。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营销结合产生的线上电子购物就是学科融合产生新兴行业的最典型的案例,而电子购物又加速了物流行业快速的发展。

二、区域产业发展对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影响——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学院过去的专业设置情况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南通,南通滨江临海,素有江海明珠之称,在中国的近代史中,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实业家——张謇。张謇先生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纺织学校、医学院、师范学校等。纺织学校的主要职能在于纺织人才的培养和纺织技术的研究。张謇先生创办的纺织学校就是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市的经济增长50%以上来自第二产业的贡献,而中低端制造业占南通第二产业的比重也超过50%[2]。南通在多年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色的产业结构,传统的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建筑、船舶修造、化工医药产业在省内以及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几大产业也是南通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以及高校扩招,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当地的支柱产业在专业设置方面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学院以纺织为基础,结合南通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以家用纺织品设计、染整技术、机电一体化、服装设计、建筑、会计为主的专业群。

(二)学院目前的专业设置情况

1.产业升级引起的专业变化

南通的产业虽然比较丰富,但是产业水平相对较低,目前正处于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转变的过程之中。近几年,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的转变,要求生产的精细程度越来越高,人力成本开始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工业机器人技术日渐成熟,人工智能已经在各领域的生产线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企业通过引进工业机器人,不但可以完成人工难以完成的高精度的操作,而且从长远来看劳动力成本比人工低。工业机器人近两年来已经得到了媒体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投资1000万建立了一个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拥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近40台,并且于2015年开始招收机电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的学生,2016年开始招收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经取得一些成果,现在已经在南通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的协调下对外开展工业机器人技能培训,2016年下半年完成了首批24人的短期培训,计划于2017年12月之前累计完成300人的培训。

2.行业发展引起的专业变化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最早开设的建筑类专业只有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三个专业,随着建筑行业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行业规划,学校的建筑专业顺应建筑行业需要对专业进行调整,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这个专业一方面迎合了我国快速发展的高铁和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迎合了跨江跨海铁路桥和公路桥建设的需要。学校前几年顺应楼宇门禁系统等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广泛运用的发展趋势,开设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该专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转变为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紧密围绕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进行设计与安排。

3.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引起的专业变化

2008年《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出台。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我国民航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44个,新增机场97个,其中“十一五”末,民航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190个左右。根据《中国交通运输发展》(2016年12月)介绍,我国民用机场体系基本成型,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民航运输机场达210个[3]。民航运输近10年来发展迅猛,随着人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差、旅游、探亲选择坐飞机的人越来越多。过去人们认为坐飞机是一种奢侈的出行方式,近年来飞机出行越发显得平常。航空行业高速发展,相应的专业人才与服务人才需求量自然会迅速增加。航空相关专业通常都只有本科院校开设,而且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很少。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开始开设航空相关专业,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也于2013年开始招收航空机电维修、航空机械维修专业的学生。经过与航空企业的不断沟通,2016年招收航空机电维修、航空机械维修、航空器制造、民航运输、空中乘务5个航空相关专业的学生,并积极与华夏航空公司和首都航空公司开展合作。

三、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如何合理地设置专业,如何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政府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学校办学根本之所在。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进行的专业新设以及调整都是基于产业调整、行业变化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开展的,在未来迈向技能优质型高职院校的道路上,必须深入贯彻协同发展的理念。

(一)专业设置原则

1.前瞻性原则

在专业的新设和调整之前,通过充分调研预测并且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洞察产业调整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研究职业岗位的变化,分析未来岗位对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要求,调整专业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方向,使培养的学生不但能够满足现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适应未来产业调整产生的新兴岗位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发展的视野不能仅仅停留在满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上,更要立足高远,将学校发展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领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高度。学校应该有自己的研究特色,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契合性原则

高职教育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面向区域的产业结构,不但要培养高技能的高端人才,还要培养高素质的服务型人才,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结构必须和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匹配。根据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专业的调整,根据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的变化调整专业的招生规模。

3.合作性原则

合作原则也可以理解为办学主体多元化原则。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赢。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无论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堂设计还是培养合格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都要求高职学校深入企业,熟知企业的工作方法和流程。学校要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的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灵活设置专业,培养真正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企业可以深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与学校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制定,从而提高教学的职业适应性。

(二)专业设置思路

1.以产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

“十三五”期间,南通市产业将以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为三大重点支柱产业,以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为三大重点新兴产业,以及符合产业发展导向、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4]。结合这一发展目标,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做大做强现代纺织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继续加大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建设力度;进行相关调研,探索开设船舶建造技术专业。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审批通过了多个城市的地铁建设项目,江苏境内徐州、南通等多地都已获批同意建造地铁,依托学校现有的建筑和机电相关专业的基础整合资源,可以开设轨道交通建设相关专业。

发挥南通沿江沿海的地理优势以及渔业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优势,可以寻求与南通通州湾游艇俱乐部、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南通市旅游局等单位合作,开发游艇机械维修、海洋垂钓旅游等新专业。大众一般认为,游艇是富豪才玩得起的项目,其实不然。大多数中小型游艇售价集中在1.5万到5万美元之间[5]。随着经济发展,游艇很快可以成为大众能够消费的项目,而且垂钓娱乐休闲活动在江浙一带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海洋垂钓一直都是钓鱼迷们憧憬的娱乐休闲活动。诸如此类的消费市场需要被开发,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行业发展的支撑。

2.寻求政府支援

四川是国家重装备产业的一个集中地,地域内有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东方汽轮机厂、东方电机厂等重装生产企业,对于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很大,而这些企业高技能人才所占员工的比例都很低,截至2012年,不超过6%,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专业领域毕业的掌握现代工艺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人才。在这种形势下,四川德阳由政府牵头,与当地高职院校协商实施“3+1”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4年制的数控加工技术等相关专业,他们称之为“四年一贯制”的长学制人才培养[6]。四川的这种模式值得南通这类具备优势产业的地区借鉴。

3.深化校企共建

校企共建是学校和企业互利互惠的双向过程,企业属于盈利组织,没有利润可图企业不会有帮助学校发展的动力,学校和企业在协商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首先要明确能为企业做什么。比如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的合作,前期合作中,学校购买公司的设备,该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维修维护等服务。如何与该公司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是目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学校采取的仍然是面向学生的授课和培训,在南通市政府的牵头之下,开展了对南通市内高校学生的短期培训,这样的培训对于企业的宣传作用并不显著。学校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企业员工培训上,通过吸引南通及周边地区的企业来学校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培训,帮助公司扩大知名度,拓宽公司的销售渠道,以实现学校和公司的长期合作。

4.建立专业设置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学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的话语权在社会。通过完善学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引入外部监督双重反馈来进行全面评估,确保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相契合。学校需要加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工作,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行业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反馈的功能,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机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发展情况,重视如麦可思教育咨询公司等社会机构的调查反馈报告,加强与此类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分析此类咨询服务企业提供的统计数据,发现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1]李薪茹,韩永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及其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6):47-51.

[2]李汝.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及其应对措施: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29):140-142.

[3]新华社.《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EB/OL].(2016-12-29)[2017-03-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6-12/29/c_1120210887.htm.

[4]江海明珠网.南通出台意见明确“3+3+N”产业发展方向[EB/OL].(2016-04-14)[2017-03-25].http://www.ntjoy. com/news/tckx/2016/04/2016-04-14479120.html.

[5]张亚男.长三角发展游艇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15.

[6]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8-9.

[7]付世秋,王双明.职业教育及区域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的逻辑与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6(10):66-68.

[8]刘旭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4):12-14.

(编辑:张音宇张雪梅)

Coordination of Specialty Offer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Reg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WU Wei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Nantong 226001,Chin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o serve and support communities in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therefore,specialties offered should be fit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s of local or regional industries.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lo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can be coordinated by following the three principles:prospects of both colleges and industries should be predicted,specialties should be compatible with industries,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In addi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e dependent on local industries,market-oriented,guided and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and engaged in deep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specialty;industry;coordination

G 712

A

1671-4806(2017)04-0089-04

2017-03-19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研究”(B-a/2015/03/029)

吴伟(1986—),男,江苏南通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职业教育制度。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