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2017-03-11张洪香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经济

张洪香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

张洪香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梳理共享经济背景下关于旅游方面的研究,重点综述共享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国内旅游共享经济的研究主要涉及旅游共享经济的内涵、特征、运行机制和应用方面,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共享经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旅游消费模式、消费观念和工作方式,促进了旅游产业变革,同时也面临着诚信缺失、法律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学术研究以及实践探索,发挥共享经济对旅游业有利影响,规避不利影响,尤其是相关部门应完善法律、加强监管,避免共享经济带来的诚信缺失问题。

共享经济;旅游;影响;研究综述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行为习惯的改变,加之第三方支付的兴起、资源的过剩和闲置使得共享经济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目前已经覆盖到交通、住宿、金融、快递、家政服务等多个领域。在国外,私车共享Urber和私房共享Airbnb互联网共享平台公司取得巨大成功;在国内,滴滴、小猪短租等企业也在飞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的规模将达到3350亿美元,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发布的《中国经济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1]。可见,共享经济正对消费行为和国家宏观经济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而相比国外实践和研究,国内虽取得一定成就,但在理论研究上相对不足,尤其是共享经济与旅游结合的研究较少,共享经济背景下的旅游实践明显超前于学术理论研究,故本文基于文献研究视角,对共享经济在概念、模式、应用以及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并侧重探讨共享经济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

一、共享经济的概念、特点及模式

“共享”一词很早就出现,我国古代就有以物易物的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进步,“共享经济”一词开始被现代社会广泛使用。其有时也被称为合作经济(CollaborativeEconomy)或者合作性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2-3],最早是由琼·斯潘思(Joe L.Spaeth)和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提出,他们认为所谓共享经济即某机构或个人将其拥有的闲散资源的使用权有偿让渡给他人,获得使用权的分享者利用该闲散资源创造价值[4]。

关于共享经济含义的界定和理解,英国学者蕾切尔·布茨曼认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合作式消费将改变人类消费模式,将会实现对资产等资源的共享。哈佛大学教授Nancy Koehn和Benita Matofska均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量,前者认为共享经济是个体之间进行的直接交换商品与服务的系统[5];后者指出分享经济是一个建立在人与物质资料分享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6];还有部分专家认为共享经济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虽然不同学者研究的重点不同,但对于共享经济的界定及其内涵、特征的认识逐渐趋同。认为“共享经济”是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基础,商业机构或个体间直接交换商品与服务的系统平台,从而使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大多数学者认为共享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获得使用权而非拥有权,这一特点与国家倡导的绿色经济理念相吻合;其次,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基础和保障是信任机制,正是这一点使得消费者在互联网共享平台上享受快捷、安全、舒适的消费体验;共享经济还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边际模糊,产销者(Prosumer)得以出现;传统的组织结构和雇佣关系发生变化等。毫无疑问,共享经济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实体的物品,比如汽车、车库、沙发等,又包括非实体的技能、时间、智力等,深刻改变着交通、旅游和设备租赁等行业,并在多个领域催生出全新的业务模式。其符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将传统商业模式“劳动者—企业—消费者”转变为“劳动者—共享平台—消费者”,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

二、共享经济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

共享经济与旅游业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一,共享经济平台使得旅游业各类资源被旅游者所共享,扩大了分享的范围,使得旅游者可以在更了解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自主选择权。旅游者在共享平台上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共享,从而改变了以往旅游者对旅游资源了解不充分以及许多资源难以分享的状况,共享经济平台为其提供便捷的途径。第二,旅游是人们互相交流、获得体验的一种社会活动,而共享经济平台为这种沟通搭建了平台基础。这使得旅游者、旅游从业者等各个主体满足了社交和文化需求,同时,也使得游客在产品选择过程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透明性,在供需两方之间实现精准配置,能够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进而可为国家的经济改革与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第三,旅游产品服务和消费的同步性特点使得旅游者较为关注互联网上的评论,共享经济平台为使用者搭建了一个具有极高的产品和服务评论自主权的平台,使得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真实性,为旅游者做出正确的旅游决策提供了参考。例如国内的小猪短租网会提供房东房间的图片以及租客的相关评论,这就为游客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支持。第四,旅游业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等特点,而共享经济P2P平台将供需两端碎片化、分散化资源进行深度链接和整合优化,缩短了交易链条,简化了交易手续,并使得生产者和服务者可以实现角色互换。第五,旅游业淡旺季非常明显,共享经济平台通过对闲置资源的整合,提高其利用率,从而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比如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在淡季会有闲置现象,可以通过共享经济平台发布信息,让需要者有偿使用,从而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当然,在旅游旺季,如若出现基础设施紧张,共享经济平台上的一些相关闲置设施也可作为旅游资源的有效补充,从而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三、共享经济在旅游业中的研究

(一)关于旅游共享经济内涵、特征的研究

罗云丽研究了旅游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运行机制与发展对策[8];李庆雷、娄阳阐述了旅游共享经济的十个特征[9];罗雨晴对共享经济特征、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了共享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契合性[10]。但其核心观点均认为旅游共享经济呈现网络平台的依赖性、依托资源的社会性、闲置产能的流动性、消费活动的社交性、边际成本的趋零性等特点。

(二)关于旅游共享经济案例方面的研究

关于共享经济与旅游业的融合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案例研究,研究多从旅游“住”和“行”两个要素展开,例如国外一些学者研究旅游住宿共享平台对酒店收入的影响,国内研究主要以Uber和Airbnb两家典型公司为例。罗岗分析了Uber公司如何从实际案例中解决了用户打车难问题并创建了Uber公司[11],分析了Uber和Airbnb两家公司给出租车和酒店业带来深刻变革;寻空、郑志来主要分析Airbnb和Uber两企业,认为其商业模式的基础包括闲置、价值与回报[12-13]。

(三)关于共享经济背景下旅游产业变革的研究

聂琳琳认为信息平台定位、供求匹配、自主选择权、信用机制及连续性互惠是沙发客成功的关键因素[14]。韦海琼、杨秀侃等基于共享经济视角,研究其对体育旅游产业和体育项目的影响,前者通过资源共享、产业互动发展和科技革新等方式实现体育产业与旅游的互动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15];后者从共享经济对于体育项目的影响出发,分析自行车旅游的前景,并结合海南自行车运动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16]。李晓雪、赵亮以昭苏县、桐庐县、银川市为例,论述了共享经济对全域旅游的影响以及共享经济时代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17]。可见,共享经济与旅游业结合将催生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型发展模式[18]。

四、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一)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共享经济切入旅游业,使得旅游闲置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减少闲置资源的浪费,获得经济效益;其次,共享平台使得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匹配,从而满足游客个性化需要;再次,共享经济是对绿色消费理念的践行,对于节能环保意义重大。

1.共享经济对旅游要素的影响。共享经济正在改变传统旅游业六要素,目前体现较为明显的是“吃、住、行、游”这四个环节[19]。住的方面体现在各地民宿、短租等房屋兴起并得以飞速发展,受到旅游者的青睐,闲置房源得到充分利用,并满足了游客深入了解目的地文化和社交需求;Eatwith、Plenry和Feastly平台的建立体现了家庭厨房共享的兴起,使得“食”这一旅游要素发生改变;共享经济对旅游六要素中“行”影响明显,旅游者出行方式更为便利和多样化,其可以选择使用滴滴、Uber等专车或拼车服务,尤其是移动设备和APP的开发使用,使得出行更为便利;游的方面,Vayable、Trip4real、丸子地球等共享平台推出的目的地接待服务,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和深刻的旅游体验。

2.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工作方式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旅游”和共享经济深入发展,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模式。例如,一些下岗工人或家庭主妇可以通过小猪短租、途家和蚂蚁短租等平台向游客出租自己的闲置房屋,从而为自己提供自我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据统计,截至2015年,Airbnb平台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一亿两千万条房源信息,平均每晚有40万人住在Airbnb平台提供的房间里。这表明它将为社会提供大量兼职或专职的工作岗位。在国内,小猪短租网在北京、上海等全国13个城市设有分公司,房源覆盖国内130多个城市。这也意味着在这些城市里人们可以利用小猪短租网从事兼职或自我就业[20]。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人们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更加灵活多变,给予人们极大的自主权。例如,青岛的阳光车导,该平台提供导游和租车服务,一些旅游专业学生或者熟悉当地景点的市民都可以通过这种旅游共享平台,利用空余时间做兼职导游。

3.共享经济对旅游消费观念及环境的影响。

共享经济的飞速发展无疑将改变游客传统的消费模式,提高旅游资源及社会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并促使游客形成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观念。这既是“旅游+互联网”方式的体现,方便游客获得信息,降低消费成本,同时也培养了适度消费、个性消费的消费观念。另外,共享经济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要求,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是绿色消费的具体体现。2016年发改委、中宣部、科技部等十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发展分享经济,鼓励民宿出租、网络预约拼车,鼓励游客践行绿色消费模式。可见共享经济是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的探索;是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加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减少浪费和降低环境破坏的有效选择。

(二)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带来的挑战

共享经济切入旅游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挑战,因此,如何让旅游业在利用共享经济带来优势的同时避免其消极影响变得极为重要。

目前,对共享经济发展所面临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监管、诚信建立以及个人信息的保护等方面。唐清利认为共享经济会对传统经济产生冲击,提出通过“合作监管+自律监管”混合规制模式来规避其负面作用,推动共享经济发展[21];严宇以专车为例,分析了新常态背景下,专车类共享经济发展中所受到的制约,指出政府加强管理,转变管理思路是突破瓶颈的有效途径[22]。田明远认为共享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法律建设存在很大不足,尤其是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问题,构建与共享经济模式相配套的制度尤为必要[23]。随着共享经济的深入发展,对旅游业的产品、市场主体和消费偏好产生极大的影响,需要积极应对;旅游市场、产品都将呈现多元化发展且旅游的社交属性会愈加明显;旅游共享经济平台也会更加专业化与多元化,更多基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共享平台会涌现,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瓶颈,比如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政府监管的缺失以及诚信意识淡薄等[24]。很显然,社会诚信、法律监管和政府监督等是影响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EB/OL]. (2016-02-29)[2017-03-02].http://www.sic.gov.cn/News/ 250/6010.htm.

[2]中国新闻网.李克强:制定“互联网+”计划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EB].(2015-03-05)[2017-03-07].http://www. chinanews.com/gn/2015/03-05/7103116.shtml,2015.3.5.

[3]Benita Matofska.What is the sharing economy[OL/EB].(2013-08-07)[2017-02-10].http://www.thepeoplewhosha re.com/blog/what-is-the-sharing-economy/,2013.08.

[4]Spaeth J L,Felson M.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 tive Consumption: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J].American BehavioralScientist,March1978(4):614-624.

[5]褚国飞.“共享经济”或颠覆传统消费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8-25(A03).

[6]杨书培.中国分享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及可持续发展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5(13).16-17.

[7]冯艳茹.分享经济—互联网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商业新模式[J].时代金融,2016(6):204,211.

[8]罗云丽.旅游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运行机制与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14):174-176.

[9]李庆雷,娄阳.旅游共享经济的十个特征[J].党政视野, 2016(7):34-35.

[10]罗雨晴.旅游共享经济探析[J].经济发展研究,2016(11):184-186.

[11]罗岗.Uber引爆共享经济的三个内部兵法[J].中关村, 2015(9):24-25.

[12]寻空.共享经济将会渗透的八个行业[J].中关村,2015(9):26-28.

[13]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3):32-36.

[14]聂琳琳.沙发客的共享经济特征及启示[J].企业导报, 2016(12):13-14.

[15]韦海琼.共享经济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互动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11):147-150.

[16]杨秀侃、王美佳.基于共享经济的骑行文化传播及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11):28-30.

[17]李晓雪、赵亮.浅析共享经济视角下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J].当代经济,2016(31):17-19.

[18]赵铁.共享经济催生的商业模式变革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19]聂琳琳.浅议共享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5(31):250-251.

[20]郭为,黄卫东,余琴.旅游共享经济与非正规就业:对供给侧改革下就业问题的思考[J].旅游论坛,2017:1-9

[21]唐清利,”专车”类共享经济的规制路径[J].中国法学, 2015(4):286-302.

[22]严宇.新常态背景下共享经济的发展:优势、瓶颈与出路:以专车的发展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1):126-128.

[23]田明远.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6.

[24]曹丹.论共享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6-66.

(编辑:丁宗胜张雪梅)

The Impact of Sharing Economy on Tourism:A Literature Review

ZHANG Hong-x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

Based on the literatures,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cept and modes of the sharing economy,and after this examination reviews the tourism researches in the context of sharing economy to discuss its impact on tourism.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theories and researches of sharing economy in tourism are obviously insufficient,and that the domestic researches are at the preliminary stage,focusing on the 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s.Sharing economy has changed the tourism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ideas, and working mechanics to a certain extent.Sharing economy can stimulate the growth of tourism economy and promote reforms of tourism industry,but it may bring about problems such as dishonesty,absence of supervision and inadequacy of laws concerned.Therefore,more researches into the impact of sharing economy on tourism should be done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ourism sharing economy to benefit tourism industry and to avoid all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ssharing economy;tourism;influence;review

F 590.3

A

1671-4806(2017)04-0044-04

2017-05-08

张洪香(1990—),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规划。

猜你喜欢

旅游业旅游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