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千计划”实施与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2017-03-10张晓蕾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驻校公安院校教官

张晓蕾

(辽宁警察学院 人事处, 辽宁 大连 116036)

“双千计划”实施与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张晓蕾

(辽宁警察学院 人事处, 辽宁 大连 116036)

公安部颁布实施的“双千计划”是一项公安院校与公安业务部门之间的人员互聘制度,是突破历史局限的机制创新,也是公安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我们要全心全力解决“双千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境,转变陈旧观念,去除表面化,从细节抓起,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各自优势,确保“双千计划”实施的效果最大化。具体的途径包括转变教育理念、革新考核体系、推进校局合作、创新引入模式、建立科学规划等。

双千计划; 公安院校; 师资队伍建设

相对于学术型大学而言,公安院校是典型的应用型高校,它们以现实的公安事业需求为导向和背景,以培养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卓越警务人才为培养目标,力争实现公安教育与警务实战的深度融合。现实中,由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公安院校与警务实战之间一直难以实现实质对接。为了改变二者之间半脱离的状态,更好地将实践教学融入公安教育之中,全力实施“双千计划”,成为目前公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双千计划”概述

(一)“双千计划”的提出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的通知》(教高[2013]8号),公安部于2015年初颁布了《关于实施全国公安院校与公安业务部门人员互派“双千计划”的通知》(公政治[2015]105号)(以下简称“双千计划”)。“双千计划”可以理解为公安部实施的一项公安院校与公安业务部门之间的人员互聘制度,即从 2015至2017年,分批次选聘1000名左右理论基础扎实和实战经验丰富的公安业务部门骨干到公安院校任职驻校教官,承担公安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分批次选聘 1000名左右公安院校骨干教师到公安一线部门挂职或兼职,参与警务实战工作。“双千计划”的提出,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体现,是公安院校和公安实战部门校局合作的促进和提升。

(二)“双千计划”实施的原因

一是突破历史局限,实现机制创新的必然途径。长期以来,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公安业务实战部门二者之间脱节现象严重。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差别,公安院校和公安业务实战部门之间长期缺乏相互合作的运行机制。虽然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二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日益增多,但仍缺少制度性的规章政策。“双千计划”的实施将双方人员互派作为必须执行的政策环节,对公安教育和公安业务实战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方式。实施“双千计划”是加强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公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必要方式。公安院校的教学目标及培养公安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都需要依赖教师教学才能实现。实施“双千计划”,将实战部门业务骨干聘任到校,不仅丰富了公安院校师资队伍的实战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对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双千计划”实施的重要意义

双千计划”的实施,对公安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公安基层的业务骨干聘任到公安院校任职授课,他们打破传统的书本教学,更多的是将理论知识融合在他们切身经历的案件中讲授,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便于理解和吸收,也为专业教师革新了教学模式,转变了教育观念;骨干教师到基层部门挂职,亲身参与到警务实战工作中,丰富自身的经历和实战经验,提高自己的实战教学素质,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双千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深化了校局合作,实现了公安教育与警务实战部门之间的融合,为公安院校教师队伍的发展搭建了稳健的平台。

二、“双千计划”实施中的现实困境

尽管“双千计划”的实施对公安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观念困境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些公安院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不易改变,导致他们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和实践“双千计划”的真正旨意。一方面,有些教师不认可挂职,认为学不到实质性的知识和经验,不服从学校安排进行挂职,久而久之就缺乏专业化的实务训练,与实战相脱节;另一方面,有些公安院校落实“双千计划”力度不够。个别驻校教官聘到学校后不承担或承担很少一部分教学任务,很难实现驻校教官进课堂,从而使得驻校教官也很难融入到教师队伍中去。上述问题容易减缓教师队伍建设的速度,降低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率,进而阻碍公安院校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管理困境

“双千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对于互聘人员的选拨和聘任流程有一定的管控,而后期在聘任岗位上却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因互聘人员的档案关系均在原单位,对这些人的管理及考核仅仅保留在原则上的层面,以致实际中出现驻校教官忽略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随意变动教学计划和内容,无视学术科研等问题。此外,学校骨干教师对于挂职的热情也不高。一方面,公安实战部门对于挂职教师持放任的状态,缺乏工作上的具体安排及要求,很难真正融入到警务实战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公安院校现行的评价机制中,学术研究仍是学校对教师考核评价的最高标准,挂职锻炼则只占很小比重甚至不作为考核标准,从而导致了教师们重科研轻挂职锻炼。

(三)实施困境

“双千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应该是最棘手的。首先,驻校教官方面。虽然选聘任教的驻校教官都是来源于公安实战的重要部门或关键岗位,警务实战经验丰富,但他们并不熟悉公安院校的课程教学,也不擅长精准把握学生的心理及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且仅凭驻校教官单方面的课程理解和教学设计,很容易造成课程内容的偏失。再加之管理细则的不健全,驻校教官的出勤及课堂教学时间得不到有效的监督等等,最终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另外,由于驻校教官在选拔过程中多以自愿为主,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审核等工作,后期很容易出现驻校教官的不均衡现象,即有的公安系部或专业有2-3名教官,而有的却没有教官,这种不平衡现象存在久了,也会间接影响各专业的发展。其次,挂职教师方面。由于公安院校教师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的原因,进入到公安基层挂职后,也很难养成严格的上下班时间观念,其政治觉悟、团队观念等较实战部门的公安警务人员都偏弱,加之教师的挂职出勤全靠教师的自觉性,所以挂职锻炼的效果大多不太理想。

“双千计划”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公安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将促进公安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要全力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去除表面化,从细节抓起,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各自优势,确保“双千计划”实施的效果最大化。

三、深入推进“双千计划”,加强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途径

公安部实施的“双千计划”对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非常深刻的启示。公安高等教育作为典型的职业教育,培养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战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又可称为“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重心。故此,应深入推进“双千计划”,加强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其具体途径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全面发展

“双千计划”的旨意在于培养卓越的警务人才。这就要求公安教育必须改变过去唯书本教育的思维模式,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战教育,积极运用校内外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战中,接受更多更好的警务实战教育。这就要求公安院校首先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不断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走出去”,积极进入到公安实战部门,让他们既能在实战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实现突破,又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到公安实战中,为警务实战工作建言献策;同时还要鼓励非科班出身的教师接受公安专业再教育,比如攻读从教公安专业的博士、到部属公安院校或公安机构做访问学者等等,实现理论知识的不断升华,促进专业教师的快速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发展,才能为公安院校的长足发展提供保障。

(二)革新考核体系,注重实践教学

归根结底,“双千计划”的本质是要增强公安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待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的适应和成长。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的强与弱,与教师的实践教学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公安院校与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一样,在教师考核方面,主要以完成教学课时量和学术科研成果为主,至于以何种形式教学、教学效果如何却无从追究,这样就容易导致教师为上课而上课,根本不注重实践教学。要想改变这种错误循环的状态,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教师考核体系,将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考察纳入到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中,且适当增加比重,让教师从思想上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另外,要规范教师挂职锻炼考核,将挂职锻炼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挂职锻炼期间可采取电话抽查和实地检查考核方式;挂职锻炼结束后,要求教师挂职锻炼的实战部门出具明确的挂职工作鉴定。同时,要加大挂职锻炼的科研成果的比例,还要将教师挂职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一项重要指标,促使教师在行动上积极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推进校局合作,实现共赢

按照文件精神,“双千计划”将于2017年年底结束。作为一种阶段性的政策,“双千计划”进一步加深了校局合作平台建设。公安院校要抓住这一良好契机,与已经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合作,从为公安高等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公安专门人才出发,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建立联合培养机制,确保教师挂职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更好的落实和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自觉利用校局合作平台和联合课题研究等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现有体制下,校局合作平台不可或缺,离开各级公安机关的支持和帮助,公安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只能是浮于表面。因此,全力构建全局性的校局长效合作机制,是当下公安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灵活多样,创新引入模式

“双千计划”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它打破了常规的高等院校唯学历、唯职称、唯专家的政策。不管年龄大小、学历高低、职位高低,只要是公安基层的在职警务人员,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通过审核,就可以聘任到公安院校任职任教,这就为公安院校的人才引入机制开创了全新的模式。我们应创新公安院校“双师型”人才资源的引入模式,因人而异,灵活处理,如针对业务能力特别突出的人员,可适当放宽其学历要求,针对平时工作任务比较繁重而执意来学校传授经验的警务人员,可放宽课下时间的出勤等等,探索建立灵活的聘任制度,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公安教育优秀师资队伍。

(五)建立科学规划,确保长期发展

公安院校要制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科学规划,细化培养工作安排,以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师资队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推移,固然有老教师退休和新教师的加入,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对师资队伍建设要有宏观的管理和掌控。公安院校要根据警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既要做到每位专业教师都能被安排到相应的公安机关得到挂职锻炼,发展实践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又要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在教师得到全面培训发展的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相应提升。

“双千计划”是国家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推动公安院校与警务实战的深度融合,实现警务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公安法制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公安院校要以“双千计划”为导向,以公安教育的本质是为职业教育为出发点,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公安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全心全力培养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战能力的师资队伍。

[1]王彦学.“双千计划”实施与侦查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功能耦合及启示[J].教学研究,2016(05):68-72.

[2]张继红.“双千计划”与法学实务人才的培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08):23-27.

[3]王立恒.公安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03)(下):200-201.

[4]王守忠.公安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5(04):15-19.

[5]邓晓鹏.浅谈公安边防部队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7): 167-168.

(责任编辑:朱春华)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huangQian Pla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Police Colleges

ZHANG Xiao-lei
(Personnel Department,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036, China)

“ShuangQian Plan”, enacted by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is a mutual employment system betwee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s. It is the mechanism innovation to break through historical confinements, and serves as the necessary wa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train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We will wholeheartedly solve various dif ficulties emerged i n t he pr ocess of pla n im plementation. To maximize t he ef fects of“ShuangQian Plan”, we shou ld di scard conven tional con cepts, erase th e superfici al, em phasizes th e details, perfect m anagement sy stem, innovate wo rking m ethods and exert respective advantages. The specific m ethods include changing edu cation concepts, refo rming evaluation system, p romoting cooperation bet ween publ ic security co lleges an d b ureaus, innov ating recrui ting m odel, establ ishing scientific plan, etc.

ShuangQian Plan; police colleg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D631.15

A

2096-0727(2017)05 -0106-04

2017-05-10

张晓蕾(1985-),女,山东潍坊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师资管理。

猜你喜欢

驻校公安院校教官
党委书记朱立杰慰问封控驻校一线教职工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动物入学也军训
影视艺术在公安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探索
教官之吼
尴尬
广州:97中有这么一批“驻校社工”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驻校诗人”在中国: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