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拿什么留住你,我的员工

2017-03-10孙世杰

航运交易公报 2016年45期
关键词:货代公报用人

孙世杰

继《小货代的大烦恼》后,再次研讨中小型货代企业遭遇的现实难题。这次《航运交易公报》记者把眼光投射到货代企业的人员流失上

记 者从3月开始以观察员的身份对上海市内数十家货代企业进行调研,其中员工数量在50人以下的微小型和中型货代企业占调查样本总量的83.87%。截至发稿,这些货代企业的人员流失比例达9.29%,如果以年为单位计算,该比例为13.94%,且企業规模越小,流动比例越大。更为极端的案例是一家6人规模的小型货代企业上半年有3人离职。值得注意的是,记者采样期为3—11月(未包含春节前众多“捞完年终奖走人”的案例),因此,13.94%的年流失率还未能完全反映中小货代企业人员流失问题的严重性。

员工流失比例增高,将造成企业用人成本高企,更加棘手的是,企业经理在用人市场将面对更多的“90后”甚至“95后”这样的新生代——他们的心智更活泼、心态更活跃、心思更活氛……经理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经理,我想对你说……

小J,女,1992年生,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2015届外语专业毕业生,去年8月开始从事货代工作,就职于一家10人左右的小型货代企业,担任商务专员。小J分别于去年年底和今年2月产生过离职念头,并于7月份“成功”离职,跳槽至一家以操作项目货物流为主的小型货代企业。对小J而言,第一份工作的生命周期大约就一年光景,她的职业轨迹也较具典型性。

小J向记者表示,自己是从安徽到上海“投亲靠友”学习和工作,虽然4000元出头的月薪确实不高,但由于没有房租等压力,而且之前工作的主要精力也放在摸索和学习行业门道上,所以收入并不是离职的主要原因。

小J认为:目前大学毕业生面对纷乱的社会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清楚各自的定位,一些与她同龄的同事都比较自觉地服从企业的“弹性工作制”——主动加班以应对短时出现的大单量。

当被追问究竟为何离职,小J表示,关键觉得原单位已没什么东西好学了。入职时,从事的是一线的操作兼单证,最初5个月里每天做的都是订舱、配箱、与报关的协调、联系车队和工厂等事务工作,还要给其他同事打打下手。“其实整个流程从上手到熟悉大概只要3个月(至少我这么认为),所以去年年底时,我提出了更换岗位以便接触到更多层面事务的请求。经理在认可我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建议我从事货代商务以便进一步转型到行内‘金字塔尖的货代销售职位。”

小J去年年底在原单位从操作兼单证正式转型为货代商务,负责为销售人员提供参考报价、联系和维护包括航运企业在内的服务供应商。听上去似乎“高大上”多了,但小J却认为这段经历苦不堪言:“销售人员经常抱怨提供的参考报价‘不给力,跳过我去直接询价,自己完全没有成就感;手头的供应商经常提出诸如增加提箱费等让企业营运成本陡增的要求,如果无法摆平,经理会认为自己没能力。”然而,跳槽后的小J又发现,东山有虎,西山亦然。此刻,小J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只有迷惘……

员工,请你听我说……

记者联系到了小J原单位的Z经理,得到的也是一声叹息:“企业越来越难留住人,哪怕在领导眼里值得重点培养的年轻人,他们也总希望企业能围绕他们转。”

Z经理向记者表示:“作为一家10人规模的小型货代企业,平均每月刨除非用人成本,能分享的利润额也就约11万元,这绝对是不多的一笔钱——因为还要考虑销售人员的提成,这已经成为企业用人成本的大头。像我们这样体量的货代企业,本也不指望优秀的年轻人能干多久,一方面的确是粥少僧多;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年轻人在学有所成后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有所斩获。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企业不可能一步登天地提拔年轻人去做销售,因为他们的存在与企业的营收息息相关。” (上篇)

猜你喜欢

货代公报用人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速读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信用证项下货代提单相关问题探讨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从公报解读2014
用人还需讲原则
境外贷代提单结汇风险
成吉思汗的聚才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