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科消化道疾病的治疗

2017-03-09段锦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喜炎儿科病程

段锦霞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锡林郭勒 026000)

浅谈儿科消化道疾病的治疗

段锦霞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锡林郭勒 026000)

目的 分析研究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以来收治的88例秋季腹泻患儿,根据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患儿加强临床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疗效。结果 通过临床检查88例患儿中,检出脂肪球(+~+++)18例;白细胞少许6例;粘液(+~++)2例;大便培养均未检出致病菌。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经过为期四周的治疗,通过临床复查发现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结合粪便、血液标本检测能明显提高小儿秋季腹泻的确诊率,在常规抗炎、感染治疗过程中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并结合患儿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儿科;消化道疾病;秋季腹泻;治疗;护理

小儿体质弱,受热、手冷都及其容易引起腹泻、发热等病症,尤其是腹泻较为常见,大多表现为拉肚子且大便像水和蛋花汤一样,无腥臭味,同天内腹泻高达十多次。该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发病高峰期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期间,不但给患儿带来痛苦,还不能补给身体所需营养,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我院近年来对秋季腹泻患儿在常规抗炎、感染基础上,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以来收治的88例秋季腹泻患儿,其中男童48例,女童50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为(8.5±1.2)岁,病程2~13 d,平均病程为(5±0.5)d。其中入院前服用蒙脱石散患儿8例,日常饮食习惯不良患儿33例,有伴有感冒患儿14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发烧、食欲不振、大便呈蛋花等症状,其中呕吐50例,发烧23例,食欲不振36例,大便呈蛋花状40例。随着病程增长22例患儿日渐消瘦,60例患儿并发一种以上的并发症。根据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两组患儿年龄、病程等各方面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立即取其粪便标本、血液标本送实验室检查,其中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其轮状病毒抗体,血液标本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测。主要特别注意是,抽取血液标本过程中,必须以轻柔的动作准确快速地完成检查工作,避免给患儿因疼痛哭闹不止,吸入空气影响肠胃和过度哭闹引发发热症状。88例患儿临床诊断均符合全国婴幼儿腹泻诊断标准。

1.2.2 临床治疗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等常规治疗,纠正患儿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并其维持酸碱保持平衡。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患儿加强临床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疗效。同时治疗期间慎饮食,忌辛辣生冷食物等,治疗7 d后均复查粪便标本、血液标本观察临床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选取患儿进行统计处理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 ±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t和x2对技术资料进行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

通过临床检查88例患儿中,均未检出脓细胞或(和)红细胞,其中检出脂肪球(+~+++)18例;白细胞少许6例;粘液(+~++)2例。大便培养均未检出致病菌。血电解质检查除9例低钠、6例低钙、4例低钾外,其余均未提示异常。18例血气分析检查,6例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2.2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情况

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经过为期四周的治疗,通过临床复查发现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秋季腹泻常病发与每年11月至次年1月,6个月-3岁幼儿最易发病,主要原因是因其自身抵抗能力低、影响不良,该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患儿一旦患病则病情严重、病程也较长。经临床资料显示,该病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病急且伴有鼻涕、高热、呕吐等症状。二是大便次数多,色白呈蛋花汤样,部分患儿粪便还带有脓血、粘液,无腥臭味。三是病程久的患儿伴有脱水症状,精神状态欠佳,烦躁不安。四是根据患儿自身体质病程可延长半月以上,部分体质较好、治疗及时的患儿5-7天可痊愈。秋季腹泻的临床治疗主要是以抗炎、感染为重点,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改药能清热解毒,止咳止痢,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小儿腹泻。

综上所述,儿科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发大多与患儿体质、平日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在治疗期间一定要结合临床检查设备确诊患儿病情后对症治疗,同时还应根据患儿情况给予必要的护理。

[1] 蔡秋生,何美娜,叶彩霞.经方治疗小儿迁延性秋季腹泻26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3,9(05):28-30.

[2] 袁卫华.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秋季腹泻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21):157-157.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4

B

ISSN.2095-8242.2017.32.6180.01

猜你喜欢

喜炎儿科病程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