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亲近社会社会弘扬书法

2017-03-07个三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牌匾书家题写

2016年初,我搭乘自媒体时代的快车,在“个三文艺批评”微信公众平台上,以一个普通文艺批评者的身份,发起“‘百城万牌书法公益行”活动,联合、聚集全国各地的书法家,免费为世界各地华人公益题写各类牌匾。该活动陆续吸引了全国各地诸多书法名家参与。通过近一年的运作,共为社会各界题写各类牌匾300余块,活动倡导的价值导向与活动本身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最近,一直给予本活动默默关注与支持的《艺术中国》杂志主编曹隽平先生,特邀我对本公益活动作一回顾与介绍,借此机会,正好整理一下活动的有关情况,向社会各界作一汇报。

活动缘起:传统文化的悲悯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以来,至今各种书法展赛持续不断,书法家队伍不断壮大,各类书法专业报刊五花八门,各大院校“硕、博”不断出炉,“书法名城”竟相绽放,拍卖行里的书法拍品屡创佳绩,书法大款不断涌现,各类书法活动不断增多……沐浴书法“盛世”之光辉,“盛世收藏”的概念也流行起来,许多书法人也开始自矜起来,艺术与市场充分接轨。

面对这一切,作为一个文艺批评者的我,却有另外一番忧虑:在乡村,会诗联、书法的“老夫子”少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享受“上座”之尊贵待遇,变得可有可无;在城市,大江南北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然而从一个城市走到另一个城市,其“模样”却都长得差不多……这一切,都似乎在述说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人们在匆匆中趋同,少了那份优雅、闲适与自由,空气中无一例外地充满了金钱的味道,各式灵魂在城市、乡村的上空漂荡,无所依傍,中国式的“诗意”生活与栖息变得遥远、虚伪起来,支撑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已松垮。

如何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重新筑牢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而不让它成为当前所谓少数“精英”圈子的雅玩。接地气,的确是一个问题。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各大剧院所谓的各类“晋京”式汇演,都停留在一定的圈子里,某部分人享受、点赞完,便“功德无量”,与支撑起社会的广大普通民众并无多大关系;一些保存较好的名胜古迹,则被资本圈地,成为有钱人的私家花园,或“中产阶级”或“官费”接踵践踏的地方……作为一个书法篆刻家与文艺批评者,面对诸多社会现实,我始终在想:能不能想办法从书法上找一个突破口或切入口,让高雅的书法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百姓服务,为现代社会与经济服务,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注意到每逢春节,各地也有书协组织的向百姓赠“福”、送春联之类的活动,或其他相关活动,表面形式都高大上,但影响却十分有限,更多的是赚个“政绩”与宣传。联想旧时城乡浓厚的文化氛围,我发现各类牌匾无疑起了至關重要的视觉与熏陶作用。牌匾,是颇具特色的书法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是展现中国书法魅力的最好媒介,如能在现代城市与乡村中得到推广、普及,无疑将提升城市文化的视觉品位,营造良好的书法传统氛围,也将极大地唤醒、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与崇敬。

有了这个思路,我于是再观照当下的书法与社会现状,发现当下很多书法家与社会是存在诸多隔膜的,一方面,有牌匾请题需求的人,找不到好的书法家题写;另一方面,诸多书法家也与牌匾请题需求者之间,也存在对接障碍问题,即便一些需求者能找到某“名家”,该“名家”也多会考虑面子与润格等问题而作狮子大开口,不是资金实力雄厚的需求者,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广告公司一整了事,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现在城乡间挂的牌匾几乎是清一色的美术字。如能通过公益的方式,在书法家与牌匾需求者之间搭一桥梁,上面的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于是,活动的源动力与基本思路就形成了。

活动设计:各方利益的尊重

首先是活动的名称,我想至少在一百座城市题写一万块牌匾,也就是一座城市至少有一百块,于是起了“百城万牌”的名称。“百城万牌”只是一个概数,更多的是指“书法公益行”活动要有一定的普通性,也就是说,活动要达到的效果是:如果有人需要制作牌匾,就会想到有这么一个平台,有一批有影响的书法家可为其提供公益书写。然后,就是确定本公益活动的宗旨“书法亲近社会,社会弘扬书法”,基于两个点,一是书法家要主动亲近社会,那就是要走出圈子,以较低的姿态走进社会生活;二是要达到社会弘扬书法的目的。在宗旨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流程与环节:首先在平台上发布每个公益书家专题介绍,包括照片、简介与作品等,供牌匾请题者自由选择,如果某个请题者选择了该书法家为自己题写牌匾,该书法家则根据牌匾请题者的要求题写好牌匾,并拍摄清晰照片发给我,照片必须满足放大制作牌匾的要求,然后请题者根据照片制作好牌匾后,再拍摄清晰的实物、实景照片,在“个三文艺批评”微信平台上发布,最后由我通知牌匾题写者给请题者寄送原作。这样的一个流程与环节设计,主要考虑请题者必须是牌匾的真正需求者,同时也必然是某个书家的粉丝,而不是一般的收藏者;另一方面,请题者制作好牌匾并悬挂后,对题写牌匾的书家也是一个宣传,同时也是对书法艺术的一个宣传,更是对传统文化氛围的一个营造。我以为只有这样,才不悖活动的初衷,才能达到效果。

因为这样的一个活动,是以民间公益的形式来展开的,首先需要每个参与活动书法家“以爱心、诚信、自愿为基础,认同本公益活动的价值、意义与规则”,于是我将这些写入了活动内容;另外,我考虑本活动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达到效果的,肯定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推广与发展期,至少要通过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有点模样,毕竟中国真的太大了,牌匾的需求市场也很大。我还考虑到一些书法家各自不同的情况,不一定能够长期进行公益性书写,于是又设计了以年度为服务期限,年度期满时,书法家可以选择退出,或者选择继续参与活动,这样,书法家就有了更多的、自由的选择权。

活动过程:价值传播的忧喜

活动一经发布,首先在身边的书法圈中,得到了刘世勤、周军、李建人、易志斌、苏桂长、罗华斌、刘放灿、刘雄波、刘建平、刘翼军、颜友生、胡成钢、蔡安顺、朱云鹤、萧日俊等诸多书法友人的支持,他们相继主动报名参与,给予我很大鼓励;我还有意识地向我曾任媒体编辑时结识的一些有影响的书法家发出活动信息,如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李彬先生,中国书协理事、北京市书协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东城区书协主席刘俊京先生,南京著名青年书法家陈克年先生,重庆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家益先生等,都颇为认同活动价值,欣然参与、支持活动;另外,为了推广牌匾文化与本公益活动,我还先后整理的康有为、何绍基、于右任、陆俨少、郭沫若、李可染、沙孟海等十余名近当代著名书法家的牌匾专题,在平台发布后,受到广泛关注,并为一些报刊所借鉴与借用。接下来,湖南省书协副主席胡紫桂先生,山西省书协副主席王志刚、冀卫东先生,云南丽江书协主席王法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艺术硕士魏春雷先生,文学学士、佛学硕士、书法博士、宗教学博士后、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书法学科带头人李逸峰先生,湖南永州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玉波先生,中国文联文艺创作扶持项目评审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书协党总支原书记、展览部主任吴震启先生等一批在全国或地方有影响的书法家也相继参与进来,其中李彬、胡紫桂、梁厚能、王法、赵子牧、尤福初等书法家更是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本活动大力鼓与呼,传播活动价值与理念,做了大量幕后工作,如胡紫桂主席又邀请了中南大学硕士导师、书法博士后向彬,山东著名青年书法家翟卫民等书法家参与活动,这让我信心与动力倍增,也让我益加敬重这些不计名利、充满爱心与正能量的人。也正是由这时开始,让我感觉到了此项活动已是一份沉甸甸的、必须担当的责任。

随着公益书家队伍的不断壮大,各类推广、沟通、编辑等工作量不断增大,这些,我都要在业余时间内完成,无任何报酬,忙的时候,甚至希望活动的节奏能慢点,但这种想法都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纯粹公益性的付出,是否应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估计在一些参与活动书家的心里,也仍然存在一些疑问的,少数人私下也对我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否应该对牌匾也进行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的区分?为此,我在本活动公益书家微信群里公开征求大家意见与建议,大多数书家都参与了这次大讨论,记忆深刻的是,公益书家翟卫民先生作最后发言:“既是公益,就是拿手艺奉献社会,那样就别考虑小利了!所以就是免费,不管对象是谁!早两年大名头的也做过免费的,只是现在太忙太值钱才不写了。洪武书记一直免费,只是一般二般求不到他。”在我看来,翟卫民先生的发言是广识下的通透、淡泊下的豁达,有一锤定音之感,应该是得到诸多公益书家认同的。

这场内部讨论,达成了三个成果:一是所有参与书家在价值观念上进行了一次碰撞,在认识上得到一定提升与融通;二是根据请题牌匾的内容,本活动将牌匾划分为公益性牌匾与非公益性牌匾,对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牌匾,每个参与活动的书家均承诺免费题写,对营利性的非公益性牌匾的书写,书家可以选择适当收取一定费用(不作为书家的润笔标准)或免费,最终,绝大部分书家均选择了全公益免费题写;三是我将群内讨论发言原汁原味地整理成《由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牌匾题写引发的讨论》,并在“个三文艺批评”微信平台上对外公开发布,客观上也成了对本公益活动价值、理念的一次最本真、最生动的传播。

当然,还有许多未参与或准备参与活动的书家,时有私下与我讨论公益应该是政府的事,书家没有责任、不能免费书写之类想法,对此,我只能说本公益活动的基本思路不会变,“爱心、诚信、自愿”是书家参与本公益活动的关键前提条件。令我最遗憾的是,有一个自愿报名加入活动的书家,在接受牌匾题写任务后,拖拉很长时间没有题写,问询之,则回复说在外地,也不说何时能题写好,于是,我只好隔一段时间,则催问其题写好了没有,最后发现我被其拉黑了。之前,不认识此书家,活动中,本人也未有任何得罪其人的地方。虽然我可以找到此人电话,但已没有打的必要。不得已,我在公益书家内部群公布了此事,征求大家的意见,在一片谴责声中,有与其相识的人建议我不必与这种人计较,由他去吧!念其也参与过活动一段时间,我对此事进行了冷处理。

尽量统一参与活动书家的价值认同,只是事情的一方面,活动最终要与牌匾请题者进行互动,也就是说,请题者的素质如何,也是考量活动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我发现遗憾常有,尽管我一再要求每个请题者必须认真阅读活动流程与规则,但仍然有一部分请题者得到书家题写的作品照片后,迟迟未将牌匾刻制好,每次催促,都回说会抓紧时间制作,我宁愿将这部分请题者称为伪需求者,暂时也不愿将其归入恶作剧的行列。

公益书家与牌匾请题者的不诚信行为,虽不是主流,或者说只是极个别人的行为,但都会对供需双方及活动本身造成伤害与影响,而活动本身对此又不可能有任何强制性措施来约束。为此,我至今还在酝酿,要不要在适当的时候,将一些不诚信的行为人,在活动平台上进行一次集中曝光。我相信,无诚信的人,应该是要遭到社会唾弃与谴责的。

由于本公益活动平台的搭建,是以一个开放、互动的模式来推进的,一方面,我个人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传播活动的相关消息与帖子;另一方面,在活动规则中,要求每位参与的书家与请题者,都在自己的朋友圈或相关微信群传播活动信息,至少要对自己的专题帖子进行传播,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互动与运行机制,事实上,绝大部分参与者都能积极、主动地传播活动帖子与相关内容,这为活动的快速推进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活动中仍有极少数人不太愿作为,其中可能有名人的无奈,以及我不好揣测的其他原因等。

诚信相对于不诚信,总是正气与主流,也是令人敬佩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书协副主席、研究生梁厚能先生,是一个很难得的理论兼创作型的书法家,书法理论文章散见各大专业报刊,著有《书法湘西》等专业著作。年中,厚能兄还私言其本年度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书法导报》《书法报》等全国各大专业性报刊上,均发表了理论文章,我可以想象其勤奋与辛劳,其外,厚能兄还策划了许多书法活动,为湘西的书法事业做出了诸多贡献。一次,他小心翼翼地跟我说,想在湘西建立一个名家书法长廊,想请参与本活动的公益书法家参与书写,不知道可不可以,我说由我在内部群里与大家商量一下,采取自愿报名、参与的形式,结果得到几乎全体公益书家的一致认同,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直到下半年一天,我接到一条信息,是厚能兄的妻子用厚能兄的微信号发过来的,言厚能兄已住院治疗,病情很严重,碑廊工程可能无法再操心了。真是人有旦夕祸福,相对出现这样的事,我以为碑廊之事就为小事了,然后就想通过公益书家的力量为其传达一点温暖与心意,即被拒绝。又隔了一段时间,厚能兄从微信里发来华斌兄与我应邀为其书写的刻碑实物照片,并语音留言已转院长沙,声音听着就吃力,一个词一个词,竭力地,让人心头直打颤,我说“兄现在治病最重要,这事就不必管了”,他说“我好不了了……这是我做出的承诺,我必须做到!”我只能要他放心,多休息,等病好了之后再说。短暂对话后,我至少有二十分钟无动无言。遇上这样的道友,这种担当与诚信,除了感动,还能说什么呢!

还有一个价值问题就是书写风格影响请题者的选择。活动将所有书家资料置于同一平台,由牌匾请题者自由选择书家,是活动的规则,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一些书家的题写任务相对偏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该书家的书法受到大多数请题者的欢迎,但这种趋势,对调动所有公益书家的积极性,却是一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一直没有得到一个理想的解决思路。

活动影响:意义深远的肯定

本公益活动推出近一年时间,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受到文艺界的广泛关注,上至中国文联,下至部分省、市书协领导,以及普通书法作者都给予了普遍关注,给予活动题词,或参与具体题写牌匾的活动。时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夏潮先生为活动题词“书法服务社会”“书法美化城乡”;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原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先生为活动题词“弘扬传统文化”;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巡视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李培隽先生为活动题词“弘文焕彩,厚德流光”;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书协刻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理事潘文海先生为活动题写 “书法亲近社会,社会弘扬书法”;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湖南省书协主席鄢福初先生为活动题词“翰逸神飞”,《中国书画报》、云南网等报刊和网站对该活动给予了充分关注与报道,《书法报·书画天地》主编兰干武先生提出可以与本活动合作,由我先提出思路,共同推进活动(因事多,憾具体思路一直没有形成),有评论家甚至认为“这样的活动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广泛深远的示范意义,应该得到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的联合表彰”。

“书法亲近社会,社会弘扬书法”,就是要弘扬传统文化,传递社会价值,那么共同的、更高尚的人生价值观,才能突破世俗名利之缚,凝聚人气,激扬志气,恢弘正气。目前,已有遍布全国16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的70多名书家,自愿参与到“‘百城万牌书法公益行”活动中,这些书家就是一颗颗传播传统文化的种子。当我看到公益书家的作品经过平台,最后被制成牌匾悬挂起来,直接服务于社会时,当我听到请题者一声真诚的“谢谢”时,内心颇感欣慰。

“‘百城万牌书法公益行”现在还很“幼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多具有共同价值观者,以及社会各界给予关注、支持。我作为一个策划者、做基础工作的搭台者,虽然牺牲了许多,但想到活动本身的意义,与各位公益书家、师友们的支持与期待,我便有责任,将活动继续坚定地开展下去。

2016年12月25日于乾丰堂

(作者个三,本名李哲,书法篆刻家、文艺评论家、《艺术中国》特邀編辑)

猜你喜欢

牌匾书家题写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初三
早期书法史著述 北窗读记
呼和浩特“统一牌匾”行动现大量神翻译店名
初三
俄一高校挂斯大林牌匾引纠纷
银行荣誉牌匾岂能“终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