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菜一汤”迎砚友

2017-03-07王鸿葆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铭文

王鸿葆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捧“十菜一汤”,恭迎砚友,一起来“聚‘砚文化餐”吧。

一、汉·三熊足青石研

尺寸:1、研盘直径14.3厘米,通高3.3厘米。

2、磨石上窄下宽,高3厘米。

这是汉代研磨器(简称“研”), 应有研盘、磨石、上盖组合而成。此研呈圆形三足式,有研盘和研石,研盘上有子母口,无盖。

研盘和研子由青石制成,色青,质坚,二者经久研磨,研面极其光洁,且有亮光。

三足鼎立于地,均为熊的立体造像,其气势和憨态,自然生动,风格古朴。用刀粗犷、简约,具“汉八刀”风韵。

堂面墨锈斑驳,气息高古。土浸、土斑开门,为出土物,应是东汉时期以熊作装饰的砚品。

熊,形体威猛,力大无穷,是勇士和力量的象征。将熊装饰在砚上,是“大汉厷风” 在砚文化中的体现。

可惜,研盖已轶,叹为憾事。

二、晋·三蹄足圆形陶砚

尺寸:径14.3厘米,高3.2厘米

此砚得于南昌滕王阁古玩市场。

砚呈三足圆盘形,敞口弧唇,胎色青灰,仿汉代铜洗式样塑制,上有三个不规则的支烧痕,烧造坚致适用。

因长埋地下,通体呈土黄色,叩之,砖瓦之音。

边唇稍高,砚心上突,内有凹槽,用蓄墨汁,便于蘸墨润笔。口沿外敝,外壁较薄,饰有一道弦纹,充满着生气。

做工规整、匀称,线条流畅、圆浑,外观可人。

底塑三只蹄足,呈三等角鼎立于砚底,平稳凝重。三蹄足未作装饰,淡雅清瘦,呈砚出晋人崇尚清淡的装饰特征。

砚体上下土沁、锈斑,古气盈盈,可知此系出土之物。

综合分析,此砚是西晋时期的陶砚。那时,石砚很少,作画、写字的文人,几乎都是用陶瓷砚研墨的。

三、南北朝·四足青石蝙蝠砚

尺寸:长16.5厘米,宽12.6厘米,通高11厘米

砚呈长方形台座式,由一块青石琢制而成。石色青灰,质理坚细。台座为砚堂,平坦无池,额头上高浮雕一三角形窠臼,和一只飞扑其上的蝙蝠。其雕刻粗犷简约,形象生动,有灵气。

底四角出足,四足之间以桥形相连。背部斧凿粗率,刀痕交错,如兽腹,如龟足,笼罩着古老神秘的色彩。

砚得于洛阳,当时,有人看假,说是“假东西” ;也有人看真,说是“东汉时的老古董”,砚上有蝙蝠,福从天上来。

综合分析,传世包浆、墨锈、旧气明显,应是南北朝时的制品。

可赏之处,是砚上的蝙蝠。制作者以奇妙的构思,美好的愿望,加之精妙的技艺,使这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了既有汉砚遗风又具南北朝石雕风格、外观威武逼真的蝙幅,令人赞叹。

四、唐·双足箕形银砚

尺寸:长10.9厘未,宽7.2厘米,高2.6厘米。

这是用白银制作的一方砚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得于湖北武汉,为藏友江之悦先生惠让。

回想当年得到这款砚时,江君一再相告:它是“汉代青铜墨斗砚”,后经人指点和鉴别,才知是唐代银质箕形砚。

砚呈扁长形,圆首阔尾,前窄后宽,中間圆凹,束腰,前后两端上翘,外表酷似农家常用的一种长形圆头土箕。

堂与池相连,同在一个斜面上,砚堂略向前倾,墨池凹进成凤池,下呈鹅腹之底。池底鼓出,与尾部梯形双足鼎力落地,凝重多姿,形态优美,颇有气势。

砚壁甚薄,线条流畅,从砚心到砚背,处处是“圆”是“弧”, 无一折痕,富有韵味。

做工精细,里外光洁,不见捶打、焊接痕迹,体现了唐代工匠高超的制银技艺。

土蚀、旧气、古色特征明显,掷地闻“卟嗒”之声。

综合分析,此砚极具富贵之气,应是盛唐之物。

箕形砚,是唐代的基本砚式之一,其中以陶砚、瓷砚、澄泥砚较多,石砚较少。

由于,唐代的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朝廷的皇亲国戚,都喜用金银器具,银质箕形砚也应运而生。虽然,银砚坚滑不能发墨,但可以显示其身份和地位。当时,银价昂贵,拥有者不会是一般的文人,而是王公贵族,是他们的赏玩之物。

这方唐代箕形银砚,问世已越千年,因存者极稀,而十分珍贵,它既丰富了砚林,又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唐代制银工艺的高度成就,是研究唐代制砚和制银工艺的可贵资料。

五、宋·歙石鹅形砚

尺寸:长19厘米,宽10.5厘米,高5.6厘米。

此砚采用歙州龙尾山眉纹石制作。

石色青莹,砚堂隐含黑色条状眉纹,石质坚润发黑,收藏界人士俗称其为歙州龙尾山的“黑龙尾” 。

砚作鹅形,鹅呈回首、曲颈、盘卧之状,鹅喙横亘于墨池上边,寓“保池护砚”之意。眼朝上看,神态平和安详。

四边侧内敛,砚体上大下小,整个鹅身为砚堂,颈部深凹为墨池,底为变异抄手,其形体优美、圆活、雅致。

造型简练,雕刻苍润,线条流畅,形态自然天成,砚友观赏后,戏言赞为“黑天鹅”。

歙石是中国砚材中的名品,其石色青莹,质理坚润,发墨利毫,纹理品种繁多,有罗纹、眉子、金星、银星、鱼子等诸种。清代学者徐毅在《歙砚辑考》中说:“歙石以眉子为绝。而眉子品目不一,要以石色青碧、石质莹润而纹理匀净者为精绝。”可见这款“黑天鹅”就是此种绝好的石头。

乍看,好似新砚。拿在手上,过细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敲一敲、听一听,见其有传世包浆、古气,局部有爆口和自然磨损痕迹,可知它是古代留传下来的一款眉纹歙石鹅形砚。

砚以鹅为装饰,起于何时,尚待考,从存世的实物看,宋代就有了。宋代鹅形砚,典出“王羲之爱鹅”之故事,它意涵着对书圣王羲之的学习品格和精神的崇拜,同时又彰显着宋代文人热爱田园生活、崇尚大自然的完美情趣。

此款歙石鹅形砚,创意独特,石美工精,集设计、石质、雕刻绝妙为一身,极具“南宋官砚”风韵,是宋代鹅砚中的优秀作品,也应是砚林中“文人砚”之佳作。

六、元·大司农制石狮砚

这方“大司农制石狮砚”,原为湖北藏家姚金星早年所藏。姚君买砚时,卖方说“是端石,是唐代大司农奉恩用的砚台,是官砚”, 所以,一直宝藏着。后来想卖,请人估价,来人都认为:砚是老砚,款也是老款。但有两处疑点,一是石质“不是端石,是红丝砚”;二是砚主人“大司农官名不对”,此官,唐代叫“户部”,主官叫“户部尚书”。因此,这方官砚,没人敢买。

1995年春,我有幸与姚君相识,得到此款铭文砚。

此砚用白石制成,长方形,长23.4厘米,宽16.6厘米,通高10厘米。

石色米白泛黄,质地坚润,砚体上,局部隐含缕缕红色丝纹。

砚面开圆形大堂,堂池相合,两边沿起线。圆堂受墨处,久经研磨已呈微凹之状,可见墨锈以及旋转式研墨痕迹。

砚首高浮雕一凶猛瑞兽——狮子,蹲伏其上,护卫着墨池和墨堂。狮子头大,两眼突出,张口吐舌,气势逼人。

砚形规整、古朴、厚重,堂堂正正。石狮雕刻拙中见精,形象生动,别具一格,富有“官作艺术”风韵。

平展的砚背上,有隶书铭文:“红丝血砚。臣,大司农奉恩制。” 十一个大字。

从包浆、旧迹、字口内自然生存的墓锈及气韵等方面考辨,铭文是“一眼”老刻无疑,决非现代人所为。

砚体上下,土斑、水锈、墨锈、墓锈等痕迹明显,应为早期出土之物。出土后,因流传时久,局部有残损痕迹。

综合分析,可以确认,砚具元代砚台的特征,是元朝大臣的用砚。从铭文看:

第一,它不是红丝砚。铭文“红丝血砚”四字,是因石中有红色血丝纹理,砚主人为此砚题的“砚名”。

第二,“臣,大司农奉恩制”, 说明这是大司农在官堂官案上摆放并使用的砚台。奉恩,不是大司农本人的名字,其表明狮砚,是奉皇上恩准后制作的,以示对皇恩的敬重和谢意。

在古代,狮子是百兽之王,是胜利者的象征,亦是皇權的象征。大臣们是不敢在自已官堂官案上摆放狮砚的,否则,会有犯上之嫌。

大司农,是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国家财政的集中统一管理、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立的全国财政经济大臣,为九卿之一。魏晋以后,至唐宋时期,大司农之权为户部(度支)尚书所夺。元朝建国后,元世祖忽必烈以汉法来治理国家,朝中的机构设置、权利分配、官员名称等都参照汉制,来改造蒙古王国,至元七年(1270),元朝中央设大司农,有力促进了元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这方大司农石狮砚,应是元代初期的制品,极为难得,是研究大司农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七、明·项子京诗文鹦桃形端砚

砚用端石制琢而成,砚体长17.5厘米,宽13.6厘米,高3.2厘米。

石色深紫泛青,质理坚润细腻。呵之有水气,掂之有压手感,叩之闻瓦木之声。

砚呈桃形,二面有工。堂面浮雕一鹦鹉双翅抱桃,与翻卷的桃叶相合构成砚体,中间开墨堂与墨池。鹦翅上的羽毛和桃叶上筋脉,刻画细致灵动,形体规整雅致,有富贵气。

砚体有两处铭文:

一处在砚背,有项子京的行书七言诗:“正变上窥仓籀法,流源旁制古今文。雕虫合是壮夫事,目论吾嗤扬子云。项子京题。”三十二字铭文。

另一处在左砚侧,有黄易的隶书:“古砚不容留宿墨” , 后有行书“小松”二字落款。

两处铭文,均为“一眼”老刻无疑。

砚体上,传世包浆、旧气痕迹明显,具明砚特征。

综合分析,可以认定,砚的原主人是明代收藏家项子京,后来,为清代篆刻家黄易得到。

(此砚介绍详见本期《一方名贵古砚 两位文化名人》一文)

猜你喜欢

铭文
《文心雕龙》与《文选》铭文研究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青铜祭曲
西周时期文字浅说
《左传》在考古中的重要作用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由应公鼎及相关诸器铭文论应国曾立武王庙
和县馆藏铜镜赏析
读中山王铭文札记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