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医“治未病”在亚健康防治中的作用

2017-02-27何建国王瑞超谭晓蕾

河北中医 2017年9期
关键词:治未病亚健康状态

何建国 王瑞超 谭晓蕾 丁 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二五六临床部综合内科,河北 正定 050800)

浅谈中医“治未病”在亚健康防治中的作用

何建国 王瑞超 谭晓蕾 丁 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二五六临床部综合内科,河北 正定 050800)

亚健康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亚健康的防治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采取内养外防的各种手段,调摄情志、顺应四时、起居有时、饮食有节、防劳固精、动静结合,从而达到人的神形合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中医“治未病”对防治亚健康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未病;健康状况;中医预防医学

近些年随着人们文化知识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亚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强。有关文献报道,亚健康检出率在20%~80%,即使按最低估算,我国也有庞大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1]。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状态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而中医“治未病”传统优势正在凸显出来。中医“治未病”思想对防治亚健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对阻止其向疾病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兹将中医对亚健康防治的作用进行初浅探讨如下。

1 亚健康概述

亚健康是20世纪80年代由前苏联学者Berkman提出来的,它是介于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状态[2]。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身体无器质性病变,但身体上有功能性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3]。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症状,而且也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整状态”[4]。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关系和家庭负担的诸多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人正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亚健康在临床症状表现上属于医学领域的问题,但从整体上分析,它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因素及自身体质密切相关。亚健康过程有着较大的时空跨度,对它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若干问题还有待于探索[5]。由于人们在贫富、年龄、适应能力、免疫力、社会文化层次及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也错综复杂,引起亚健康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生活无规律、饮食不平衡、吸烟、酗酒、人际关系紧张、长期脑力或体力劳动超负荷。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活力、反应能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6]。经过先进的临床检查手段仍不能明确疾病诊断,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的感觉和症状,诸如表现出虚弱、易感冒、疲劳、消化不良、纳差、抑郁倾向、焦虑倾向等综合症状,以及便秘、失眠、记忆力下降、疼痛、性功能低下等。亚健康人群大多集中在25~55岁,而且存在低龄化趋势。由于学习紧张或工作压力,缺少必要的运动锻炼,合理营养饮食的欠缺,不良的生活习惯,网络游戏的痴迷,甚至学龄儿童也出现了头晕、头闷、失眠、周身疲乏无力等亚健康的表现,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警觉,防治亚健康已刻不容缓。

2 增强忧患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医学领域有关忧患意识的记载甚多,如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到“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7]。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中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然成为中国历代仁人志士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警示格言。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后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8]。《景岳全书·传忠录·中兴论》曰:“故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然而修理之说,亦岂易言?修国家,良臣不易;修身命,良医亦难。”[8]张景岳为中年时期的预防保健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纵观至今,人们尚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人的自然寿命,谓之“天年”,何以世人有能尽其天年而终者,亦有半途而夭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已向世人敲响了珍爱生命的警钟。南朝齐梁时名医陶弘景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人的性命长短与自身养护关系密切,若平时能加强身心修养,重视生活禁忌,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摄,就能使身心处于健康状态,防止疾患萌生[9]。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它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一种状态,既可向健康状态转变,也可向疾病状态发展,这一双向性的演变取决于自我保健措施和自身免疫力水平的强弱,以及医疗干预措施是否到位。中医“治未病”的宗旨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使人达到阴平阳秘的一种健康状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防重于治的重要性。中医“治未病”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当前医学面临着诸多忧患问题,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亚健康人群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严重影响着国人的健康水平,为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新理念,已经成为改善大众健康状况,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负担的当务之急。

3 “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

“未病”是相对“已病”而言,是指没有疾病的健康状态,即所谓的“平人”[10]。人体健康的标准是阴阳平衡,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达成一种和谐而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11]。中医“治未病”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的积累及经验总结,它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及瘥后防复4个方面。其中未病先防为首要原则,同时也是中医学预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亚健康主要涉及中医“未病”中“未病之病”及部分“欲病之病”,而余者都不应是亚健康概念所涉及的对象[12]。从中医学角度看亚健康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劳倦过度、耗伤正气而致阴阳气血失调、经络不畅、脏腑功能失常,但尚未达到疾病的程度,即所谓的“未病”或“欲病”。中医“治未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经》中把主张“治未病”的养生放在了首要位置,是寓有深意的。未病先防主要是采取内养外防的各种措施,对人体气血、神形进行调摄,安神定志,健康形体,固摄精气,以及避风寒、防酷暑、畅情志、慎起居、节饮食等,使正气保持旺盛,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让机体保持在健康状态[13]。从中医“治未病”的整体观念出发,防治亚健康应先从调理情志、顺应四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动静结合、防劳固精等方面入手。

3.1 调摄情志 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影响着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倘若长期持久精神压抑、情志不畅,将会导致心理障碍倾向,内分泌紊乱,甚至会引起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精神愉悦、心情舒畅,气血调和,从而可有效地预防亚健康或疾病的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身体的调养重点在于养神。《素问·痹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心神安静,其精气日渐充实,形体随之健壮,而心神躁动,精气日益耗损,必然会使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也会导致形体早衰。而养神的实质在于养心,心静,首先要少私寡欲,知足常乐,心胸豁达,谦和忍让。养生必先养德,德的核心是做善事,荀子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情志的调摄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它与个人脾气禀性、阅历、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及对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医者耐心的心理疏导、心理卫生知识的传教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巴黎宣言》所说:“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好的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把病治好的医生”[14]。情志的调理可通过学习、娱乐、交谈等方式来消除内心的悲愤、忧愁等不良情绪。养生应调心养性,以德为本,安抚情志,抑制不良情绪,戒贪欲,常知足,如此方能保精养神,使身心处于健康状态。

3.2 顺应四时 《灵枢·邪客》曰:“人与天地相应也。”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正所谓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即人体的生理的适应性反应。当超越了生理适应性反应的范围,就会出现病理性反应。因此,强调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很大,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腠理开泄,汗易出;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少汗而多尿。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多选外出郊游、踏青登山,使神志随着春天的生发之气舒畅活泼。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保持心平气和,既要防暑,又不可贪凉,夏季运动应适当,过度的运动必然损阳气。秋三月,此谓容平,早睡早起,使意志保持安定,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冬三月,此谓闭藏,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应避寒就温。晋代名医葛洪提出“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15]。强调夏季也不能太贪凉,否则会伤阳气,冬季要早睡晚起,以待阳光。顺应四季的气候变化,调理自身的生理反应状态,使身体保持在健康状态,严防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3.3 起居有时 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人体阳气白天多趋于表,夜晚多趋于里,反映了人体在昼夜阴阳的自然变化过程中,人体生理活动的适应性变化。如果违背了人体与昼夜阴阳的自然变化规律,即超出了人体生理的适应性,就会出现生理功能异常,或免疫力下降,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或引发疾病。正如葛洪所提出的“卧起有四时之早晚”。《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特别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熬夜,保持精神饱满,若起居无常,久而久之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必然会导致亚健康状态。

3.4 饮食有节 葛洪指出“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说明节制饮食对人体健康意义重大[16],五味均衡合理的饮食,即酸、苦、甘、辛、咸均无偏嗜,又无不及,各脏腑气血都能得到调养,阴阳五行之气调和,故而疾病不生。金元医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茹淡论》中说:“若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之补阴之功,以补人体之阴精,而助人长寿……人之所为者,皆烹饪调和偏厚之味,有致疾伐命之毒。”[17]《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强调人的营养来源于食物的五味,但同时也会伤于五味。不良的饮食习气,不健康的生活习性,挑食、强食、过饮也是普遍现象,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肥胖病、高尿酸血症、肠癌等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诸多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大量食用肥甘厚味有关。另外,饮品安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科学饮食,合理起居,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避免亚健康的重要措施。

3.5 动静结合,防劳固精 《吕氏春秋·达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活动的门枢不会虫蛀。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活力。孙思邈提倡“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18]。提倡动静结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意、气、体三者紧密配合,才能炼精化气生神,内养脏腑气血,外壮筋骨皮肉。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7]。而现在人们把电脑、手机视为娱乐的工具,长时间消磨在网上,致使精神疲惫,面色缺少了应有的红润,也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劳逸应适度,过于疲劳,有损于精气。“劳”包括形劳、心劳、房劳等精气的劳损。健体强身,重在平时,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强健的体魄是靠平时的积累。人的精气的充足是健康的保证,防劳固精,加强运动锻炼,劳逸结合,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根本保证,正如张景岳所倡导的“中年修理,再振根基”。

3.6 针灸推拿,中药调理 针灸在治未病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孙思邈用针刺耳前动脉和风府穴来预防中风,并且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认为经常艾灸足三里,可起到养生保健作用[19]。推拿是疗效确切的亚健康干预方法,其在躯体性亚健康的康复治疗中效果尤为明显[20]。亚健康属于中医学中的“虚证”“郁证”“湿热证”“虚寒证”等,如脾胃虚,常表现为神疲乏力,腹胀腹泻,消瘦纳差。可选用健脾消食的中药给予调理,也可选用“食疗”的方法。《千金要方》指出:“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在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中,若有较明显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的,可以适当选用西药,但以中医辨证调摄的方法进行干预是最佳的选择[21]。

4 结 语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精髓和特色,是中医学博大精深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学术思想之一,是中医预防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治未病”显现了未来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在构建健康医学新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和21世纪医学目的调整的方向一致。当前,亚健康状态在我国占有人群较高,严重影响国人的身体素质及健康状态,给个人、家庭、社会及工作都带来负面影响,消除亚健康已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新理念是每个医疗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治未病”对防治亚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广大的中医临床工作者应传承中医“治未病”思想,推动中医学术不断发展壮大。

[1] 赵晖,梁媛,王筠,等.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现状与思路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5):717-719.

[2] 盛海斌.浅谈亚健康的中医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7):136-137.

[3] 王立军,张霁,刘金五,等.浅谈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调控血管亚健康状态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4,31(2):101-103.

[4] 张勉之,张大宁.中医学与“亚健康”[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1):1-3.

[5]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

[6] 田明,张国霞.中医“治未病”与当代“亚健康”[J].吉林中医药,2011,31(10):925-926.

[7] 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方[M].北京:中华书局,2013:118-120.

[8] 张景岳.景岳全书精华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9,24.

[9] 彭锦,胡镜清.古代名家这样养生[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3:42.

[10] 郑哲洲,黄守清,尹莲花.《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探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9):133-134.

[11] 万娟.论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J].当代医学,2015,21(27):162-163.

[12] 倪红梅,何裕民,沈红艺,等.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8):750-751.

[13] 赵登科.中医治未病基本原则及方法探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9):48-49.

[14] 王庆其.《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78.

[15] 葛洪.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今译[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22.

[16] 陈虹,魏永明.略论晋代岭南名医葛洪养生之道[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3):673-674.

[17] 庄爱文,李晓寅,王英,等.朱丹溪治未病学术特色[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12):867-869.

[18] 言生,李雨.历代养生泰斗谈养生[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28.

[19] 孙悦,丁成华,方华珍,等.浅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防治中的意义[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1):4488-4490.

[20] 古丽巴合提·扎卡力亚.谈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干预措施[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193-194.

[21] 李力,薛晓琳,徐雯洁,等.“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08,27(1):76-77.

R21

A

1002-2619(2017)09-1402-04

2017-07-18)

(本文编辑:李珊珊)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9.031

△ 通讯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老干部科,河北 石家庄 050082

何建国(1960—),男,副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杂症。

猜你喜欢

治未病亚健康状态
状态联想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