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发展儿童语文思维力

2017-02-26江苏海门市三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杰奎琳思维力蜡烛

江苏海门市三和小学 茅 玲

聚焦核心素养,发展儿童语文思维力

江苏海门市三和小学 茅 玲

聚焦核心素养,儿童语文教学将从“知识取向”转向“素养取向”。当务之急是发展儿童的语文思维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儿童积极问学、主动探学、深度研学,让儿童经历由“渔”获“鱼”的学习历程。

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思维力

基于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人类的“智本”将超越“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作为基础性的语文教育也必须实行“转型升级”,从“知识取向”转向“素养取向”,尤其是“核心素养”。关于核心素养,众说纷纭,最具影响力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五大支柱说(求知、做事、共处、发展、改变)。

立足儿童语文的学科特质,聚焦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发展儿童的语文思维力。因为一切的文本认知、理解、想象等活动都是在儿童的思维转换下实现的,语文思维力是儿童语文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标识。

一、问学:激活儿童语文思维力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儿童语文教学要由“学问课堂”转向“问学课堂”,引导学生自问、互问、他问,以问引思、以问促学,让学生敢问、善问、乐问。 通过“问”,开掘儿童的思维深度、扩张儿童的思维广度、增强儿童的思维厚度,提高儿童的思维效度。通过“问”,让儿童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笔者让学生们课前展开“先学”活动。课始,在笔者引导下,学生们通过初读课文,在各自的预习单上,写下了各自基于“前阅读”的问题:

(1)中尉、少校分别是什么军衔?(刘阳、刘志杰等3位同学提出)

(2)蜡烛为什么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史秋泽、杨万城等7位同学提出)

(3)为什么伯诺德夫人和杰克的方法都失败了,而杰奎琳却成功转移走了蜡烛?(李帅岑、洪婷婷等11位同学提出)

(4)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张迪娜、郑思远等8位同学提出)

(5)“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一句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 (赵诗琪、彭秋萍等3位同学提出)

(6)课文结尾是蜡烛在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熄灭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严朝阳、吴鹏炜等5位同学提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问题反映了儿童当前的阅读状态,也是他们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最接近儿童“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因而是真问题。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些从儿童心底生发出的问题,并合理整合出贴合儿童的新问题,这样的导学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引领。

二、探学:生长儿童语文思维力

聚焦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儿童的语文思维力,不仅仅要引导儿童“问学”,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儿童问学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展开积极的“探学”。 儿童循“问”而探,顺“问”而探,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感知文本内容,对文本展开自主分析,在互动交流中领会文本内涵。“问”与“探” 相互促进、 同构共生,“问”是“探”的发端,“探”是“问”的积极践行。在“自主探学”过程中,儿童要始终站在“课中央”,通过“互助”和“师助”,达到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语文课堂教学生态才能得到充分展现。仍以《半截蜡烛》教学为例。笔者首先对学生的问学情况展开分析,不难看到,一些问题是儿童个别性问题,一些问题却是儿童群体性问题;一些问题是浅显性问题,一些问题却是深度性问题。对于个别性、浅显性问题,鼓励儿童自主解决。如对于“问题1”和“问题2”,笔者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顺势介绍依靠关键词百度的方法等,培养学生的检索能力。于是,有学生链接百度百科,去“百度贴吧”“百度作业帮”查询问题答案;有学生向学校老师取经求教。这里,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儿童的一种跨界、跨域学习,一种泛在学习。“问题3”和“问题4”属于深度性、群体性的问题,也是文本的“心脏”,是展开文本解读的“起搏器”。教学中,笔者从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和环境描写等方面指导学生学习。例如,对于“问题3”,笔者是这样引导的:

师:大家比较一下他们的做法。

生1:伯诺德夫人是“换”的策略,她的理由很充分:油灯比蜡烛更“亮”些。因为理由充分,所以没有引起德国军人的怀疑。她吹熄了蜡烛,但很快又被德国军人点燃了。

生2:杰克的策略是“端”,他的理由也很充分,用蜡烛照明,去柴房搬木柴生火。因为理由充分,同样没有引起德国军人的怀疑。但却被德国军人夺回烛台。

生3:杰奎琳采用的也是“端”的策略,她的理由是上床睡觉。她的“娇声”让德国军人想起自己的女儿(心灵深处的人性),成功化险为夷。

生4:杰奎琳的娇声触动了德国军人心灵的最软处,油然而生父爱,从而失去了警惕,她利用的是人最原始的人性,获得了成功。

生5:我从伯诺德夫人和杰克说的话发现,他们都想把自己的观点直接加给其他人,而在当时这种极不友好的气氛里,肯定会引起反感。而杰奎琳却是用的 “我可以……吗?”这样商量的口吻,容易让人产生怜悯之心。

师:大家分析得真好!是的,伯诺德夫人和杰克的做法太直接了,他们在没有征得德国军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这种做法我们可以称为自作主张,容易引起德军的反感。有时候,多一点商量的口气,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你看,伯诺德夫人的直接吹熄、杰克的直接端起都带着强烈的主观性,就如我们向别人借东西,如果我们直接抓着别人的东西说借我用一下,大抵别人都是不乐意的,而如果像杰奎琳那样先征询下意见,用“我可以……吗?”的句式征得别人同意,然后再伸手接过来,那样别人会很乐意帮你。现在,你能说出杰奎琳之所以成功的理由吗?

生6:杰奎琳的话充满了征求意见的味道,容易让人接受并乐于布善。并且,她的话语唤起了德军心灵深处的人性之爱,所以她成功了。

在学生探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文本细细咀嚼、反刍、品味。在上述片段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感知、思维、想象,让学生上网搜索问题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文本分析的方法,而且指导学生网络时代的学法。诚如印度教育家米特拉所说“未来的数字化时代不再需要语文、数学,大家需要三项技能:一是阅读;二是搜索;三是辨别真伪”。

三、研学:提升儿童语文思维力

致力于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教学中必须引导儿童展开深度研学,进而抵达文本的灵魂深处。好的问题犹如一根指南针,能够让儿童展开积极的文本探寻,给儿童以方向;也犹如一块垫脚石,能够让儿童触碰到文本的高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入乎其内”,也要让学生“出乎其外”,要引领融入文本,将自己摆进去,切忌体察,领略文本的写作秘妙。 《半截蜡烛》教学中,“问题4”“问题5”和“问题6”都是有思想深度的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的同学已经对文本展开了深度的思考。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与文本、学生彼此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深度的精神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培植学生的语文阅读力、思维力和表达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犹如一个助产婆,要引领学生自悟自得、共悟共得。

对于“问题4”,笔者反问:“我们的题目一般有什么作用?”孩子们回答“概括全文内容、点明中心或者是全文写作的线索。”“这里属于哪一类呢?还可以换成什么题目?”有学生认为,题目“半截蜡烛”在这里是行文的线索,课文就是围绕着“半截蜡烛”展开的;有同学认为,以“半截蜡烛”作为题目,可以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引发我们的阅读期待,等等。

问题5“似乎能不能去掉?”学生自己小组内解决了——不能去掉,“似乎”说明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去掉后表达就不准确了。另一小组补充:不能去掉,如果去掉了 “似乎”,就让人感觉危机已经过去,这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教师即时评价总结——刚才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思考发现:回答问题可以从正面直接解答,也可以采用假设,从反面来证明不可去掉的理由。

对于“问题6”——“蜡烛在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熄灭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通过深度研学,有学生从正面阐述理由:这样写让人感到杰奎琳拿走蜡烛的及时,内心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感到万分庆幸;有学生从反面推想: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刚走几步,就熄灭了,那会让刚刚产生爱心的少校热心来点燃,情报就暴露;如果好久才熄灭,就降低了故事的紧张感……此时,笔者趁势假设:如果这时候, 事情继续发展——“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学生的心立即随着老师的发问提了起来,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呼,课文读写结合又有了新的平台。

《半截蜡烛》是人教版、苏教版和沪教版教材共选的一篇课文,可见这篇文章在顶层设计者心中的分量。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儿童的语文思维力,让儿童积极问学、自主探学、深度研学。通过“问”“探”“研”,“死的教材文本” 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总之,文本语言的背后是思想、情感,思想与情感是附着在语言文字之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教师的施教之功不是将最终结果直接端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开启儿童语文思维的大门,让儿童卷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跟进、及时把脉、积极问诊,让儿童经历由“渔”获“鱼”的心路历程,让儿童的文本感受和体验更生动、更深刻、更真切。♪

猜你喜欢

杰奎琳思维力蜡烛
浇不灭的蜡烛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杰奎琳驾驭身体密码
神奇蜡烛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偷拍杰奎琳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来自中国的小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