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教结合模式在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课程中应用的案例研究*

2017-02-15江苏

小学生 2017年5期
关键词:医教智障康复训练

⦿江苏/刘 静

医教结合模式在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课程中应用的案例研究*

⦿江苏/刘 静

医教结合模式在针对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课教学中起到的效果十分显著,尤其是在改善智障儿童的一些典型问题,帮助其完成一些具体的康复训练,以辅助这部分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更好地习得生活自理能力等方向起到的效果很突出。本文分析几个典型的课程实施案例,结合这几个学生的具体问题以及课程实施的过程与实施结果来综合评定医教结合模式的功效,并且吸收其中一些好的经验,以指导基于医教结合的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课今后可以更好地展开。

一、增强儿童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不少智障儿童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智力缺陷上,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基于先天的一些缺陷与不足而慢慢积累与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上的障碍会成为这部分儿童群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阻碍,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针对很多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中,都会将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作为重要教育引导范畴。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通常会有一些突出表现,在智障儿童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自闭或者自闭倾向。自闭症儿童会有强烈的对于外界的抵触心理,难于融于集体中,无法与他人相处或者建立联系,对于各种活动、游戏和教学课程都缺乏兴趣。针对这类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教师或者心理康复师要找寻合适的引导方法,要让教育疏导过程循序渐进的展开,要具备充分的耐心,这样心理康复才能够慢慢实现。

案例1:自闭症学生莫XX康复治疗前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与人缺乏目光接触,不能主动与人交往或参与游戏,难于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无法正常和他人结交。

学校将针对学生心理问题治理的康复场所定于学校的感觉统合训练室,每天常规教学与康复训练交叉进行。同时,在开展心理治疗过程中,把家校合作纳入康复治疗范围,即在校时间学生进行心理康复治疗,放假时间教师指导家长进行连贯性康复训练。经过两个学期的感觉统合训练后,该生在参与活动和游戏方面有比较大的改善,能够慢慢尝试融入到集体活动中,也不再惧怕与人交流或者是产生目光接触,可以基本上接触陌生人群,自闭倾向有了一定程度好转。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对于儿童心理上的疾病疏导和排解是关键,同时,家校合作也非常重要。只有从多个方面,透过多种层面来循序渐进地给予儿童心理上的疏导,这样才能够一点点帮他们克服与化解心理障碍。

二、改善与提升儿童的行为能力

智障儿童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能力障碍,也可能是精细作业能力上的缺陷。针对这部分儿童群体身上普遍存在的这个问题,学校应当加强对于康复教育模式的有效选择,并且要注重教育教学的引导方式。可以多从儿童日常生活出发,生活中充斥着大量需要进行肢体活动的场景和过程,教师或者康复医生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指导和帮助儿童首先从克服生活中一些小的障碍着手,慢慢培养与锻炼他们的行为能力。随着智障儿童这方面能力素养的一点点改善提升,再来逐渐融入针对性更强,难度更大的训练,这样的过渡方式儿童接受起来相对轻松,取得的教育效果也会更理想。

案例2:自闭症学生蒋XX康复前非常多动,上课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常自言自语或重复性提出无意义问题。平衡感较差,走路时身体不协调,动作笨拙,不能放手上下楼梯,需要扶着扶手才行。

结合这个学生的问题,学校为其设计了两个学期的感觉统合训练、脑循环综合治疗和个别训练。课程结束后,学生在粗大动作、沟通与社会交往方面进步显著。具体表现在可融入学校参加集体活动,平衡感明显改善,遇到障碍物虽然动作缓慢但能顺利通过,能不用扶助上下楼梯,上下台阶能直立行走。从教学实践结果来看,设计的课程和选用的训练模式都很适用,很大程度化解了学生身上存在的典型问题,康复训练的结果也比较理想。

三、改善与提升儿童的意识能力

智障儿童的意识能力很差,很多时候,他们行为上的问题往往是由于意识缺乏所致,而很多智障儿童的语言障碍也是一定程度上由于意识能力不足所导致。意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相对来说比较难,不同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差异也会很大。学校可以具体结合每一个学生具体的状况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康复训练和治疗策略,并且督促课程的有效落实与实施。如果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智障儿童的意识能力,尤其是提升他们的自我意识控制能力,儿童身上体现出的很多问题,比如行为障碍,平衡协调障碍以及言语障碍等都可以很大程度得到改善。

案例3:脑瘫学生赖XX康复前行走不稳,经常摔跤,感觉统合严重失调,流口水严重。

学校结合这个学生的问题,制定了一套针对其意识缺陷的康复训练课程。经过两个学期的脑瘫肢体综合运动治疗、多感官训练和言语治疗后,学生身上的很多问题有了明显改善。不仅行走比之前稳定、能做跳跃运动,还能在软垫上快步行走且能上下三块软垫;且经过言语治疗,在说话方面清晰度较高,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流口水现象。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智障儿童身上的很多问题,根源上来说是由于意识能力缺乏所致,不少教师或者康复人员从前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如果能够设计康复训练课程,从改善智障儿童的意识能力出发,这会让他们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缺陷都一定程度得到缓解,儿童的行为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会增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自筹课题《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课程医教结合策略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B-b/2015/02/252)的研究成果之一。

江苏省盐城市仁爱小学)

猜你喜欢

医教智障康复训练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医教协同背景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成长体系研究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医教协同视域下学生联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