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对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2017-02-13孟珊珊闫冰迪辛秀琴曲丹华马忠森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稳定期阻塞性通气

孟珊珊,闫冰迪,辛秀琴,曲丹华,白 玥,张 捷,马忠森,刘 晶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呼吸内科,吉林 长春130041)

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对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孟珊珊,闫冰迪,辛秀琴,曲丹华,白 玥,张 捷,马忠森,刘 晶*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呼吸内科,吉林 长春1300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NIPPV对急性期COPD患者的疗效得到肯定[1],为探讨NIPPV对我国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我国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NIPPV的RCT,为临床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等数据库,收集家庭NIPPV治疗我国COPD稳定期患者的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8月。英文检索词包括:COPD、NIPPV和RCT。中文检索词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家庭机械通气,稳定期,疗效,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策略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对上述数据库进行全面检测,且经反复预检后确定,并辅以手工检索和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

纳入者为符合GOLD指南[1]的我国COPD稳定期重度及以上的患者,且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研究类型:RCT。干预措施:家庭NIPPV。评价指标:肺功能(FEV1及FVC),血气分析(PaO2及PaCO2),死亡率。

排除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并上气道或颌面部损伤,肺大泡、气胸、肺癌、充血性心力衰竭、神经肌肉疾病、脊柱畸形、鼻腔阻塞等或不能配合的患者以及数据不完整的文献。

1.2 文献质量评价 根据参考文献的评价标准[2]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下标准对所有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①研究对象诊断标准是否明确,病例及对照是否具有可比性;②试验设计是否科学严谨;③样本量是否充分;④处理因素及方法是否准确;⑤数据处理是否正确。以上每项为1分,对所有文献评价后,剔除小于3分的文献。

1.3 统计分析 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I2检验法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若P>0.05,I2<50%,各研究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统计分析。若P<0.05,I2>50%,各研究具有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值(SMD)及其95 %CI为评价指标,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 %CI为评价指标。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通过分别剔除权重最大的和最小的研究,比较剔除前后Meta分析合并后结果是否一致,来判断结果的稳定性。采用Bgger’s和Egger’s检验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质量评价 共检出英文文献88篇,中文文献174篇。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个RCT[3-11]。所有研究对象均为中国人,发表于2007年-2104年。无创组199例,对照组265例。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及质量评价见表1。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肺功能改善情况(FEV1和FVC) 纳入的6项研究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示无创组FEV1、FV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01),见图1。

2.2.2 血气分析(PaO2和PaCO2)改善情况 分别纳入的8项和9项研究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示无创组PaO2、PaCO2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01),见图2。敏感性分析,去除权重最高的[3]及权重最低的文献[7],结果均与去除前基本一致,说明结果的稳定性较好。采用Bgger’s及Egger’s检验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结论较可靠。

2.2.3 死亡情况 纳入的7项研究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示无创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1),见图3。

表1 9篇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与质量评价

注:BIPAP: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常规治疗(normal treatment)

图1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的 meta分析

图2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改善情况的 meta分析

图3 两组患者死亡率的meta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家庭NIPPV治疗后,无创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COPD的慢性炎症导致气管损伤和修复循环反复发生,无创正压通气可减少呼吸肌做功,降低组织氧耗量,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阻止小气道闭塞,减慢肺功能下降速度。同时,NIPPV可改善低氧血症,减少CO2潴留。临床症状改善的同时,也降低了死亡率。国外的临床研究结果已经表明,严重COPD稳定期患者可从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获益[12]。

本研究采用Bgger’s和Egger’s检验分析表明无明显的发表偏倚。同时,采用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剔除前后结果一致,稳定性好,较为可信。但是本研究中除肺功能改善情况及死亡情况外,所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较大。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纳入研究的RCT资料数据来自于文献报道,无法与研究者取得联系而获得原始数据。同时纳入研究的数量少、观察时间短、样本例数少,国内缺乏大样本量、多中心的高质量RCT,我国不同地区无创呼吸机质量不一、通气模式及参数设置的质量难以评价以及使用过程中监测不到位,缺乏对经济效益的评估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要大样本量、多中心的高质量RCT,以验证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对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1]GOLD Executive Committee.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vised 2014)[EB/OL].[2014-05-08].http://www.goldcopd.com.

[2]狄晓鸿,吕 瑞.HIF-lα与宫颈癌关系的Meta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志,2013,40(1):89.

[3]杨成奎,姚静娟,谭清慧.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应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109.

[4]尚玉龙,罗 为,陆 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151.

[5]周 宁,曹 洁,邓 园,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家庭无创机械通气1年的疗效观察[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9):677.

[6]黄 勇,崔社怀,孙缙辉.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并Ⅱ型呼吸衰竭家庭无创通气的随访[J].西部医学,2007,19(5):797.

[7]任晓燕,师永芳.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1477.

[8]李翠萍,李丽萍,刘雪白.国际呼吸杂志,2011,31(20):1543.

[9]李 航,王 臣,玉初美,等.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7):540.

[10]何敬堂,刘海涛,张 景,等.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7(8):524.

[11]向平超,张 鑫,杨琚楠,等.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0):746.

[12]Diaz O,Begin P,Andresen M,et al.Physioligical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diurnal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hypercapnic COPD[J].Eur Respir J,2005,26(6):1016.

1007-4287(2017)01-0149-03

2014-12-18)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稳定期阻塞性通气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肺康复护理应用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