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树心 以法塑身
——法治英才的德法兼修之道

2017-02-11单一良

21世纪 2017年6期
关键词:法学依法治国立德

文/单一良

以德树心 以法塑身
——法治英才的德法兼修之道

文/单一良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习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他指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

笔者联想到此前一部热播的反腐正剧——《人民的名义》,其中政法大学知名教授高育良与其三个得意门生的不同遭遇,恰恰印证了法治人才必须德法兼修的道理。

同样出身于名校“汉东政法大学”,知名教授、后来成为省政法委书记的高育良与其弟子祁同伟,因为德修不足,最终一个沦为阶下囚、一个自杀身亡,而德法兼修的侯亮平与陈海却成为法治战线上的楷模。若论在政法大学的表现,高育良、祁同伟一点也不比侯亮平和陈海差,学术素养更是有过于侯、陈二人,但在德修方面,老师高育良和学长祁同伟却逊色得多,不仅丧失道德底线,而且公然触犯法律,成为知法、执法而犯法的反面典型教材。《人民的名义》清楚地告诉我们:无论是法学知名教授还是法学院高才生,如果不能德法兼修,都极易出现权钱法、权钱学交易等丧德违法行为。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这句话,无疑为身处高等学府的法治英才提前敲响了警钟。知法而不立德,内心的贪欲之魔就会侵蚀掉那些烂熟于胸的党纪国法,就会肆无忌惮地干起贪赃枉法的勾当。高育良、祁同伟之流由于手握大权,所造成的恶劣结果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他们认为,钱权是第一位的,神圣的法律无非是钱权的附属物,可以为我所用,有了钱就有权,有了权就有法,没有钱权就失去一切。于是,权力成为祁同伟“拯救”老家亲戚的工具,成为高育良“教育”侯亮平放弃追查的法宝。所有这一切的产生,固然有二人在走出校门后深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变色”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在大学这座“象牙塔”中,重学术、轻思想的氛围让二人缺少了德法兼修的意识。因为即便在学术领域,权钱学交易也会深度污染学术生态。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一所著名高等学府,成立于1952年,其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将“厚德”作为首义,说明了其对“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基本教育理念的认同与践行。

法律与道德,性质功能不同,调整手段各异,各有作用范围。二者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应相互排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既不能否定法律的作用,也不能完全摒弃道德的功能。没有道德蕴藉的法律,就会少些温润;不以法律为后盾的道德,就会成为封建的卫道士。显然,法律和道德,是文明社会的两大基石,缺一不可。我们不仅需要更加威严的法律,也需要更加温润的道德。道德与法律两大规范体系,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文情怀,既为构建社会秩序提供了制度基础,也在世界文明史上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政治法律文明。因此,德法兼修是文明进步的方向,也是文明发展的动力。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德兼修,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立法又立德,两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就“立法”而言,我们还有很多尚需完善之处,比如由于法律不完善导致的社会不公平,法律漏洞的存在造成在惩罚不法、失信行为方面无据可考,法律宣传的不足导致“法盲”存在,法律观念淡薄导致以人情代法现象,等等。从立德方面看,也有由于官德的缺失,导致国有资产在看似“合法”情况下流失、环境污染在貌似合法的情况下发生,等等。这些现实情况,无不彰显立法立德的迫切性。由此可见,只有不断弥补法律漏洞,追求法律完善,让法律观念深入人心,才能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也只有进一步强化道德引领作用,让道德、文明成为彼此沟通桥梁,生活才能更加充实而温润。

高育良、祁同伟之流,为何敢于藐视法律和践踏法律?一方面是因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们没能抵挡住金钱、权力的重重诱惑,导致道德沦丧,另一方面是因为干部人才选拔制度出了问题,被这些善于钻营的人得了便宜,电视剧中前任省委书记赵立春的用人原则就是一个反面案例。因此,法治中国之路要想越走越宽,需要大批德法兼修的法治英才,需要让侯亮平和陈海们能脱颖而出、施展才华,而不是被高育良、祁同伟之流占据公检法的高位。这也要求我们的法治用人单位能够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原则来选拔任用那些既有优秀道德品格,又有较强法治专业水平的人才,形成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在法治实践工作中,更要德法兼修抓好队伍建设,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水平提升两手抓、两手硬,为法治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保障。

以德树心,以法塑身。无论是校园的学子,还是遍布公检法各个领域的法治实践者,都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要求落实到学习和工作中,形成尊法重德的法治氛围,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在积极践行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法治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上,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为全社会共同遵守法律与道德营造良好氛围。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作为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青年后备军,要树立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信念,立大志,做大事。法学院校应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教育理念,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从而让法治校园走出更多的陈海和侯亮平!

(作者系《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人民法治网总编辑,法学博士、管理哲学博士)

猜你喜欢

法学依法治国立德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