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产单胎新生儿体重水平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017-02-09沈勤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单胎活产体重儿

沈勤荣

新生儿体重是衡量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体重过轻或偏重不仅影响产妇预后,还对新生儿远期健康具有不利影响[1-2]。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各个器官的生长保持在相对平衡状态,任何异常减轻或增重都能通过出生体重表现出来,新生儿体重不仅能够反映胎儿营养状况,还是临床给药、补液的重要依据。有报道称,低出生体重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出生体重偏高则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具有一定相关性[3-4]。作者对近5年本院新生儿科接收的活产单胎新生儿体重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明确影响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因素,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本院新生儿科接收的活产单胎新生儿2350例,其中男1226例,女1124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的孕妇。(2)活产新生儿。排除标准:(1)流产、引产、多胎妊娠者。(2)精神病患者。(3)非中国籍产妇。

1.2 方法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妇产科医生对新生儿体重进行准确测量,并收集入组产妇年龄、身高、产次、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等临床资料。

1.3 观察指标 记录新生儿体重、性别,对入组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活产单胎新生儿体重分布情况 活产单胎新生儿2350例中低体重儿93例(3.96%),体重正常儿2138例(90.98%),巨大儿119例(5.06%),平均体重3.22kg。

2.2 活产单胎新生儿体重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见表1。

表1 活产单胎新生儿体重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2.3 活产单胎新生儿体重水平的多元回归线性分析 产妇身高、孕周、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性别是影响新生儿体重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活产单胎新生儿体重水平的多元回归线性分析

3 讨论

低出生体重是指胎儿在宫内发育时期受非遗传因素影响导致细胞分裂速度减慢,导致出生体重<2.5kg,严重时可致新生儿死亡[5]。据不完全统计,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病死率高出正常体重儿35倍多,存活新生儿亦可能出现严重的神经损伤,导致肢体协调障碍或智力停滞。巨大儿是指出生后1h体重>4kg的新生儿,正常体重儿能够通过母体骨盆分娩,但巨大儿头部较大,易在骨盆入口卡住,部分胎儿需经剖宫产娩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巨大儿发生率逐年上升,部分地区高达10%左右,是影响母婴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巨大儿不仅能够导致子宫脱垂、产道撕裂伤等危及母体生命安全的并发症,还可能诱发神经麻痹、低血糖、畸形等妊娠结局。

本资料数据显示,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本院活产单胎新生儿2350例,其中低体重儿93例(3.96%),体重正常儿2138例(90.98%),巨大儿119例(5.06%),平均体重(3.22±0.34)kg。与身高≤165cm的产妇比较,身高>165cm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更重,且随着产妇身高的增加,新生儿体重随之增加,这种身高依赖性是母婴遗传的体现。研究中发现,当产次≥3次时,新生儿体重出现下降趋势,因为在妊娠阶段,孕妇的生殖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子宫增大、盆腔内组织松软、子宫周围韧带变粗等,部分孕妇还会在妊娠期出现上皮基底细胞增殖等类癌前期变化,妊娠结束后,上述变化均会得到自然恢复,但多次分娩可导致子宫收缩功能障碍,腹壁松弛,内分泌失衡等不良后果,影响胎儿宫内发育。足月分娩指孕周为38~42周,是新生儿健康的重要保障,与足月分娩的新生儿比较,孕周<37周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偏低。因为孕后期是胎儿储存脂肪的主要阶段,孕妇通过大量摄入食物为胎儿供给能量,因此足月生产的新生儿体重普遍高于孕周<37周的早产儿。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胎儿在宫内发育阶段可能出现营养摄入过多,导致宫缩乏力,分娩进程缓慢,临床选择剖宫产。妊娠期并发症导致新生儿体重水平降低的原因主要包括:(1)子宫血管痉挛导致胎盘胎儿发育受阻。(2)子宫内膜受损导致胎盘供血不足等。国内外有关新生儿性别对体重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这种性别引起的体重差异主要与生理有关,如男性胎儿可通过分泌睾酮加速生长、发育,Y染色体可增加新生儿体重等。

综上所述,活产单胎新生儿体重水平受产妇身高、孕周、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性别等多因素影响,可能导致体重偏低或超重。

[1] 邢梅.孕妇不同体质量指数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及其适宜增重范围的探讨.河北医学,2015,21(7):1147-1150.

[2] O'Connor C,O'Higgins A,Doolan A,et al.Birth weight and neonatal adiposity prediction using fractional limb volume obtained with 3D ultrasound.Fetal diagnosis and therapy,2014,36(1):44-48.

[3] 刘桂华,钱小芳,欧萍,等.延续护理干预对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697-703.

[4] 朱海燕,吕俊菊,江华,等.孕妇体质量和血糖情况对分娩巨大儿的影响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55-58.

[5] 戴琳琳,胡文斌,罗晓明,等.产前保健与文化程度对低出生体重风险的交互作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5):533-536.

猜你喜欢

单胎活产体重儿
女性年龄与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按摩对单胎妊娠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首个完整周期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对后续周期助孕结局的影响
IVF/ICSI-ET取卵周期因素与不同移植次数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足月单胎孕妇孕期体重控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妊娠晚期单胎胎死宫内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