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7-02-02庞秀香王秀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4期
关键词:产科乙组甲组

庞秀香,王秀平

1.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山东青州 262500;2.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产科,山东寿光 262700

在临床上,产科护理存在较多潜在的影响因素,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为涉及到新生儿,只要出现一点异常,就可能影响到新生儿,致使出现医患纠纷,对医院的社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1]。再加上产科护理的工作比较繁杂,且任务量大,护理管理存在较高的难度。而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潜在或者已经出现的护理风险做出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后果[2]。为了探讨和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际应用和应用效果,该次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在该院产科治疗的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以下为研究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在该院产科治疗的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妇的入院顺序分成甲组、乙组,每组产妇70例。在甲组中,产妇年龄 22~37 岁,平均年龄为(29.14±3.11)岁;37 例产妇是自然生产、33例产妇是剖宫产;27例产妇是经产妇、43例产妇是初产妇。在乙组中,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为(29.23±3.15)岁;36例产妇是自然生产、34例产妇是剖宫产;28例产妇是经产妇、42例产妇是初产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乙组产妇进行传统的护理管理,而甲组产妇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 对护理风险做出识别 管理人员对经出现、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以及系统的归类,并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仔细的分析。组成风险护理管理小组,主要是多过去的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明确界定出易发环节、易发人群、高发时段、高危事件等,还要制定对已发生、潜在风险事件防范措施。

1.2.2 对护理风险做出评估 在管理人员完成风险识别后,准确评价出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后造成的损失程度。而风险的危险性就是风险的严重程度同风险的频率乘积。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存在风险包括:产程观察、产程处理、产房消毒灭菌以及医护工作人员应变能力和产妇的沟通能力。

1.2.3 对护理风险做出处理 管理人员在完成风险的识别以及风险的评估完成后制定风险事件的处理措施,该处理措施是整个风险管理中重要内容,确保住院氛围要温馨良好,并且病房整洁美观;物品合理摆放,产妇、新生儿不能接触到危险物品。产妇存在并发症给予特别护理,避免出现意外;严谨规范产妇探视制度,强化物品的消毒灭菌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发生,要从细节、小事做起,确保住院环境满足产妇的要求。增加产妇、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每天评估产妇的身体情况,同真诚、热情的态度给予服务,耐心解答产妇、家属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产妇合理的需求。为产妇制定产后下床活动的计划,给予协助,为促进产妇正常泌乳,指导其正确按摩乳房。严谨认真进行新生儿的护理,注意对新生儿的脐部、口腔以及眼部等部位进行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衣物、痰液等阻塞呼吸道而发生危险。培训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强化人文关怀,注重语言修养,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还要加强考核制度,除考核专业技能外,还要考核安全管理、法律意识,考核通过后持证上岗。

表1 两组产妇的满意情况比较[n(%)]

续表1

1.3 观察指标

对产妇的的护理风险事件(意外事件、护理纠纷、护理缺陷)进行观察。

1.4 疗效评价标准

经满意度调查表对产妇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价,不记名式的问卷调查。具体内容是护理服务质量(百分制,优:超过80分;良好:在50~79分之间;不佳:少于49分)、医院设备环境(百分制,优:超过80分;良好:在50~79分之间;不佳:少于49分)、治疗效果(百分制,优:超过80分;良好:在50~79分之间;不佳:少于49分)、整体满意情况(百分制,满意:超过80分;一般:在50~79分之间;不满意:少于 49 分)等[3]。

1.5 统计方法

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该次研究数据,[n(%)]表示满意情况、护理风险事件,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满意情况比较

乙组护理服务质量的优良率比甲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16)。乙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比甲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4,P=0.028)。乙组医院设备环境的优良率比甲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P=0.049)。乙组整体总满意度比甲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3,P=0.029)。见表 1。

2.2 两组产妇的护理风险事件比较

乙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甲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8,P=0.042)。 乙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比甲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9,P=0.016)。乙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比甲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4,P=0.028)。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护理风险事件比较[n(%)]

3 讨论

风险管理是一门管理学科,是通过管理把确定存在风险的环境中的风险降到最低,其具体内容就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对风险进行评估以及制定一些列的应变方案,从而确保在成本最低下却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4-5]。通过过临床上长期的研究,把风险管理同护理工作结合,在医院产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次研究给予甲组产妇风险管理,使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出风险护理管理相关的技能,同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并且制定培训、学习相应的考核制度,要求护理人员要持证上岗,进而保证产妇中护理服务的质量,还要注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法制意识,保证护理人员可对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评估以及进行处理[6-7]。与此同时,还要改变护理人员实际工作的方式,确保从被动工作转变成主动工作,从而明显增加护理质量,同时也能增加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该次研究中的护理风险管理的中心工作是预防,对危险因素(已经发生或者是潜在的)做系统的评估,针对评估结果而制定出解决措施,最终降低产科护理中的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而且护理风险管理可把医疗活动主体同服务对象结合起来,把患者利益放在主要位置,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不足,护患关系和谐,树立良好形象,使医院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均明显提高[8]。

综上所述,在产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产妇的满意程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1]苏丽杰,于奎花.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31):3553-3554.

[2]李建荣,马志敏.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5(8):1105-1107.

[3]李功基,苏雪琴,刘燕华,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27(5):1231-1233.

[4]郑菊华.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2):193-194.

[5]杨立鸿.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8):165-166.

[6]肖萍.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今日健康,2016,15(7):230.

[7]苏晓燕.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41(6):160-161.

[8]常宁.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33(16):7-8.

猜你喜欢

产科乙组甲组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