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郑声及孔子的音乐主张

2017-01-29李茜曦

黄河之声 2017年11期
关键词:殷商雅乐保守派

李茜曦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浅谈郑声及孔子的音乐主张

李茜曦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本文主要叙述何为郑声和孔子对“郑声”持的态度及从革新的保守派的政治立场上提出的“正乐”的主张。孔子的文艺思想中有着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力图以乐教来建构完美和谐人性结构的思想,以乐成人的观点确实又有着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因素。

郑声;雅乐;正乐

何为郑声,郑声在百科图书中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中医病名,语言重复,语声低弱,若断若续的危重症象,因正气虚衰,精神散乱所致。郑声为心气大虚。而第二种,也就是本文要探讨的这种,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郑声被视为商纣之乐,视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这是污蔑不实之词,因为郑声是在春秋时期在各国诸侯星期的民间音乐的总称,也称为“新乐”,“新”是与雅颂旧乐相对而言的,它只可能从地域原因在音律风格上继承殷商之乐的某种特征,而不可能是殷商之乐,更不可能就是殷商之乐那样的靡靡之音王国之音。郑声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郑声”兴起于春秋后期。孔子从音乐主题、歌唱内容及表现形式三个角度认定“郑声淫”。“郑声”是由职业艺人创造和传播的,是人性解放的音乐。“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礼记·乐记》)。由此可看出,“郑声”是在孔子生活的年代锁兴起的新型的音乐形式。

当时“郑声”这种新型的音乐体裁形式已经流行起来了,所以才会引起孔子对这种音乐体裁形式的着重判断。“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有害于德”(《礼记·乐记》)。郑音淫于色,这自然是指男欢女爱的主题过多了。并且从“郑声”做演唱内容上来看,不能“立于礼”那就“淫”了。如果内容描写是“发乎情,止乎礼”,那就是“乐而不淫”,即使是“止乎礼”造成的爱情痛苦,那也是“哀而不伤”。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郑声”中男女的交往、爱情的表白、相思的倾诉是比较直露的,不那么含蓄的,比较“无礼”的。所以孔子对于“郑声”的态度就是“子日‘行夏之时,乘殷之骆,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按人郑声淫,蛋人殆。’”。但就此来看,此处孔子所说的也还就只是“郑声淫”而非“郑诗淫”。

那就此我们又有新的研究问题了,此处的郑声我们知道并不是所谓的靡靡之音殷商之音,那为什么孔子要将次郑声看做与自己所推崇的雅乐看成相背持的音乐呢。因为郑国建立比较晚,是新兴的国家,旧意识比较少。并从《左传》记载当时郑国交通最为便利,商业最为发达思想也随之最为开放。《吕氏春秋·本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荀子·乐论》说“姚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从中看出,所谓的淫色的比例也是不小的。孔子推崇的中正平和的“正乐”思想,孔子要用礼乐之音来反对其他非礼之乐,郑声就是典型代表,正月代表的是为‘礼’服务的乐,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从整个思想体系和政治倾向来看,孔子是一个保守派的,他最为一个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所以对人民的疾苦和奴隶主的残暴都是有深刻认识的,说孔子是一个保守派,但是他不是一个顽固的保守派,而是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保守派。真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保守派,孔子提出的正乐思想的主张。他所谓的正就是有革新整顿的意思。当时孔子的正乐是他对于西周的礼乐制度的向往,而当时是个“礼崩乐坏”大变革的时代,社会解体与观念解放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旧的权威被打破后,一方面人们对未来更理性地思考,另一方面,长期受束缚的人性得到解放,人们可以尽情地享乐乃至纵欲。为了挽救这一局面,孔子提出的正乐思想。一切的保守派,都是要维护现存的秩序和利益,孔子也不例外。礼就是现存秩序的象征,所以孔子把礼作为正乐和一切意识形态工作的最高标准。正是因为殷商之礼不足,所以孔子就把自己看成周礼和西周文化的继承人,把继承着一切文化和礼看做自己的责任,所以每每孔子谈论诗乐都离不开礼。而孔子不断谈论自己所支持的正乐的同时也是在极力排斥当时新兴的音乐郑卫之音也就是所说的郑声。《周礼·大司乐》;“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淫声,若郑卫也”,这里就是很明白的把郑卫之声成为淫声了。而《礼记·乐记》对于淫声全是的更详细;“世乱则礼匿而乐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广则容奸,狭则容欲,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这说的就是郑卫之淫声,就是不合礼法的音乐。所以孔子在支持自己坚持的正乐的同时,对于这与正乐相背持的郑卫之音是坚决的加以反对的。孔子不仅是对郑卫之音反对,对一切与自己正乐体系之非礼之乐,他都反对。

孔子作为奴隶制时代的思想家,是想通过“正名”、“正乐”来挽救当时的奴隶制和已经崩坏了的礼乐,他对新乐的不理解和仇恨,视之如洪水猛兽。《论语·卫灵公》他对郑声做出的判断,给以“淫”的来诠释,也是不足为奇的。我们不用觉得是圣人的诠释而否定郑声原本的含义。我们也不能因为否定前人强加给郑声的“淫”淫邪,而将孔子“郑声淫”本来所具有的淫意淫邪也一并否定。因为孔子的郑声与前人所持的郑声并不完全具有相同意义。而我们现在在说的郑声,是在我们探讨孔子对于他所支持的正乐来判定的郑声。孔子推崇的是有助于他礼义制度的正乐,反对的是与他制度相背持的他所诠释的郑声。■

[1] 蔡仲德.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 蒋孔阳.评孔丘的“正乐”思想[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殷商雅乐保守派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殷商遗址大搜寻
朝鲜李朝时期宫廷雅乐的传承与发展
日本雅乐的传承与流变兼论中国雅乐的价值重构
唐雅乐大曲存辞考略
“自由”对自由派与保守派义有不同。这里说说其定义何以产生歧义及为何影响延绵不绝 精读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新保守派后现代主义
——从乔治·罗奇伯格的《和谐弦乐四重奏》研读他的《生存美学》
雅乐的来龙去脉
保守派VS先进派保养方式大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