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雅乐的传承与流变兼论中国雅乐的价值重构

2020-12-06

北方音乐 2020年23期
关键词:雅乐日本音乐

苏 静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曲靖 655000)

一、日本雅乐对中国雅乐的传承

日本雅乐是在中国雅乐、朝鲜音乐以及土著音乐的基础上,通过交融和变革产生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它是日本本土歌舞与亚洲诸国乐舞的结合,也是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的结合。日本雅乐继承了中国雅乐的优势文化基因,在日本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中,衍生成为了一种符合全社会审美情趣的音乐个体。

(一)日本雅乐概述

日本文献中最早出现雅乐一词是在8世纪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达到顶峰,中国的舞乐随之传入了日本。据《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记载:公元6000年,日本人都热衷到中国学习中国雅乐。如吉备曾、僧最澄、义空曾等就将乐书、唐乐器等带回日本。同时遣唐使还带来了唐朝的音乐机构建制形式,随后日本按照中国的太常寺、教坊等形式建立了日本的雅乐寮、内教坊、吹管部。日本雅乐起源于其本土的神道系歌舞;后又经中国传入的唐乐、高丽音乐的融合改造,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因此,唐朝时期的唐乐成为了日本雅乐的构成基础。日本雅乐有管弦乐、舞乐和朗咏等表现形式。按照乐曲可以分为“序”“破”“急”三个乐章。根据雅乐的传入来源被分类成“左舞”和“右舞”。

(二)日本雅乐传承

1.形式的传承

日本雅乐演出的舞台和唐代宫廷宴飨乐的舞台极为相似。这种下方装饰以熊罴百兽图的木质的舞台,有便于搭建和移动的特性,也被称为“熊罴案”。《文献通考》和《隋书·音乐志》都详细记载了“熊罴案”的样式及形态,与目前日本皇家雅乐团演出的舞台极其一致。日本雅乐传入之初较多的使用了唐式乐器。虽然后来日本乐制的改革删减了一些乐器,但现在日本雅乐中的龙笛、筚篥等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日本目前任然保存着非常多的中国古乐谱,这些乐谱大致可以分为转录的乐谱和整理后的乐谱,转录的乐谱较好的保留了唐乐的原貌。这些留存的乐谱,从乐体、乐律都传承了中国的燕乐。据源顺所著的《倭名类聚抄》一书中记载:“日本雅乐中有唐乐132曲,高丽乐30曲;唐乐的曲目有壹越调曲、沙陀调曲……”。日本还将中国的琵琶、琴、瑟、筝、十二律管、埙等乐器及演奏技巧传入到本国。

2.音乐文化思想的传承

中国雅乐的主要功能是政治教化的功能,统治阶级将“礼乐治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贯穿到了其中。日本在接受中国音乐的同时也受纳了中国的礼乐思想。日本孝谦天皇提出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主张就和雅乐的政治思想一致。不论是中国宫廷还是日本宫廷都有庄严、神圣的特性,这就注定了宫廷音乐中的“庄严”与“优雅”的风格。虽然雅乐的使用场合和表现形式具有仪式感,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统治阶级的僵化和保守的风格。唐朝时期雅乐娱乐功能出现了逐渐加强以及政治功能逐渐弱化的趋势,佛道教音乐兴盛和各种风格音乐的融入也让雅乐的政治功能逐渐减弱。中国和日本都崇尚佛教,雅乐在与佛教文化的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了形式和精神的结合。中国雅乐的平和、中庸、自然的特点与日本茶道的精神相辅相成。由此可见日本的茶道用雅乐伴奏,其实是对中国佛教、道教和儒家文化的发扬和继承。在日本,学习雅乐时还要同时学习中国的仁义道德,因为中国认为音乐要和三纲五常、道德行为相配。中国雅乐推崇天人合一的音乐主张,主张用音乐的调式来配以五行,同样配以人的五脏六腑,从而对应四季。利用音乐来对应五行调整心态和身体,能够达到自然和谐的境界。

二、日本雅乐的流变

中国雅乐在流入日本后逐渐成为日本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日本雅乐中的保留了《太平乐》、《兰陵王》等中国雅乐曲目,但由于时间的流失,且中国活态化雅乐缺失,这些曲目对中国雅乐的继承到底有多少,比较研究困难重重。日本雅乐的艺术流变以及文化变迁,给专家学者带来新的研究课题。

(一)乐制的改变

随着唐朝盛世的淹没,中日交流减少,日本对雅乐实行了乐制改革。最初传入的雅乐有歌舞和器乐。日本在经过改革后,去掉了歌唱的部分,唐乐流变成为日本舞乐与管弦乐的组合体,这时的日本雅乐本土化色彩逐渐增强。日本雅乐的改变主要还有器乐的改变,其中删去了不符合日本人喜好的阮、五弦琵琶等乐器;简化了音乐理论,将调式简化成了六种。最初,日本雅乐的管理机构是从中国引进的,但经过日本的改革,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唐教坊以娱乐主,日本将踏歌和女乐分给内教坊管理,外来乐舞由雅乐寮管理。由于唐朝乐工地位及其低下,多为囚犯或罪人,终生囚禁在宫廷之中,而日本的雅乐寮是全国招募来良民,可以免去杂役。两国文化以及统治阶级思想的差异导致了两国乐人社会地位的差异,这也不难看出中国雅乐活态化个体的消失的社会根源。

(二)本土化改良

日本雅乐非常注重对本民族歌舞艺术的继承,当时国风歌舞就是日本宫廷的盛行的歌舞。如《神乐歌》《东游》等。日本多位天皇都十分喜欢歌舞,仲哀天皇就是在弹奏古琴时驾崩的;允恭天皇就和皇后在宴会中演奏和伴舞。这种继承本民族的雅乐有着明显的和式风格。在平安时代一种雅乐乐器伴奏下附以汉诗的朗咏盛行起来,附带日文调子的催马乐,由于其比汉诗更容易上口,也迅速流行起来。国风歌舞是从日本民族的文化氛围中脱颖而出的,蕴藏着日本本民族情节最深的审美情趣,因此这样的形式最受日本民众喜爱。当然这些存在日本民间的歌曲无疑也影响着中国雅乐在日本的传承,日本民众在传承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都会将本民族的审美情节融入到中国雅乐中,影响和改变了中国雅乐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盛行佛教,雅乐传入日本后和佛教文化交融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佛教礼仪雅乐,如四天王寺的雅乐演奏,就是市民们观赏宫内雅乐仪礼的最佳途径 。另外,日本神道与雅乐也经过了不同程度的改良 。在各地神社的祭祀过程中,雅乐展演以也成为重要的环节。中国雅乐在和日本这些本土音乐的碰撞和交流中,逐渐形成了日本风格偏重的雅乐形式。

三、研究日本雅乐的当代价值

日本雅乐是亚洲的财富结晶,是世界文化的遗产,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穿越千年的的日本雅乐将当时中国的雅乐形态以及其他国家的艺术形式用歌舞的方式记录下来,其艺术性、系统性与和谐性令人惊叹!日本雅乐为发掘和恢复中国雅乐,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一)艺术价值

日本古代的“律音阶”(类似中国的徵调式音阶)没有半音,中国雅乐传入日本后加入了半音。根据不同的季节,雅乐演奏时会选用不同而的乐调。双调在春季时用,黄钟在夏季时用,平调运用在秋季,盘涉在冬季时用,大食、壹越四季都可以用。中国雅乐流入日本时,日本对各种乐器进行了比较和选择,由于自生的喜好,乐团逐渐形成小规模的室内音乐,风格也贴近日本民族的纤细、优美特点。雅乐格调高雅、不俗不媚,给人以脱俗自然的感觉。雅乐的演奏除了乐器、乐曲、技艺上的不同,精神层面的感悟也非常重要。如祭祀用的雅乐体现了对天地人神的敬仰,音乐表达与天地运行相结合。宴飨乐则是燕乐、俗乐,呈现出乐器多元、地域色彩多元、形式多元的状况,很容易让人接受。雅乐中有很多篇目是需要吟唱的,古补乐曲再加上演唱者的声腔之美,使雅乐更加高雅脱俗。雅乐中“听其音而得其人”“以明心见性”等观点除了要求演奏者有高深的技艺,还要求演奏者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古人美学和思想道德的结合的典范,是艺术最高的境界。

(二)文化价值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音乐表达出的文化信息以及内在语言,可以让不同国界的人一一感受到。穿越千年的日本雅乐纪录了中国唐朝时期的音乐文化内涵,让人们从每一个音节、每一段舞蹈中嗅到盛唐的味道。日本雅乐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观念,这些中国元素更好的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的交流。从雅乐崇尚的礼教结合观念,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足以证明音乐在每一个社会的进程中除了贡献着遗传基因还纪录着某一段历史。是雅乐用音符和画面将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也为全世界遗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在日本雅乐中有一种叫朗咏的形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雅乐中诗歌之美。如今保留日本的活态的雅乐,让我们窥到了中国雅乐的一斑,为我们重建中国雅乐提供了活态参考。从日本雅乐的发展历程来看,不难发现中、日、韩三国的乐舞有着交集和融合。亚洲国家由于信仰、相邻、思想等共通之处繁多,乐舞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我们研究日本雅不应孤立的去研究,应该着力梳理出雅乐流经国家的最原始的状态以及当下的传承与发展,从而实现亚洲乃至人类文化资源共享。

四、中国雅乐价值重构

雅乐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宫廷消失后,雅乐活态化已不复存在,但这种植根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音乐元素依然以各种形态保存了下来。“雅乐”强大的中国基因让其表现出了与西方音乐的不同,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价值。重建雅乐的构想展现出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高度和厚度,具有填补雅乐的研究空白与重建雅乐体系的作用。重构中国雅乐价值体系,可以为中国雅乐的发扬创新提供坚强的民族基因与理论依据。

(一)日本雅乐中的中国基因

隋唐时期,遣唐使将中国的音乐文化引入日本,日本传统音乐受到中国雅乐的影响,逐渐融入东土,其主要表现在对乐曲、乐器、舞蹈的吸收。遗憾的是在中国,这些雅乐曲目只存活于古籍之中,并没有活态研究范本,因此想要恢复中国的雅乐困难重重。好在中国的一些学者正在为恢复中国雅乐而努力着,如刘崇德先生就对日本唐乐古谱进行了研究,他以日本唐乐古谱作为研究对象,对唐乐的乐体、乐律、乐曲结构进行了研究。《源氏物语》一书曾提出“青海波”是唐人乐舞。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日本现存的《青海波》里舞蹈者的装扮和成都赵廷隐墓出土女舞俑的装扮极为相似。这一系列的思考,为进一步揭开唐代古乐的面纱奠定了基础。

(二)雅乐的当代延续与价值定位

由于雅乐僵化保守、乐人地位低下、中国宫廷的消失等因素,活态化雅乐已难寻踪迹,恢复雅乐任重道远。当下我们应该用全新的目光重新审视雅乐中中国古典主义音乐美学的实质,将雅乐作为国学的精髓,去发掘古时礼仪文化以及古朴的音乐主张,从而让中国雅乐这千年的巨著重回乡野。要进一步做好雅乐的收集、整理和传承工作,除了发掘雅乐的历史文化价值,还要研究雅乐的当下价值。只有将雅乐文化的内涵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放在首位,揭示雅乐的发展规律,发掘雅乐的内在特质,使雅乐恢复与“文化强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雅乐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泛雅乐的思想

雅乐是中国的,是亚洲的,是全世界的。通过对日本雅乐、越南雅乐和朝鲜雅乐的研究,我们感受到了中、日、韩、越南四国历史上的联系,以及四国之间艺术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亚洲的学者应该将雅乐放在世界的目光中进行省视。这将对复兴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产生深远意义。雅乐这一人类艺术的活化石在东南亚国度保存下来,是世界的财富,更是构建东南亚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命题。中国的雅乐历经数个朝代,且每个朝代都有其不同的特色和传统,不应该将雅乐孤立的看待,雅乐不是某个朝代的产物,而是封建中国历朝历代的智慧结晶。只有建立泛雅乐的思想,才可能把雅乐研究清楚和透彻。只有把雅乐放在世界的外延中去思考,才可以正真做到对雅乐的传承和复兴。

(四)雅乐的价值重构

雅乐是我国封建礼教制度的载体,在传统道德体系中,雅和德是有内在联系的。在多元文化变革下的今天,雅乐似乎已经失去外部的封建道德环境以及内在音乐品质传承,重构新的“礼义廉信孝”的雅乐体系需要数代人的不断求索。中国雅乐是农耕社会的真实写照,在西方音乐理论以及美学理论的影响下,雅乐经历了从祭祀音乐向宴飨音乐;由雅乐向俗乐;从修身向娱人的重大转变;如今的雅乐已经成为了一个庞杂的音乐体系。一定要避免用西方的审美价值来诠释和改造雅乐,要向古代文献典籍学习,从这些典籍中找到雅乐的内涵以及价值取向。要认真研究各类乐谱,让这些音乐遗产发挥真正的价值。要学习研究日本、越南、韩国的雅乐,从这些活化石中找到中国雅乐的影子,从而找到恢复雅乐的支撑。音乐在传播过程中是相对稳定的,雅乐在与其他各国音乐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一定保留着基本的风格和价值观,只有在这些个案中仔细求证、比较研究,才能在各国遗存的雅乐中找到蛛丝马迹。

五、结语

随着国人对传统艺术的自信逐渐增强,雅乐文化的复兴开始升温。学者掀起了雅乐研究的热潮,一些社会团体和高校试图用各种形式修复着中国雅乐。雅乐文化已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雅乐的重构对于构建华夏音乐体系、重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

猜你喜欢

雅乐日本音乐
论宋代宫廷雅乐中筝的使用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唐雅乐大曲存辞考略
《黄金时代》日本版
雅乐的来龙去脉
中国雅乐史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