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运用

2017-01-29

黄河之声 2017年11期
关键词:音区织体调性

蒋 珂

(南通市文化馆,江苏 南通 226001)

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运用

蒋 珂

(南通市文化馆,江苏 南通 226001)

钢琴伴奏这种艺术形式在音乐中的地位正随着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指挥与合唱团员也渐渐意识到一个好的钢琴伴奏对整个合唱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合唱伴奏的形式多种多样,钢琴伴奏是最普及的方式,本人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以及对合唱伴奏谱的分析,来阐述声乐与钢琴相互协调作用、合作演绎精彩作品的完美过程,对钢琴伴奏在合唱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钢琴伴奏;和声;合唱

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的艺术形式,由指挥、合唱队员和伴奏共同演绎音乐作品,其中伴奏形式中运用最普遍的是钢琴伴奏。钢琴共有八十八个琴键,黑键白键相织在一起,共同演绎出音乐的灵动之感。钢琴伴奏者作为演绎音乐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交响乐团,无论是铜管组、木管组还是弦乐组,钢琴这种乐器之王都能通过钢琴伴奏者很好的将它们演绎出来,钢琴伴奏可以模拟铜管嘹亮宏大的气势、可以模拟弦乐缠绵柔婉的音色、可以模拟木管清澈宽广的音域,甚至是竖琴滑奏式的点睛色彩。钢琴伴奏在与合唱团的合奏过程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烘托了合唱整体的气氛,又使得钢琴伴奏者的演奏技巧得到充分展现,两者在合作过程中找到了新的表现天地。

很多情况下,钢琴伴奏起到了主导与指挥的作用,不仅是主导整体音乐的节奏韵律,更是主导整体音乐的风格特色,这在联排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练习与磨合,在最后的演出中通过钢琴的伴奏领导音乐走向,最终力求音乐效果的完美。

一个合唱团的好的钢琴伴奏需要具备一下四种能力和素养:

1.优秀的听觉反应。钢琴伴奏须具备优秀的视唱练耳水平,学着针对不同类型的合唱作品、不同音色和音量的嗓音做出不同的音乐处理,带动技巧和感情来演奏。

2.全面的音乐修养。钢琴伴奏应仔细分析乐谱的结构,包括曲式、和声、速度、音乐风格,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环境、创作风格等,紧密配合好歌词。

3.过硬的钢琴技术。良好的的钢琴技术是一切音乐表现力的前提和保证,很多合唱钢琴谱具有相当的难度系数,出现多个声部层次,这就要求钢琴伴奏高水平的演奏功底,学会音量的控制,触键方法及音色也能力求与和合唱者相融合。

4.妥善处理好与指挥及合唱团员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钢琴伴奏者,肯定要熟知指挥图示,了解如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和六拍子的基本手势,以及一些复合拍子的的指挥手法,还要学会看懂一些用手势来指示音乐走向的手法,如渐强时的手部托起和减慢时的线条拉长等等。要跟着合唱队一起呼吸,为合唱团提示音准、控制速度,并通过钢琴音域宽广、层次丰富的特点去弥补人声中欠缺的力度和音色。

需要注意的是,钢琴伴奏的前奏、间奏和尾声。前奏起着提示的作用,如何通过前奏将听众们带入正谱的音乐演绎中呢?这时钢琴伴奏者要将自己当作一位钢琴独奏家,考虑清楚作品的背景风格和主题旋律以及感情基调,如《飞来的花瓣》一曲,前奏是主题旋律后半部分的变奏,要将对教师的感恩之情融入其中演奏好人声出现之前的引子,这是对全曲主题的烘托,帮助其引入主题部分。间奏起着连接的作用,作品的间奏后半部分通常连接的是乐曲的高潮部分,如混声合唱作品《在灿烂阳光下》前后两部分在节奏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在弹间奏的时候,就要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弹奏震音时数好拍子,看好指挥的速度,将乐曲从第一段叙述性的、赞美的变成后面慷慨激昂的氛围。尾奏起着延续的作用,由于歌曲演唱部分已经完成,很多人都不太重视,尾奏是作品情感的抒发和延续,要将其完善,不然全曲无法完整。

钢琴伴奏按形式分为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两种。正谱伴奏是依照作曲家思路编写的具有完整乐思的、完整艺术结构的乐谱,分为西洋歌剧合唱作品伴奏、中国艺术歌曲合唱作品伴奏等。

钢琴为合唱正谱伴奏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1.和声织体的进行。在合唱表演中,常有不同形式的和声织体存在:第一种是柱式和声进行,它是钢琴伴奏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可以使合唱效果更加丰满,演奏时要注意将这些和声根音、三音、五音和七音弹完满;第二种是节奏式和声进行,此手法多用于特定的歌曲体裁,其短处是易使音乐单调枯燥,应在多次转换处降低和旋音量;第三种是分解和弦和声进行,即把纵向的和声进行转化为横向的和声进行,演奏时应注意增强声部的流动性。

2.复调性对比手法。分为模仿复调与对比复调。在基督教的教会音乐合唱作品中常出现这种形式的音乐伴奏手法。该段落要求与主调音乐风格形成对比。此种伴奏手法的演奏应注意主次分明,弹出卡农性的对比效果。

3.调性转换对比手法。不同的合唱歌曲有不同的调性,同时歌曲内部的特征音也是调性转换的显著标志,要注重钢琴伴奏时大调到小调转换时色彩的变化,找出重属和旋、附属和旋,结尾处注意演奏出属七和旋到一级解决时的完满效果。

4.音区重叠的衬托。国外一些无调性合唱作品的钢琴演奏可以通过利用不同音区的色彩变化,使合唱音响层次变化多端,应注意弹出不同音区的四度重叠、五度重叠和八度重叠。应注意音程或者和旋进行的和声变化,弹出紧缩或者扩张的效果。

5.段落节奏对比变幻。节奏可以赋予旋律以性格特征和生命力,在整体音乐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大型的中国现代主流合唱作品常常碰到几种节奏速度穿插交织在一首曲子中,形成各段落不同的音乐风格。演奏者此时要有内心听觉与内心节奏,控制好强弱拍交替、控制好节奏的整体分层,使音乐具有组织性。

即兴伴奏,即通过眼睛、手、耳朵和脑子的密切配合将乐曲配以钢琴伴奏声部,这种技术要求在看谱的同时人脑集中精力对手发挥指令,再将反馈到耳朵的音响传达到大脑进行后面的和声配置。这种协同配合的习惯是在长期训练中逐渐形成的。在合唱即兴弹奏中,和声配置是影响总体音响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弹奏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各种连接方式产生的不同和声音响效果,并熟记各种和声语汇配置功能组。培养和声的内心听觉及对和声色彩的想象力,应视为合唱团即兴伴奏艺术家的音乐修养之一。

钢琴即兴伴奏的硬技术:

1.和旋。在任何一个调性的大调或小调的自然音阶中,都有可能建立七个三和弦和七个七和弦,这样在十二个调性上一共就有168个和弦。常用和弦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和属七和弦。

2.织体。三种织体:和弦式织体、带低音和弦式织体、分解和弦式织体。

3.调式。有教会调式、民族调式、五声调式、欧洲大小调体系。

4.调性。移调技术的掌握是建立统一的调性和声思维的必要途径。

钢琴即兴伴奏的软技术:

1.和弦连接。掌握好和声进行中共同音保持与不同音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T-S-D-T等整体性和声语言的配置。

2.和声语汇的变化。平行大小调交替以及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运用。

3.外声部和声框架。避免平行五、八度,避免低声部有不自然的音程跳动,多用反向进行。

4.补充性旋律。通过琶音、半音级进上行等手法添加在旋律空白处。

5.和弦外音。和弦外音一般应级进解决于和弦音,有时候也可以跳进解决。

6.音区。高音区音色明亮,为旋律声部活动主要音区;中音区坚实有力,为和声声部主要活动音区;低音区浑厚浓重,为低音声部主要活动区。

笔者常年服务于基层合唱队,这种合唱队成员素质层次不齐,甚至有个别人“五音不全”,钢琴伴奏者利用钢琴的音高来调节音准以及纠正整个合唱团的节奏速度及表现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基层合唱团歌曲的非专业性导致了即兴伴奏方式运用的普及,这对钢琴伴奏者视唱练耳、和声听觉等音乐修养的要求更高,要求伴奏者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下,弹奏出符合合唱演奏需要的背景音乐。■

[1] 孙维权,巢志珏.键盘即兴弹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12.

[2] 陈白华.怎样为歌曲弹钢琴伴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02.

[3] 张家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09.

猜你喜欢

音区织体调性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简论中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织体类型与文化意义
20世纪20—30年代多调性观念与技法管窥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协和无调性:一种具有创意的和声处理方法
——以利盖蒂的部分音乐作品为例
关于女生声种的鉴定
界定·分析·理解
——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
探究圆号各音区的练习方法
琴声无边,乐韵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