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认识

2017-01-19余彩银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认识初中

余彩银

【摘要】学习文言文,是我们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感受古人的语言、古人的思想、古人的情感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有足够的认识,教好文言文更是责无旁贷。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既是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文言文,是我们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感受古人的语言、古人的思想、古人的情感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有足够的认识,教好文言文更是责无旁贷。下面笔者根据自己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感悟谈几点个人认识:

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言文

1.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言文。就是在古代,人们写文章用的都是典范的书面语言,而这种书面语言较之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白话口语是相对稳定不变的,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理解: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文言就是书面语言,白话就是口语,“文言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白话文”就是“用日常口语写成的文章”。

2.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所在。文言文在中国文化史上已流行了几千年,源远流长,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学、医学、历史、地理、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史,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更何况历代圣贤先哲高尚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富有哲理而精辟优美的语言以及蕴含其中的浓郁情感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感悟,而这些我们只有通过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字才能够感受得到,因此,学习文言文就是了解古代文化,传承民族经典,感悟古人的思想,做到古为今用。

3.帮助学生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长期以来,由于受生活中语言习惯、社会环境、生活实践的影响,学生对文言文一直存在着畏惧感和厌恶感:一者是文言文苦涩乏味难懂,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二者是生活中的实用性不强,认为学而无用。在这种毫无兴趣状态和学而无用思想的支配下,学生既是学习文言文也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教和考试的需要,并不能真正的走进文言文的殿堂。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就应当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认识到文言文就是古人写的文章,学习中只要善于诵读、善于积累、善于思考、善于感悟,就能学好,明白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都是很有道理的。也正如于漪老师也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另一方面要善于对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和学法的指导。对于文言文的翻译应遵循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依照“留”“补”“删”“换”“调”的基本原则,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文意。这样就能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对文言文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有渴求学习的兴趣, 自然就会下决心学好文言文。

二、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教师习惯于定向思维,依赖于教参。在讲文言文时,生怕学生听不懂,总是逐字逐句翻译,使学生很少有机会自己读课文,做练习,自己尽管讲得唇焦舌敝,但学生仍然无法理解,课堂里死气沉沉,学习效果不甚理想,根本谈不上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古板地对学生进行诠释,扼杀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被忽视了,使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排斥心理,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就谈不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谈不上让学生钻研探究和感悟文言文的魅力所在了。因而教师必须摆脱陈旧的思想束缚,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循循善诱,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

2.不能单一的以考试为目的,克服心理制约,走出课本,走向生活,走向大语文课堂。素质教育虽然推行了好多年,但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以成绩来取舍,而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文言文也只能是小和尚念经,只是口头上的一点功夫,根本没有走进文字,根本无法感受优美的语言魅力,更无从感知作者的情感所在,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明白语文涉及各个学科的内容,和其他学科休戚相关,同时它又影响到各个学科,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为了考个好成绩,满足自己的功利心欲望,或者只是就语文课本中所编排的课文而教学,不能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从生活中学习获取语文知识、积累写作的素材,那么学生就会知之甚少,与井底之蛙无疑了。

三、认真反思,总结成败,做好再教设计

1.课前反思。一节课的成败取决于课前的准备,教师既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准备教具,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课前反思。课前反思一是教师在上课前要对以往教学的成败得失进行分析、总结,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更好地设计后期的课堂教学;二是要针对自己确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准备的教具进行反复思考,目标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得当,教具是否适用;三是对课堂突发事件的预设及应对的策略;四是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文言文教学,还要考虑到学生对作者生活的时代、生活的经历是否了解,了解多少,文言词语的积累量如何?要真正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

2.课中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和调控能力,要及时获取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能很好地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及时解决,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善于合理地运用课堂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要借助于作者生活的时代现实、生活经历引导学生领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意蕴解决实际问题。

3.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学反思中最常见的反思行为,它给教师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间,能让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很好的整合,对课堂的事件进行细致的分析,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从而使教学经验理性化,同时要很好地将课前、课中、课后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体系,以指导和改进以后的教学。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认识初中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