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不等式中“一题多解”的教学思考

2017-01-17姚永亮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不等式一题多解数学教学

姚永亮

【摘要】不等式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或者说,“教学生什么”永远比“怎么教学生”重要,我们教学的形式理应服务于教学的内容.因此,要改进当前不等式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和弊端,真正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并在不等式的学习中,逐渐领悟数学思想,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不等式;一题多解;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全面培养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数学是思维的体现,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但过多过密盲目地解题,不仅不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反而易使学生疲劳、兴趣降低,窒息学生的智慧,只有“闻一以知十”解题,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一题多解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开拓思路,培养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下面将以一典型例题来谈谈“一题多解”在高中教学中的神奇效果.

例 设a,b∈R+,a+b=1,求证:1a+1b≥4.

此题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不等式最值问题,问题中a+b=1这个条件,由于常数1的特殊性,我们会产生许多的联想:(1)用a+b去乘任何数或式子,都不会改变它们的值;(2)利用三角函数进行换元;(3)构造函数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揭开此题“神秘的面纱”了.

解法1:

由于a,b∈R+,利用均值定理a+b≥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则:

∵a+b≥2ab即2ab≤1,

∴ab≤14即ab≤a+b4,

∴a+bab≥4即1a+1b≥4.

解法2:

1a+1b=a+ba+a+bb=2+ba+ab≥2+2ba·ab=4(当且仅当a=b=12时等号成立).

解法3:

由于a,b∈R+,根据柯西不等式,得1a+1b=1a+1ba+b=[(a)2+(b)2]1a2+1b2≥a×1a+b×1b2=4

当且仅当a1a=b1b即a=b=12时等号成立.

解法4:

根据sin2α+cos2α=1,利用换元法得:

令a=cos2α,b=sin2α,则:

1a+1b=1cos2α+1sin2α=sin2α+cos2αsin2α·cos2α=114sin22α=4sin22α≥4

(当且仅当sin22α=12α=π2+kπα=π4+k[]2π,即a=b=12时等号成立).

解法5:

由a,b∈R+且a+b=1得b=1-a,则:1a+1b=1a+11-a0

f′(x)=-1x2+11-x2=2x-1x21-x2.

故x∈0,12时,f′(x)<0;x∈12,1时,f′(x)>0即f(x)在0,12上单调递减,在12,1上单调递増,

所以f(x)≥f12=4,即1a+1b≥4.

解法6:(反证法)

假设1a+1b<4,则:

∵a,b∈R+,故a+b<4ab.即ab>14.

而ab≤a+b22=14,两者相违,故假设不成立.

∴1a+1b≥4.

上述主要是用综合法、分析法、三角换元法、反证法、构造函数法等解决不等式问题,解不等式的方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还要不断探索、研究,不断总结.

总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实践不是单纯地教授学生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去发现去学习.因此,教师要有侧重点地设计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做到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对解答要有理有据,同时注意渗透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机会.

猜你喜欢

不等式一题多解数学教学
例析初中数学的多解问题
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分析
高中数学不等式易错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道IMO试题的完善性推广
浅谈构造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