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络放血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2017-01-14高晓芬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刺络皮炎水疱

高晓芬

(韶关学院医学院,广东 韶关 512026)

刺络放血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高晓芬

(韶关学院医学院,广东 韶关 512026)

本文通过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病的验案分析,结合文献分析其作用机理,认为刺络放血疗法可以作为阳热性皮肤病的一种有效的辅助疗法。

皮肤病;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

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通过针具对人体浅表小静脉、特定腧穴、病灶处或病理反应点进行针刺,并放出适量血液,用以治疗疾病的中医传统方法。近年来,笔者运用上述方法在临床治疗急性皮肤病方面取得满意效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1 痤 疮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皮肤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皮损,皮损好发于颜面胸背部。中医学认为,本病素体阳热偏盛,又感外来风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脾胃内生湿热。总之本病以肺胃热盛较为多见,从经络角度来讲面部为诸阳经交汇之处,阳热偏盛,督脉主人体一身之阳,大椎放血可泻热,足太阳膀胱经从头到足,主一身之表,其肺俞、胃俞放血既可以祛风热又可泻脏腑热。

验案:马×,22岁,学生,2016年11月21日就诊。主诉:面部反复丘疹、脓疱2个月余。患者2个月前因毕业实习加考研面部出现丘疹、脓疱,自行喝凉茶,效差。近来因考研临近病情加重,面部丘疹、脓疱增加,尤以鼻部较为明显。舌红苔白,脉弦数。诊断:寻常型痤疮。治则:清热解毒、泻火消斑。治法:①心理辅导、护理宣教;②大椎、肺俞、膈俞、胃俞、肝胆俞,三棱针点刺放血;③中药五味消毒饮加黄连解毒汤加减:金银花15 g、连翘20 g、野菊花15 g、紫花地丁15 g、黄连6 g、黄芩15 g、黄柏12 g、栀子12 g、白花蛇舌草30 g、夏枯草30 g,5剂,1 d 1剂,水煎分2次服。外用青鹏软膏1 d 2次。2016年11月28日复诊:皮疹基本消退,嘱其注意饮食、放松心情、以金银花、白花蛇舌草、野菊花、夏枯草适量泡茶饮。

按语:痤疮临床治疗疗程一般要1个月,本案疗效显著,除中药的作用外,背俞穴和大椎放血使脏腑之热迅速外泄,缩短治疗疗程,取得满意疗效。

2 春季皮炎

本病是春季发生于妇女面部的一种季节性皮肤病。其特点是潮红、小丘疹、边界不清的浅色斑片上有少许细小鳞屑,自觉轻度瘙痒或干燥不舒。病因是肺胃素蕴内热,复又感受风热,风热间夹湿邪,随阳气上达于面部而成。本病治疗采用毫针面部点刺放血加中药内服能取得较好疗效。

验案:高××,39岁,教师,2016年4月25日就诊。主诉:反复面部红斑、鳞屑伴瘙痒10 a,加重5 d就诊。患者自10 a前始,每到春季面部皮肤出现浅红斑、脱屑、伴轻微瘙痒,求诊于中医,每每内服3剂中药,外涂保湿霜即可痊愈。5 d前北京出差,因气候不适病情再发,面部多处淡红斑,脱屑,轻微瘙痒,服中药疗效欠佳来诊。舌红苔白脉数。诊断:春季皮炎。治则:疏风清热、解毒消斑。治法:①减少外出活动(郊游);②以0.25 mm×13 mm毫针1枚,垂直对准面部红斑处浅刺,以局部微微渗血,任血自止。消毒局部皮肤,以怡宝纯净水湿敷面部;③中药黄芩15 g、桑白皮12 g、枇杷叶12 g、夏枯草30 g、薄荷6 g(后下)、牛蒡子12 g、防风10 g、桑叶10 g、菊花10 g、蝉衣10 g,5剂,1 d 1剂,水煎,分2次服。2016年5月2日复诊,皮疹基本消退,嘱其继续面部保湿。

按语:春季皮炎属皮科小恙容易治愈,但病情反复,治疗效果欠佳,加之患者乱用外用药物及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很容易受损,继发面部过敏性皮炎和激素依赖性皮炎等。本例采取皮损局部刺络放血,使热外泄,配合中药达到理想效果。

3 带状疱疹

本病为皮肤科常见病,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以皮肤簇集性水疱和神经痛为特点。中医学认为,因肝郁化火、脾虚湿蕴、气血凝滞所致。治疗应以行气活血为大法。

验案:何××,女,48岁,2015年10月12日就诊。主诉:右下肢簇集性水疱伴疼痛5 d。患者5 d前国庆期间外出旅游,返韶后即觉劳累,伴右下肢不适,自以为劳累所致,未予重视,疼痛逐渐加重,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来诊。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差,因疼痛睡眠差。查体:右下肢后侧簇集状分布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诊断:带状疱疹。治则:清热泻火、活血止痛。治法:①注意休息,清淡营养饮食;②消毒水疱间正常皮肤,以5 mL注射针头快速点刺,而后以适当火罐在刺络处吸附,任血自流,之后以炉甘石洗剂外涂皮损处;③中药内服:龙胆草9 g、栀子15 g、黄芩15 g、怀牛膝6 g、生地30 g、车前草15 g、泽泻12 g、通草10 g、延胡索10 g、川楝子6 g、川芎10 g、当归15 g,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二诊:2015年10月19日,疼痛明显减轻,水疱部分干燥结痂,精神食欲好转,睡眠好转,舌红,苔黄,脉数。同前法继续刺络放血,中药去泽泻、通草,加鸡血藤30 g、郁金12 g,5剂。三诊:2015年10月26日,疼痛消失、皮疹消退,疾病痊愈。

按语:带状疱疹为临床常见病,西医往往需要住院治疗,中医予辨证论治。本案中使用皮损处刺络拔罐的方法,有效减轻疼痛,缩短病程。需要注意的是刺络要包括蛇头及蛇尾处,可直折其火、泻热通络止痛。

4 讨 论

临床中除了上述疾病,神经性皮炎、毛囊炎、疖、丹毒、急性湿疹、银屑病等属于阳证的皮肤病都可选择使用刺络放血疗法,如神经性皮炎可皮损处皮肤针扣刺放血,毛囊炎、疖可大椎、肺俞、胃俞放血。轻者单用本法即能取得较好疗效,重者需配合中药治疗。

刺络放血的原理文献中早有描述,《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这是关于刺络放血的治疗原则的最早记录[1]。即对于气血郁积日久的病症,采用针刺泻血的方法[2]。《素问·血气形至篇第二十四》:“少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素问·针解》篇有云:“宛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由此可见《内经》中关于刺络放血疗法的应用是泻实,用于邪实之症[3]。皮肤病病位在体表阳位多为实性病症,故刺络放血疗法较为适宜。

刺络放血[4]主要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主要有退热、止痛、镇静、降压、降低血黏度、强心、活血、急救、消炎、止痒、抗过敏等作用。刺络放血治疗皮肤病主要通过退热、止痛、消炎、止痒、抗过敏发挥作用。

总之,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治疗阳热性皮肤病的有效辅助疗法,但又是一种损伤性疗法,临床操作中一定要得到患者同意才可实行,尽量做到安全有效。

[1] 郑少祥.《内经》刺治热病特点初探[J].浙江中医杂志,1992,27(6):258-259.

[2] 姚益龙,李竟成,白晓英,等.针刺治疗神经衰弱89例[J].陕西中医,2004,25(3):261-262.

[3] 秦 广.《内经》刺血络法探析[J].中国针灸,1992,12(4):42-44.

[4] 孙 阁,冯新义,孙国华.刺络放血疗法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07,29(6):561-563.

修回日期:2017-03-06

本文编辑:张慧芳

R751.5

D

1006-978X(2017)02-0058-02

2017-02-07

猜你喜欢

刺络皮炎水疱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针灸结合刺络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案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炎临床特征与疗效观察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